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苑撷英|安轩:篆书巨作醉翁亭记

 mengk4fz0yyf5h 2020-05-02

艺苑撷英|安轩:篆书巨作醉翁亭记

艺苑撷英|安轩:篆书巨作醉翁亭记

定远籍书法家安轩篆书巨作《醉翁亭记》,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完美问世。它既有必须的复古性,又有唯美的艺术性,既有那种体现文心洒脱之美,又符合书法的章法美。作品高3米、长8米,单字高25厘米、宽16厘米,400多字的《醉翁亭记》全文气势恢宏、旷古烁今。

艺苑撷英|安轩:篆书巨作醉翁亭记

震撼,

无法用合适的语言表达

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震撼?那是当你没有想到的、宏大的、罕见的事情突然的、真真切切的出现在你面前时,让你的心灵受到摇动。一个职业作家在什么情况下会感觉到自己语言的贫乏?那是当你遇到你没有思想准备,不敢想象,无法想象,前无古人的稀世之巨作突然的、真真切切的出现在你面前时,让你的心灵受到摇动,而你又想说些什么,却又一时无语,或是说无法用合适的语言去表达。不知这是不是就叫“有一种震撼终结震撼,有一种声音没有声音。”

这是我见到书法家安轩老师的篆书巨作《醉翁亭记》时那一瞬间的感受。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受邀去安轩工作室,参观安轩老师的篆书巨作《醉翁亭记》。说实话,当时我不以为然。因为近些年参观各地各种形式的书法展的次数也不少,每每乘兴而去,常常扫兴而归。

艺苑撷英|安轩:篆书巨作醉翁亭记

在物欲横流的当下,书法圈出现了许多怪现象,根本写不好字的也会自称为书法大家,书以丑、以怪、以奇夺人眼球,并冠以与书法无关的一些美名来蒙蔽人。

到了安轩工作室,安轩先生早把他的篆书巨作《醉翁亭记》平铺在工作台上。安轩先生介绍说,这部作品高3米、长8米,单个字高25厘米,宽16厘米,是他于2018年1月开始,整整用了一个月时间,在北京安轩艺术馆创作的。那一个月里,他手机关机,电话不接,朋友不见,大门不出,几乎与外隔绝……

安轩先生还在介绍着,此时此刻,那夺人眼球的篆书巨作容不得我有半点分神。我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细赏细品,一遍、两遍、三遍……结构端庄,平正、均称,线质厚重,不漂浮,线条圆润,粗细一致,结字大小统一,严格遵循小篆线条的圆头,线尾收笔讲究,尾有势,有形,有变化,有规范,线条墨色到位,笔力到位,气韵到位,通篇浑然一体,章法统一。

艺苑撷英|安轩:篆书巨作醉翁亭记

安轩先生的篆书《醉翁亭记》还配刻三方印,第一印为迎首印“与民同乐”,这方印是汉白文印风格,印文四字体现了《醉翁亭记》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二印“琅琊深秀”,这方印是朱文印,印风清雅,印文四字正是《醉翁亭记》中描述的琅琊山秀美景色;第三印“翼然风姿”,这方印是朱文无边风格,体现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亭翼然超脱的风姿。

这怎能不让人震撼!安轩先生的篆书《醉翁亭记》姿态万千,远看一幅画,一幅由线条和气韵浑然一体构成的画。看似古朴质淳,却又那样烟雾缭绕。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观者荡思八荒,神游万古,犹不能以金玉比其质,以冰雪喻其洁。气度轩昂景然,笔力沉雄绵亘。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呢!如果是山,安轩先生的篆书是林壑优美的琅琊山,蔚然深透;如果是水,安轩先生的篆书是韦应物笔下的西涧,晶莹剔透;如果用画风来形容,安轩先生的篆书是宫廷画,雅致精琢;如果比作音乐,安轩先生的篆书是维也纳音乐大厅里飘然的和弦。

追梦

他在数十年磨砺中升华

安轩先生是个有梦想有追求的人。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他出生在安徽定远炉桥。自幼喜吟诵、好执笔濡墨、数九寒冬也不缀,素有“冻笔锤炼”奇少年之美谈。

举凡世上之学问,功业都是由勤习而来。安轩是志学之士,他在美院学习期间就苦练秦篆,藏锋包气、提笔前行、驻锋收笔。秦篆书体修长优美、平稳妥贴、落落大方,他坚持长锋羊毫、悬肘运笔、气沉丹田、守正循检、矩折规旋。安轩练得指实掌虚时,便开始遵循美学家宗白华的教导:“我们要窥探中国书法里章法、怖白的美,探究它的秘密,首先要从铜器铭文入手”。

艺苑撷英|安轩:篆书巨作醉翁亭记

酷爱古文字的他尤喜铸在青铜器上的书法。一时期,他每日坚持读、临并行。殷商金文更多带有象形意味,是图画书写与工艺修饰性格双重,美轮美奂;西周金文繁不臃肿、简不凋零、巧而愈妙、工而愈雅。凝重含蓄、朴茂空灵的《散矢盘铭》,亦方亦圆;刚柔相济的《毛公鼎》铭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虢季子白盘铭》……数百方金器上的铭文令安轩感叹: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书法里,有幸得识一、二珠玑,那已是最大的享受。

安轩认为艺术应当随时代、随世风而变,真正的书法家还应当是一个艺术鉴赏家,是一个在艺术诸方面皆有修养的人。同时他更坚定书法艺术应各有灵苗各自栽。安轩先后多次问道于当代篆书大家蒋维松和刘江先生,得到了古法真传。

2002年始,安轩开始将篆书金文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经典结缘。此时的安轩,他好俱弃,常常废寝忘食探究经典与经典的碰撞。正如于右任先生,曾为他日后的《标准草书》而“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文,夜夜泪湿枕”一样。安轩以心正、气定、忘我状态,完全的穿越了时空,与先圣对话,与经典对话。他先后书写了《论语》《道德经》《阴符经》《离骚》《孙子兵法》等篆书大作。部部精致、经典,文书并茂。

安轩崇拜圣贤,饱读诸子经典。上初中时,他就喜欢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喜欢那句精典“醉翁之意不在酒”, 喜欢欧阳修为民造福与民同乐的执政态度。《醉翁亭记》是勤政为民的好官的智慧的结晶,是琅琊文化的瑰宝。做为一名家乡人,如何通过书法的再创作,追古归真,补古圆缺,以期达到锦上添花,安轩一遍又一遍的读诵理解,一遍又一遍的思索探究。

艺苑撷英|安轩:篆书巨作醉翁亭记

为了实现欧公之魂与书法的珠联璧合,让世人在阅读美文的同时能领略、能欣赏到古文朴貌,让美文、书法相互辉映,绽放异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统的审美观念与美学心灵的外射,安轩多次一人进琅琊山,坐在醉翁亭中与欧公对话,与欧公对饮。感受欧阳修当年与民同乐时的心境,追寻欧公畅游山水时的心态,体悟当年众宾随太守之乐而乐的故事。

安轩审定,这篇传世佳作应该注重标准美、中和美、气韵美。于是他秉持崇敬、严谨、正统、端庄的创作理念,2018年,随着新年的钟声响起,安轩开始动手创作他的篆书巨作《醉翁亭记》,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巨作完美问世。它既有必须的复古性,又有唯美的艺术性,既有那种体现文心洒脱之美,又符合书法的章法美。作品高3米、长8米,单字高25厘米、宽16厘米,400多字的《醉翁亭记》全文气势恢宏、旷古烁今。

兴奋,

千年后拓碑者再现塞途

滁州琅琊文化古今中外胜名远扬,而醉翁亭文化则是琅琊文化的精髓。当年的滁州算是偏僻之地,这儿的山,没有嶙峋怪石,没有岩绝壁,这儿的水,也不是惊心动魄之水。山,委纡起伏,布满了茂盛的绿荫,幽深秀丽,静静地绵延环绕;水,犹如一条九天飘落的银色丝带在群峰叠翠的山谷间,潺潺而下,泠泠悦耳。

欧阳修的千古佳作《醉翁亭记》点化了琅琊的一丘一壑、一泉一石,使原来平淡无奇的山川水域寄情遍野,流益出神奇的魅力和动人心扉的传说。诗人不幸山水有幸,琅琊山从此钟灵毓秀,醉翁亭从此名扬天下。许多文人墨客追忆先贤,寻迹踏来,佳话频传。

宋元祐六年,滁州知州请大文豪苏轼楷书《醉翁亭记》,刻碑立于醉翁亭侧。碑一出,拓碑者为之塞途。慕名而来者大都要亲自拓碑带回珍藏。当时,许多人为能得到一套完整墨拓为荣,来不了滁州的也愿出高价购得珍藏。当时有许多商人过关卡时为逃赋税往往以墨拓贿赂守备官而过关卡。有时拓碑的人多了一时纸不够用,竟把和尚的床单都高价购去当纸用。

艺苑撷英|安轩:篆书巨作醉翁亭记

近千年来《醉翁亭记》有摩崖、石刻、木刻,字体有正、草、行书各种,分布在安徽滁州、山东费县、河南鄢陵、新郑县,四川成都青城山的常道观(又称天师洞)等处。以上有的因历史久远,并有一定的损毁;有的是字体较小,不够大气;有的是字画浅褊,自然分化较大;还有的书写时有漏字错字或笔误之处。像安轩这种集严肃的复古性、唯美的艺术性、体现文心洒脱之美、符合书法的章法美,气势恢宏、形神兼备、遒美健秀、笔精墨妙的巨幅篆书,还是古今惟一。

我忽然在想,如果把这幅巨作制作成大型刻石碑廊,置于醉翁亭景区,供书家学习研究,供游人参观览胜,那将会是什么样?会是千年后拓碑者再现塞途?也就是游人争相览胜的场景。如果同比缩小印制成礼盒装、精品版书籍,即可印刷或刻制成竹简仿古版书籍等,作为礼品赠予友人,那将又会是什么样?会出现书家、游人争购,或是为快递小哥增加了许多业务。我想,这就是他的文化价值吧!

一部传颂了千年的绝世佳作

在安轩的指头站了起来

升腾成另一种经典

一卷美书

那么深奥又那么直白

一笔墨香

那么简约又那么神奇

来源滁州广播电视

作者武佩河

主办|滁州市旅游局

运维|滁州学院蔚然新媒体中心

小编|许海潮

联系|chzu@qq.com(如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