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造一艘十八世纪的沉船?居然有人提出这样疯狂的想法!

 梦想童年594 2020-05-02

“哥德堡”号于1745年沉没之后,经历了几次打捞,其中打捞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次考古打捞是在1984年到1992年间。这一次水下发掘获得总重超过6吨的瓷器及碎片,还有大量茶箱、锌碇、茶叶、珍珠母、丝织品,胡椒、藤条,以及不少船上完整的木制品等等。

考古学家们在各地还收集发现了记录“哥德堡”号航行历史的一些文件,包括船上牧师的日记、船上商业负责人与巴达维亚(现雅加达)总管间的信件以及航海日志的摘录等。

考古发掘带来巨大效应

那一次全面考古发掘,取得了很多开创性的研究进展,不仅将这艘两个多世纪之前的沉船重新拉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还引发了人们对18世纪瑞典东印度公司历史的极大兴趣。

▲ 1981年哥德堡历史博物馆展出的18世纪古船样

通过报刊、演说、出书、展览、会议活动、以及网络宣传,“哥德堡”号考古专家和学者用各种方式向公众展示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在瑞典国内甚至在国际上都激发了一种巨大的关注和支持。

“古船迷”、“中国迷”、“哥德堡号迷”、“东印度公司历史迷”都在这个时期成为热潮。

人们对哥德堡号的热度和热情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到了打捞阶段后期,人们开始在想,如何把这个热度维持下去,下一步还可以做什么?

▲ 1992年在上海博物馆举办“哥德堡”号沉船展览,建筑外墙上挂有当时广告文字。

一个疯狂的想法

海底发掘工作临近结束时,人们对瑞典东印度公司及其与中国的贸易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被几百年前高超的工艺水平和体现出来的聪明才智所折服。

参加发掘的潜水员和一些志同道合者就此产生了一个大胆而奇妙的想法:能不能按照“哥德堡”号的样子,造一条一模一样的古帆船,然后让它再次沿着先人的航线,重返中国, 安全回家,完成一个没有遗憾的圆满的航程?

这时候有两个核心的人物,在力促“重造“哥德堡”号这件事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安德斯(Anders Wästfelt)

哥德堡号打捞团队的核心人物。 他曾在以色列开办潜水学校,后来回到瑞典开办哥德堡海洋考古学会。除了潜水,他的口才和公关能力都是出众的。哥德堡号考古打捞进行了接近十年,他是从始至终的参与者。

▲ 安德斯和他太太贝丽特

他培训了大量的业余潜水爱好者,加入打捞队伍。每一次打捞成果出水,他站出来向人们讲述海底发掘的故事。

期间他收获了很多的粉丝,他把所有关心和支持哥德堡号考古工作的热心人和企业组织起来,成立“哥德堡之友”。

在当时关心哥德堡号的人们心里,有一个普遍的愿望,那就是希望打捞结束之后还有一种可持续的后续活动。 众人的心愿促发了他造船的念头。

他是 “重造哥德堡号”的发起人,1992年10月他率先公开这个提议,并为之付出了大量的持续的努力。

艾瑞克·尼森(Jan-Erik Nilsson)

哥德堡考古学家,学者。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他就对中国瓷器文化和哥德堡号沉船的不解之谜深深着迷, 他花了数十年的时间,对18世纪东印度公司和哥德堡号的历史进行了大量的考据和研究,并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

▲ 左一为扬·艾瑞克·尼森

1982年底他因为哥德堡号的缘故结识了安德斯,之后两人在沉船考古打捞工作中一起合作。后来他被安德斯提出的“重造哥德堡号”的伟大设想所打动,于1993年正式加入了组委会,负责研究和资料收集,同时担任公司营销和商业顾问,共同打造这个童话般的梦想。

为了获得人们的支持,他们俩无数次站到人群前,演讲“那艘船”的故事。不管演讲的邀请方是谁、在哪里,也不管演讲是有偿还是无偿,他们都会应承说“YES!好的,我们去。” 安德斯负责用投影图片讲述那艘船到底是什么样的,他的打捞发现了什么:尼森则向听众讲述船员和哥德堡号往返中国的故事。

演讲的最后,总是这样的结尾:让我们重造一个哥德堡号,重新回到中国,重获财富和辉煌!

“重造哥德堡号”的大胆设想莸得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一群热心的人们激动地讨论和酝酿,并为之寻找可以实现的现实依据和途径。

梦想还是要有的

瑞典东印度公司在1813年因多方面原因破产倒闭之后,中瑞之间的贸易联系就跟着减少甚至停止了。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中国对于瑞典人来说,是一个很遥远很陌生的国度,人们对它的认知多数还停留在毛泽东计划经济时代和文化大革命。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引入外资,中国才又重新吸引西方世界的目光。

1986年哥德堡与中国上海结成“姐妹城市”,两国之间开始有一些文化和经济上的互访交流,但是当时的瑞典人对中国知之甚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巨大的市场地位开始显现。“重造哥德堡号”的发起人相信,他们的古船计划是创造一个独特的契机,让中瑞两个国家重新联系在一起,日益开放的中国一定能开创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让哥德堡号两百多年前的辉煌在新的时代再现。

▲ 哥德堡号在上海。

这样的想法,在1992年还是很超前的,甚至可以说是很疯狂。但是有这样一群人,聚在一起,觉得这是一个对的事情,然后决定了要做下去。

正像现在流行的那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

声明:本文编撰推送属非商业行为,如涉及著作权问题,请著作权人或著作权持有人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461003623@qq.com(本QQ为工作号,不加好友),我们将妥善处理。转载请注明转自“黄埔文化遗产”(ID:hpwhy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