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科生和理科生能够相互理解吗——科学史上的“索卡尔事件”

 政二街 2020-05-02

1.引言

201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由英国著名学者迈克尔·吉本斯(M. Gibbons)编著的丛书《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ies),书中指出了一个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阶段出现的新现象:科学知识的生产逐渐由过去那种不同学科之间彼此割裂、独立发展的模式,转向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士相互协作发展的模式。这就对当代科研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仅得熟练本专业的知识,还要理解甚至掌握其他专业的知识,就是所谓的复合型人才。于是就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不同专业的人员,彼此之间可以相互理解与沟通吗?

其实这个问题自古有之。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就在高中阶段实行了文理分科教学的制度。理科生要学习物理、化学、生物;文科生要学习历史、政治、地理。彼此之间的口水战从来没有停过:理科生认为文科生缺乏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时太过于感性;而文科生则认为理科生又太过于死板,缺乏想象,不懂变通,甚至有些无聊。上了大学甚至上升为鄙视链,互相对对方充满了误解与偏见。于是在这样一个不同学科之间需要协作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文科生与理科生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就成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很多科学家、哲学家、科学史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过严肃的讨论,还爆发过许多场论战。今天我们就来谈一下其中影响力最大一场,发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科学史上著名事件“索卡尔事件”(Sokal Affair)。

2.背景与起源

如果问理科和文科谁在当今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理科。的确如此,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爆炸的时代,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无不仰赖于现代科技,社会上从事理工科专业的人数也明显多于文科专业。尤其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爆发后的美国,科学技术人员的风头远远盖过了文科专业人员,因此在美国社会中就兴起了一股独尊自然科学,而鄙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心态。这时的文科界自然不甘落后,同时哲学界中兴起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于是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就以此为标杆,开始向自然科学学者发起反击,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一股反科学的浪潮。文理论战就此拉开了大幕。

文科生之所以叫文科生,就是因为文章写的好,他们对自然科学的批评来势汹汹。于是理科生们坐不住了,1994年,美国生物学家格罗斯(Paul Gross)和数学家莱维特(Norman Levitt)写了一本书《高级迷信:学术左派及其与科学之争》,批判这种反科学的思潮,打响了这场科学大战的第一枪。文科生随后发起反击,由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的文化与政治分析学术期刊《社会文本》(Social Text)决定加入这场战斗。1996年,该杂志的编辑决定出版一部以“科学大战”为书名的合刊,向该领域的多个专家和学者进行约稿,就在这时,这场事件的主角——理科生艾伦·索卡尔(Alan Sokal)出场了。

文科生和理科生能够相互理解吗——科学史上的“索卡尔事件”

3.实验

索卡尔是纽约大学量子物理方面的教授,在数学和物理方面都具有相当高的造诣,同时也非常关注科学哲学的问题。他注意到了《社会文本》这本期刊,于是写了一篇文章投了过去,文章名称为《超越边界:通向量子引力的变换解释学》(Transgressing the Boundaries: Towards a Transformative Hermeneutics of Quantum Gravity)。从名字上看就是一篇高大上的文章,内容更是非我等凡人可以理解的,一共35页,我只摘录一下它的标题:

1.量子力学:不确定性,互补性,非连续性和相关性

2.经典广义相对论的解释学

3.量子引力:弦,编织还是形态发生场?

4.微分拓扑和同调

5.流形理论

6.跨越边界:通向一种解放的科学


这篇文章寄到杂志社之后编辑们一脸懵逼,作为文科生的他们当然对其中的理科名词不明觉厉。当他们硬着头皮把文章读完以后,发现整篇文章结构合理,逻辑严密,论述清晰,同时还有大量参考文献和注释。经查证这些参考文献都是准确无误的,完全符合学术标准与学术规范。于是编辑们就决定把它发表了。

杂志顺利地刊登了出来。本来以为就这样过去了,不料三个星期以后,另一本专门报道学术界趣闻轶事的杂志《交流》(Lingua Franca)突然发表了一篇同样是索卡尔写的文章《一个物理学家的文化研究实验》( A physicist experiments with cultural studies)。 文中索卡尔亲自揭露了上一篇文章的秘密:原来那篇看起来高大上的文章,虽然形式上符合规范,但内容实际上是他胡编乱造的,他特意堆砌了一大堆人们看不懂的理科名词,将它们胡乱地的混淆、拼接在一起,里面充满了各种科学错误,整篇文章荒谬不堪。

文科生和理科生能够相互理解吗——科学史上的“索卡尔事件”

《社会文本》杂志封面

索卡尔进一步坦诚,他这样做就是为了在做一个实验,看一看那些权威的文科学术编辑们,面对一篇看不懂、但又符合其口味的理科文章会什么样的反应。也就是说索卡尔把整个杂志社的编辑们都当成了实验对象,实验的结果就是证明了他的猜测——文科生们根本就是在胡搞!

4.论战

我来简要概括一下:一个理科生胡编乱造了一篇理科文章投给文科生,文科生看不懂但又被理科名词唬住了,于是对文章给予肯定。简直堪称学术界的“皇帝的新装”。

秘密被揭露出来以后,可想而知,立马在学术界乃至以外引起了轩然大波。首先是这个杂志的编辑简直欲哭无泪:明明干的工作是研究别人,结果不料被别人研究了,小白鼠的饲养员被人当成了小白鼠。当然这个事件引向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我们文章的标题: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间是否能够相互理解?

这件事情不只在学术界,更是在新闻界文化界等多领域轰动一时,包括《纽约时报》,《新闻周刊》,《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等多家主流媒体都加入了这场论战,史称“索卡尔事件”


《纽约时报》报社

其中打的最热闹的,当然还是索卡尔本人和《社会文本》的编辑们。索卡尔充分发挥大无畏的精神,又往《社会文本》杂志上投了一篇文章,而这下编辑们也终于拒绝了他。随后编辑们在那篇揭秘文章发表的杂志《交流》上,同样也发表了辩解文章。他们说其实自己早就看出一开始那个东西不对劲,但是不知道哪里不对,出于鼓励的目的,还是发表了它。但这其实暴露了他们更多的无知,所以最后不得不承认文科生来审查这篇文章是个错误。

5.影响

这场论战大约持续了一年之久,但其在学术界造成的巨大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该事件成为科学哲学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当代很多研究科学哲学的学者们,还经常把这件事情提出来。

这个事件充分暴露了文科与理科之间的巨大鸿沟。人类的科学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走向了分科发展的阶段,而随着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人杰出的工作和研究成果,自然科学正式与人文科学剥离,走上了两条独立发展的道路。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学科不停地分化再分化。每个学科都发展出自己固定的研究范式与学术规范,并且这种研究范式与学术规范的差异越来越大,彼此之间各自为政,老死不相往来。那么如何弥合文科与理科间的鸿沟,整合不同学科进行协作?就变成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笛卡尔雕像

“索卡尔事件”虽然看起来是一个恶作剧,看其背后包含的动机与揭示的结果则是非常严肃的,它值得每一个专业人士以及研究学科发展的学者,进行长久的思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