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读书不如会读书,消化吸收才是王道​

 木鱼叮咚 2021-12-23
读书这件事在从前是少数人才能拥有的权利,对普通大众而言读书可以算是一种奢侈的行为。

而如今读书这件事基本已经普及全民,甚至贯穿一个人的生命始终,从咿呀学语到耄耋之年。

然而同样是读书,每个人从书中收获的可未必相同。

有些人看过就是看过了,你若是问起,他大概只会说,哦,那本书挺好看的。具体怎么好看,好看在哪里,大概会一脸懵懂说不出一二三。

而有些人读过一本书以后,不仅能把书里的内容说得头头是道还可以学以致用。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在日本作家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里我们完全可以找到答案。


说起奥野宣之,人们常常会冠之为“笔记本作家”,可见其对读书笔记研究之深和热爱程度。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是奥野宣之最受欢迎的作品,其累计销量达到50万册,给无数人带来启发和指引。


在这本书里作者将整个读书过程细分成为五个部分,即: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和活用。

​如何选书:怎样选择自己真正想读的书​

如何购书:怎样买到对自己真正有益的书

如何读书:怎样加深理解、深入思考

如何活用:怎样运用从书中获得的知识

在这里我们重点对做读书笔记(记录)做个重点讨论。

​​​​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书的记忆程度

当我们看一本书的时候常常会有这种感觉,看到一半的时候前面的一些细节已经记不太清了。等你把这本书全部看完以后,合上书再想一遍,能记住的更是有限。

那是因为人的记忆力是有时限的,大体上来说人的记忆有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读书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边看边忘的过程。看过一本书几天以后,重新回顾起来,可记住的只有一个,就是这本书大概讲了个什么意思。

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记笔记的话,就会发现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记。那是因为我们在记录的同时已经加深了对这部分内容的记忆,把短时的记忆变成长时记忆。

​​​保存好读书时的思考

人的观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增加而不断地改变,对于相同的一件事,你今天和明天的看法可能都会不一样。

在读书的时候,记录下自己当时真实的想法,等待以后回顾的时候对比当前和曾经的不同,你会看到自己的改变和成长的历程。

​​​​可以作为知识储备,方便日后查看取用。

在生活和工作中不能避免有书写的需要,比如你读完一本书以后可能想写一篇书评,工作中同样也要做汇告和总结。但凡书写都需要素材的积累,那么素材从哪里来呢?

平时生活中的积累是一方面,我们读过的书,做过的笔记,更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素材来源。当需要这部分素材的时候,你就可以拿出自己的笔记本来翻一翻自己曾经读过的那些书,看看自己做过的那些读书笔记,你总会找到适合用的素材。

既然做读书笔记这么有用,该用什么方法来做笔记呢?奥野宣之在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中给了我们几个有效的方法。

​一元笔记法

首先你要有一本什么都可以记的本子。

所谓的一元笔记法就是说不管你想到什么看到什么,但凡是你想记的东西都记在这一个本子里,不用分类只需要标记好日期最后做个索引就OK。

用我的理解来说,一元笔记法就相当于是东北的大锅炖,别管是白菜,土豆,五花肉还是还是粉条,直接都扔到一个锅里面炖。最后你想吃的时候,只要在锅里找,总是能找到你想吃的东西。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想必奥野宣之先生在现实生活中也一定是个美食家,你看他连给读书笔记起个名字都这么有诱惑感。

如果说一元笔记法东北大锅炖的话,那么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就是一个很精致的小火锅。葱鲔火锅是日本特有的一种火锅,它的主料是鲔鱼和洋葱,对应到读书笔记来说就是 摘抄+感想。

记录的过程中用不同的符号来区别原文(摘抄)和自己的想法(感想)。在书中,作者是用圆圈和五角星来区分的,当然大家也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或者方式。

一本书很长,动辄十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去进行摘抄,那样做笔记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那么我们该记录些什么呢?

我知道很多人都反对带着目的去读书,觉得这样读书的话功利性太强。但是不可否认,当你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你就已经带上目的性了。哪怕只是为了休闲娱乐,但休闲娱乐本身就是一种目的。

所以我觉得要想做读书笔记,首先你要明确自己看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你看这本书是为了寻求心灵上的感动,还是为了寻求新知以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明确自己的目的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知道自己该记录些什么,是要点,感触还是新知?

现在我们就为什么要做和怎么样做读书笔记已经达成了共识,是不是已经有人开始跃跃欲试拿起笔准备开始了?先不急,我们还差一步,就是

​应该在什么时候做读书笔记

读书是一项讲究流畅感的活动,任谁读书读到兴高采烈的时候被打断都不会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包括记笔记。

所以别着急,书到手以后我们先翻翻目录,看看序言了解一下这本书的大概内容,然后通读一遍。

在通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你喜欢的地方就折个角,接着往下读。

通读一遍后再通读,遇到喜欢的就再折个角,如果第一遍折角的地方你还是觉得有必要保留那就重复折一下。(或者在纸张的上下不同位置折角,总之知道这是第二遍就可以)

两遍通读下来就可以把其他部分省略,只去细读折角的部分。这时候如果你觉得有必要摘抄到本子上,就可以按照葱鲔火锅式做读书笔记了。

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这本书中,奥野宣之就如何选书,购书以及活用都有非常精彩的论述。但介于篇幅有限在这里不能把作者所著的精华全部罗列出来,本文仅仅对做读书笔记(读书,记录)这一点进行了简单的探讨,有兴趣的可以找到这本书仔细研读。

亚瑟·叔本华说过,读书最重要的是“不读死书”。读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读书提高和累积个人知识、整理思考脉络,将学过的知识链接起来形成个人的知识体系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读书笔记再好也只是一种工具,只要是工具只有利用起来才能显示它的价值。如果不加以利用,即便给你个如意金箍棒也不如一根烧火棍实用。所以在读书过程中,记笔记只是个开始而非终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