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实秋住陋室如住豪宅,朱光潜说生活要慢慢走:生活就要有好心态

 爱读书的二小姐 2020-05-02

鲜见用平仄来形容岁月的,但《岁月的平仄》一撞见眼里,就觉得特别妥帖。来自诗词声调的“平仄”一词,前者指音调没变的平声,后者指音调的高低变化,起起落落倒和生活有些相似。

而生活过于平淡常让人觉得无味,生活过于波澜又让人疲于应付,如何在岁月中找到心灵的栖息所,如何把平淡的日子过出滋味,于生活的琐屑放大幸福,都是我们一生追寻的话题。这本《岁月的平仄》收录了汪曾祺、老舍、林徽因等名人大师的随笔散文,以文字为港湾,让我们有了停靠之所在。

梁秋实的陋室雅舍:心态好,住哪都像在住豪宅

阡陌的稻田拾阶而上,迎面而来的就是梁实秋的雅舍。很喜欢这个“雅”字,清风朗月尽在其中。但梁实秋的雅舍,看起来还是有几分简陋的,连梁实秋本人也不避讳地写道:“蓖墙不固,门窗不严”。

具体来说,就是风会从破窗户刮进来,雨会从空屋瓦漏下来,邻居一有动静就听得清清楚楚,什么打鼾声,吮汤声,脱皮鞋声全能悉数纳入耳中。更有甚者,是一到晚上就上蹿下跳闹腾的老鼠,和满屋子连骨骼都比寻常硬的蚊子。

想想这场景,若是换做别人,恐怕早就按捺不住搬家了吧。但梁实秋不仅忍之,安之,甚至觉得自己的雅舍真是有个性,越看越喜欢。他闲来无事就赏赏月,或者感受身处朦胧细雨中的浪漫。也时常拂拭一几一椅一榻,看见纤尘不染就心中雀跃。

有这样的好心态,何尝不活得有滋有味?心态好,住哪都是豪宅,吃啥都特别香,生活如水也如同万花筒般精彩,或许这才是这本书所要传达出来的人生观。

朱光潜说生活慢慢走:不疾不徐,从容地面对生活

过一世生活好比作一篇文章,这是美学大师朱光潜的生活观。在他眼里,懂得生活的人才是艺术家。

本着做学问的严谨性,朱先生用3大要点来概括这种艺术性,总结来说,就是要有高尚的人格,要有至性深情,要活出自我的本色。若是再精简些来形容,那应该就是真性情了。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朱先生觉得迷于名利久来就会失了方向,终将不是可取之处,倒不如像阿尔卑斯山谷的广告牌所写:慢慢走,欣赏啊!

不疾不徐,不错过,不后悔,这意境说来和木心的《从前慢》有几分相似。偶尔放缓我们匆匆的脚步,或许能看见天地澄明,人生本从容。

萧红的温暖记忆:有一颗柔暖的心,内心便有了憧憬

草木有情,陋室不陋,要做到这点,除了要有一颗雅致的心,还要有一颗柔暖的心,萧红做到了。她回忆往事,想到围着暖炉听祖父读诗篇,想到祖父把手放在她肩头盼着她快快长大,内心便有了憧憬和希望。

童年之伤她受过,父亲的疏远和暴脾气,对一个敏感的小女孩而言,会像扎下来的针一样疼痛。可是有祖父,有祖父的爱抚平她内心的伤口,于是时光也跟着镀上了一层柔和而温暖的阳光。

祖父的爱不仅是给了萧红这个孙女,他的善是骨子里的。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祖父为了把马匹还给房客的倔强:两匹马,咱们是算不了什么的,穷人,这匹马就是命根。

这个宽厚而善良的老人从萧红的文字中走了出来,如同冬日里的暖炉,能让人感觉到心头的暖意。

林清玄写过一句话,“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这句话我很喜欢。岁月悠然,我们会遇见许多人,经历许多事,有过许多想法,而这本《岁月的平仄》就如那盏暖暖的灯,时而读起,便觉岁月清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