分享

经济日报

 草原雄鹰文摘 2020-05-01

疫情期间,有的学校还没开学,孩子只能在家上网课,但是居家时间长了,手机游戏成瘾怎么办?早上不起床怎么办?房间不收拾怎么办……

面对这些难题,您先别急。北京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科普专家张驰,为您这样“支招”。

居高临下适得其反

张驰先举了个例子:

有一个女孩儿15岁了。父母认为她不能够好好的利用时间去学习,看她不顺眼就去管教她,结果孩子特别逆反。还有一个19岁的孩子,跟同学相处的并不融洽,遇到看不惯的人,就会说一些难听的话,不知道怎么跟别人相处。

“其实,孩子所有的问题,都和家庭这个系统有一定关系。”张驰表示。

在他看来,孩子的问题一定要放到整个家庭当中去考虑,这就是系统观和整体观。尤其是当孩子渐渐长大成人,老师不可能每时每刻都陪在身边,这时就需要家长尽可能多地陪伴在孩子身边,而不是指责他。如果站在一个高的位置上去管教孩子,往往会适得其反。

面对问题建议“四步法”

具体如何应对?张驰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四步法”。

01

第一步是面对。

首先要搞清楚孩子当下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比如有的孩子不能够好好学习,可能是家庭没有一个安静的环境,父母不停地在家中吵架,他的内心就不容易安定下来。还有的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完全有能力自己去安排学习时间。此时如果父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就会逆反。孩子不能专心学习,有时是家庭系统出了问题。当父母关系和谐了,孩子的内心也会安静下来。

02

第二是接纳。

其实每个孩子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气质是先天形成的。比如,有的孩子就喜欢安静,有的孩子就比较活泼。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我们要给他建立规则意识,在大的原则前提下,要给他相对的自由,接纳他们的多样性,接纳你不认同孩子的那一部分。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管教得事无巨细,很多家长尤其是控制型的父母常常希望改变孩子,甚至要求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必须听他们的。孩子在青春期以前还可以听父母的,但是青春期以后,他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过度的控制,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抑郁情绪。

此外,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并不一致,让孩子的内心感到特别的纠结。在教育孩子过程当中,夫妻双方一定是配合的,一个人在教育孩子,另外一个人即使不赞同,也不能表达,事后要私下沟通。

03

第三是解决。

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情绪的榜样,陪伴他,而不是对他指责和抱怨。以前我的儿子不喜欢写作文,后来我说你每天写什么都可以,然后他会跟我一起分享,在分享的过程当中,我适当地鼓励他。

孩子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特别需要父母的反馈,而这样的反馈,我们更应像摄录机一样不对他进行评判。同时,陪伴的时候要给他具体化的指导,而不是泛泛地说你怎么不好好学习,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这就会对孩子打击非常大。

另外,有的夫妻之间互相贬低,有的妈妈对孩子说,你看你爸那样,其实这句话对孩子的打击是非常大的,爸爸在孩子的心中的榜样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内心有榜样的力量,他就会渐渐的向那个方向去发展。

04

第四是放下。

放下不是放弃,如果父母跟孩子的关系足够好的话,那么他就会很容易地度过青春期,父母优质的陪伴会给他建立边界意识、规则意识,激发他的自主性和责任意识,自然他也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

有的父母在孩子青春期之前是交给老人管的,到了青春期回来之后看到孩子各个方面都不如意,就去管教他,因为感情没有建立起来,孩子这个时候会更加的逆反。他可能会说,之前你干嘛去了,孩子就会有很多的指责和抱怨。所以我更主张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有时间去陪他。

孩子身上的缺点,家长不要太过着急改变他,而是要放一放,给他更多的自由,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所以接纳就是不抱怨,积极地面对,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因为要求完美本身就是跟孩子过不去。

“孩子从零岁到三岁进行分离个体化,早期叫生理断奶,上大学叫心理断奶。当他离开家的那一天,如果他没有办法分离的话,他在适应新的学校生活方面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张驰建议,对于孩子的发展,要从身体、行为、心理到社会这几个层面上去看,如果你每天都想控制他,他的生命就会变得没有激情和活力。

“相信你的孩子,欣赏你的孩子,与孩子形成一种合作的方式去面对、接纳、解决、放下,孩子才会以他自己生命独有的方式去绽放。”张驰表示。

经济日报经点科学工作室

责编:武亚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