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拖拉怎么办?

 天权成长道 2020-05-02

【咨询回顾:家有5岁女宝宝,性子特别拖拉磨蹭。起床要催,睡觉要催,刷牙也要催,收拾玩具也要催......而且很多小习惯也是因为拖沓导致的,喝水摸瓶子盖,吃饭慢慢挑饭粒,不催的话能吃一个小时,我总受不了要喂她,这个习惯怎么改过来?】

我相信很多4-6岁年龄阶段的宝宝家长都遇到过这种情况,那么如何去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呢?

放开手,不包办,鼓励孩子试错

很多孩子做事情拖沓的原因是因为父母急性子上来了,直接包办了。比如咨询的这位家长,觉得孩子吃饭太慢忍不住自己亲手喂。

这就是孩子磨蹭拖沓的问题所在,孩子没有办法去熟练掌握技能,自然速度也就快不起来。

孩子从2岁开始就进入了技能学习期,刷牙、吃饭、穿衣、上厕所都需要时间慢慢去理解、掌握。

帮助小朋友提升速度的前提,是爸爸妈妈勇敢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同时鼓励孩子多去尝试,实现一点一点进度。

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能够快速帮助孩子建立学习信心:

“今天宝宝自己能够自己刷牙了,真棒!”

“妈妈看到你自己穿好了衣服,有进步哦!”

教会孩子,时间是什么?

幼龄宝宝对时间是没有概念的,5岁才开始慢慢理解早上、晚上的区别。

具体到分、秒、小时,他们需要父母有意识去引导。

父母可以教会孩子认识钟表,并可以按数字来树立孩子的时间观念。

比如设置好早上7点整闹钟,与孩子提前约定闹钟一响就必须起来,不可以赖床。

比如与孩子比赛1分钟内收拾散乱的玩具,爸爸在边上做裁判口读“秒钟”倒计时。

制定简单的计划表

为了帮助孩子加深时间概念,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列出来爸爸做什么、妈妈做什么、孩子做什么,与孩子一起制定简单的每日计划表(贴在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地方)。

要让孩子明白做事情都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教会他认识“先--然后--再”。

计划表中父母和孩子可以相互提醒、互相监督,接受未完成的可能性,但是不建议与惩罚制度挂钩。

引导孩子专注:一个时间段内只做一件事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一会想玩玩具,一会又想画画,他们往往专注于“当下”,而父母则看重“结果”。

我们可以与孩子约定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只做一件事情,引导孩子养成专心的好习惯。

比如约定起床后完成自己穿衣服,然后穿好以后再约定自己吃饭等。

家长以身作则

鲁道夫·斯坦纳在《童年的王国》写过,孩子在七岁前实际上是一个观察者。

很多时候做事拖沓的孩子,往往也有一个拖延症的父母。要想孩子有时间观念,首先你是一个有时间观念的父母。

“为什么孩子喜欢玩手机,不爱看书?”是否你平时也很喜欢玩手机,很少看书?

再好的教育理念都比不过“身教”这两个字。父母懂得自律、自制,掌控时间,孩子自然就会心领神会,最终通过模仿与学习,成为和父母一样有时间管理能力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