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林名宿,一代技击宗师厉志伟

 大富豪654 2020-05-02

在杭州延安南路21—25号,有一家“福润堂”参茸有限公司,店主厉志伟,年纪60开外,看上去却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举手投足间气宇不凡。往来的顾客,只当他是一名普通商人,只有圈内人才知道,他就是我省武林名宿厉志伟先生,这正应了一句话语:“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习武生涯自莫干山起步

厉志伟1947年出生于金华,祖籍东阳,其父厉品华是一位建筑商人。抗战胜利后,厉品华在德清莫干山的业务量大增,才两岁大的厉志伟就被带到了莫干山生活。

厉志伟说,父亲是他学拳的启蒙老师,更重要的是父亲教会了他如何做人,从上小学开始,父亲就教他打拳。后来外国资本家相继离开了洋别墅,莫干山上日渐萧条,厉品华在山上的业务也越来越少,以至于全家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困难,厉志伟的母亲不得不学了裁缝谋生,厉志伟则在10岁时被送到了德清城里(乾元)的舅舅家寄养了一年。

厉志伟回忆说,他舅舅名叫成诗奎,是一位有名的中医外科郎中,家住德清(乾元)县东街。他的外公家是书香门第,外公对他的教育很严,在德清(乾元)的一年里,他在外公的熏陶下学了一些东西。“那时的德清(乾元)西门外有大片的水田,田里的小洞中有许多螃蟹,我经常去抓。我们在洛舍还有一家亲戚,我跟着大人去做客,来回都是坐船,非常好玩……”

一年后,厉志伟回到了莫干山。在那里,他学得了北派技击和硬气功的入门功夫,“干将莫邪”的传说更让他对神兵利器、古代剑客等生出了无限向往。“莫干山得天独厚的环境很适合练武,我小时候经常从山上砍了小竹背到山下的庾村去卖,最多的一次卖了四毛钱。莫干山上有游泳池,所以我很小就学会了游泳,1965年,我还在杭州南星桥江滨游泳场当过救生员。我小时候还特别爱爬树摘柿子,我爬树特别快,在山上时,我就练就了好身手和好腿劲,这培养了我强健的体魄。”

厉志伟12岁那年,其父的业务开始向杭州发展,厉志伟随全家迁往了杭州。但厉志伟一直难以忘怀在莫干山的日子,他说,是莫干山培养了他对于武术最初的热爱。

练就一身真功夫

到了杭州以后,厉志伟又拜多位名师学拳,集各门之长,又对实战潜心钻研,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武痴”。

1980年5月,厉志伟代表浙江省参加第二届全国武术观摩表演大会,在山西太原体育馆内,他成功表演了“刀钉踢打”功夫,现场数千名观众叹为观止。(当时各媒体做了很多报道)

1985年8月,国际武术邀请赛在西安举行,全美空手道中量级冠军和另几位跆拳道七段高手提出要和厉志伟切磋武艺。一上手,有一位黑人冠军便使用空手道中强劲的高踢动作,欲以致命一击。说时迟那时快,厉志伟快速下蹲钻步,巧妙地使用了一个避实就虚的招数,踏进深门,以快速潜龙钻打势,连撞带打,迫使一招高踢还未放下的黑人冠军失去重心摔倒在地。厉志伟连忙将对方扶起,那位黑人冠军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80年代初,厉志伟还曾参加李连杰、于承惠的团队拍摄电影。厉志伟虽是一个小角色,但他出色的基本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桂林阳朔外景地拍摄时,李连杰的老师吴斌误以为厉志伟是专业队的。后来投拍电影的香港银都机构董事长亲自写信给厉志伟,邀请他再度拍片,但厉志伟认为自己年龄已大、演不到好角色而婉绝了。那时候,他已把目光转向了农村,希望能够物色到心仪的徒弟去练习散打、拳击,让他们有所作为。

培养出了一批顶尖高手

厉志伟擅长把学到的东西进行实践,并融会贯通,用于实际的竞技对抗比赛中,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武学理念。早在1983年,他就在《柔道与摔跤》杂志上发表了《泰国拳纵横谈》一文。同时,他还把自己对于武术的理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弟子们,并培养出了一大批武术人才。

厉志伟最得意的弟子是韩国平和汪优明。韩国平曾任国家跆拳道队男队主教练、浙江省跆拳道队总教练;汪优明现任国家武警总部总教官。汪优明传承了师父自然门搏击之精华——无影脚和金刚拳,前者变化多端,实战中有奇效;后者一手虚拳引路,另一手突发金刚拳,此招冷而凌厉,重拳袭击可一招制敌。厉志伟说,徒弟汪优明50来岁了还能亲自给下面队员们做示范动作,实属不易,但也说明他确实是功夫深厚。

80年代初,厉志伟为谋生计在建德一带集镇表演功夫,在汪优明的介绍下认识了徒弟韩国平。韩国平非常有灵性和悟性,讲解的动作一看一听就会,后来他把散打、拳击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技术运用也是出神入化。1986年9月,在上海“卫星杯”散打比赛中,业余的韩国平以绝对优势击败了多届全国散打重级别冠军乔立夫。1987年春,厉志伟从香港带回了一大批书籍,其中有一本系统介绍韩国跆拳道的书,韩国平借去看了一段时间后还给了厉志伟,没过几天韩国平又来借时,厉志伟干脆把书送给了他。从那时起,韩国平就潜心钻研起了跆拳道。

如今,厉志伟门下(徒弟、徒孙)有多位成为职业教练和公安骨干,除了韩国平和汪优明以外,舒文剑现任金华特警支队长;魏洪涛现任国家武警拳击教练;魏洪波现任广东军区拳击教练;王浩现任省跆拳道队教练兼运动员(他曾多次获得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冠军和全国男子最佳技术奖,并被评为2007年度省十佳运动员,在2006年亚运会上,他获得男子72公斤级亚军,实现了亚运会该项目中国男子运动员奖牌的突破)。

厉志伟所带的队伍自80年代中、后期起就活跃在省、市散打、拳击比赛的擂台上,成绩辉煌、战绩骄人。例:1986年4月在杭州举办的浙江省散打比赛中,一举获得四金一银二铜的好成绩;1988年3月在杭州举办的浙江省拳击比赛中,获四个级别冠军……2007年6月23日,杭州钱王祠举行了由各路好手参加的浙江省首届杭手擂台赛(杭手由武林高手赵荣福先生创发),厉志伟的队伍重出江湖,再现辉煌,一举包揽了全部五个级别的冠军。

心系中华武术

厉志伟现任浙江省公安厅警卫局警卫队武术顾问、金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搏击总指导、浙江省跆拳道协会副主席。

1984年8月26日,《羊城晚报》刊文介绍了厉志伟练武的事迹,他由此成名,并应邀为一香港参茸广告代言,此后他就开始做起了参茸补品的生意。他说,做生意和练武一样,来不得半点虚假,武德与诚信是同一个道理。正是因为他做生意和练武一样执着,他目前已成为国际品牌正官庄高丽参在浙江的总经销商。

尽管转行经商了,但厉志伟对于中华武术的思考与探索却没有停止。他说,中国武术散打唐朝时传入高丽(朝鲜半岛),南北朝称其为“唐手”,后来南韩称为花郎道,近代才称为跆拳道。那时候跆拳道的打法跟中国散打十分相似,后来韩国人对跆拳道的比赛规则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去繁从简,着重于腿法,这符合简练、实用、易操作、易推广的奥运精神,跆拳道也因此被列为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表演赛项目,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跆拳道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唐朝传入日本的中国武术也统称“唐手”,后来日本改良为柔道和空手道,柔道已经进入了奥运会,近年来日本极力推广空手道并欲进入奥运会。中国武术门派众多,博大精深,但是需要作整体的调整,统一对外展示,才有机会争取进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尽管离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愿意为此去努力。

厉志伟表示,自己虽然是从传统武术起步,但他根据实战需要对武术进行了大胆变革,很早就有了实战的理念和经验。他说,竞技对抗赛项目散打、拳击、跆拳道等有一个共性,就是必须以人为本,全面抓素质基本功,进行技术、模拟实战和完全实战等训练,技术必须全面,而且需要一至二招特别狠辣的“杀手锏”方能压制对手取胜,绝对不能用花拳绣腿无用的招数去忽悠学生,误人子弟。事实证明,只有思维和方法对了才会出成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