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初学者应该掌握的行针与得气手法,越是基础的,就越是重要的

 rongma 2020-05-02

如果说“中药不传之秘在于量”,那“针灸不传之秘就在于手法”,至少针灸手法在整个针灸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我们把针灸针刺入人体以后,并没有结束,为了使所刺入的穴位产生经气感应(也就是“得气”),就要对针灸针行一些手法,同时达到调节针感和补泻效果。

而这些针刺手法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重点。

一、针刺手法之基本手法。包括提插手法和捻转手法。

  • ①提插手法。提插手法是提插手法提针与插针结合,对穴位施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先将针灸针刺入穴位,然后到达你要刺入的深度,然后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上下提插手法,教科书上讲的是根据浅部、较深部、深部,设为“天、人、地”三部。提法就是刺入“地”部,然后退到“人或天”部;插法就是刺入“天”部,然后深入“人或地”部。我要强调一点是“天、人、地”是根据针刺的穴位相对而定的,“天”部不是皮下,而是相对于“人和地”部,要浅一些;同理,“地”部也不是刺到骨,而是相对于“人和天”部,更深一些。我要强调的第二点是提插幅度,不宜过大,因为容易刺伤血管或神经,手法尽量要轻柔。

针灸初学者应该掌握的行针与得气手法,越是基础的,就越是重要的
  • ②捻转手法。捻转手法是刺手的拇指与食指、中指挟持针柄前后、左右交替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先将针灸针刺入穴位,然后到达你要刺入的深度,然后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捻转手法。强调一点就是,进行捻转手法的时候,旋转角度不宜超过360°,当然特殊手法除外,比如滞针手法就超过360°,使肌纤维缠绕针体,达到滞针的目的。

针灸初学者应该掌握的行针与得气手法,越是基础的,就越是重要的

一般情况,我们在针灸的时候,应用提插手法和捻转手法,就基本能满足我们的要求,达到得气、调节针感或补泻的目的;如果通过提插或捻转仍然没有针感或得气不显著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些辅助手法,配合提插或捻转手法。

二、辅助手法。包括循法、刮法、弹法、搓法、摇法、飞法、震颤法。

  • ①循法。这种方法是加强针感传导的一种方法。具体方法是,在用手指在针刺穴位所在经络循行路线上进行拍打或扣按或按揉的一种方法。如果我们在“起针”的时候出现滞针的情况,我们也可以采用“循法”进行缓解。

针灸初学者应该掌握的行针与得气手法,越是基础的,就越是重要的
  • ②刮法。我们都知道“刮痧”,用刮痧板在穴位或经络或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刮拭的一种治疗方法。那么行针手法的“刮法”,其实与“刮痧”手法也类似,不过用的是“指甲”。具体方法是,用拇指抵住针尾,然后用食指或中指的指甲进行自下而上的刮拭。

针灸初学者应该掌握的行针与得气手法,越是基础的,就越是重要的
  • ③弹法。就是针刺以后,用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以加强针感,辅助补泻。手法要干脆、轻柔。

针灸初学者应该掌握的行针与得气手法,越是基础的,就越是重要的
  • ④搓法。就是当针刺入穴位以后,把针进行或内或外如搓棉线之状的单向捻转的一种方法。幅度不可过大,以免发生滞针现象。

  • ⑤摇法。就是当针刺入穴位以后,手持针柄进行摇动的一种行针手法。直刺摇法为泻法,出针泻邪;斜刺或平刺用于针气的传感。

  • ⑥飞法。就是当针刺入穴位以后,多以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放开两指,一搓一放,一合一张,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

针灸初学者应该掌握的行针与得气手法,越是基础的,就越是重要的
  • ⑦颤法。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轻轻地上下进退,使针身轻微震颤,如手颤般震动针身。本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 ⑧捣法。针刺到一定深度后,在原处轻出重入,不断提捣,捣时应以腕关节的震颤为主,使针尖在原位上下小幅度提插和旋转,针身不进不退,却又如进如退。

针灸初学者应该掌握的行针与得气手法,越是基础的,就越是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