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皮火车》

 爱吃鱼的俊懒猫 2020-05-02

读《绿皮火车》这本书,一是因为音乐,二是因为绿皮火车。

周云蓬是个盲人民谣歌手。9岁失明,比较有名的歌是《中国孩子》《盲人影院》。他云游四方,在东单卖唱,出唱片,在酒吧唱歌,写诗,弹琴。

相比一个正常人,他活得够潇洒,够豪放。

这本书算是他的一个散文集,零零散散地记录他去各地巡回唱歌,在绍兴常住、和民谣歌手间的故事,文字简单,也温暖。

在书中,他写魔笛音乐节、草莓音乐节,写每年夏天都很火爆的“张北草原音乐节”,宣传如“风吹草低见牛羊“般美丽,其实却类似于戈壁一样荒凉。

我去过坝上草原,也去过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都是带着对草原的无限憧憬而去,又抱憾而归,那么美丽的草原,也许只存在于图片之中。

他写民谣歌手们,写老狼,写左小祖咒,写小河,写他们对音乐执着的追求和近乎狂热的热爱;他写阿炳,写老罗,写柴静,写周治平;他写蓝调,写爵士,写方言音乐;他说想逃离北京,却又说世界的尽头是北京;他写文艺常州,写天涯海角,写绍兴茶馆,写新疆、丽江、香港,一切与梦想有关的城市;他写一个人过春节,写爸爸,写女友,写对邓丽君的迷恋,写住在香山写歌的岁月。

他看不见美妙的世界,却比更多人更了解这个世界,更热爱这个世界。

在书里面,我最喜欢的是他所提倡的“慢生活”。贴上两段他的文字吧:

“世界要肢解了,时代快脱节了。不过,顾不了那么多了。我们实现了广义相对论,把光甩在身后,满眼黑暗,还看见了后代的悲惨命运,用光了他们的土地,透支了他们的好空气,糟蹋净他们的纯净水,道德伦理太沉,索性弃之路旁,我们赤身裸体地面对儿孙,向他们祈求一身衣服穿。穿上真正的衣服才发现,身体已经跑成山寨版冒牌货了。血管里流淌着毒牛奶、地沟油,骨头上贴附着注水肉,隆起的肱二头肌注入瘦肉精,镀金的假牙咬着假烟,鼻梁被假不锈钢撑起,心脏是个乡镇企业生产的起搏器,舌头入蝗虫,遮蔽阳光。”
“曾经有那样的生活,有人水路旱路地走上一个月,探望远房的老友;或者,盼着一封信,日复一日地在街口等邮差;除夕夜,守在柴锅旁,炖着的蹄膀咕嘟嘟地几个小时了还没出锅;在草原上,和哈萨克族人弹琴唱歌,所有的歌都是一首歌,日升月落,草原辽阔,时间无处流淌。
“生命除了死亡还需要休息,思考需要一个菩提树下的坐垫,梦想要求一张安居的床。普通人渴望看得见摸得着能给自身带来幸福的GDP,它可以增长得慢一点,它应该学习一棵树怎样生长。园丁欣喜早晨的枝头多了一枝小花,果农目睹果子由青转红,地球引领着春夏秋冬缓步走过,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我们耐心等,幸福可以来得慢一些,只要它是真的。”

说得很实在,不是么?

幸福可以来得慢一些,只要它是真的。

初高中时,每当班长拿着一摞信进教室,总是抻脖子瞅啊瞅,特别希望里面有一封是自己的。真的拿到了些,兴冲冲地读,然后,再迫不及待地拿起精美的信纸,写回信。信中,好友聊的多是这次考试又考了多少分啦,又有什么新烦恼啦,又喜欢某个男孩子啦,信成了你们之间默契的秘密。

再后来,流行Email,我也上大学了。下了课就跑到机房,排队上网,焦急地打开电子邮件,读读同学的来信。寝室一来电话,都希望是打给自己的。

两年后,有了第一个手机。开始发短信,打电话。信息很快被传达过去,却少了很多等待的乐趣。

后来,信封几乎远离了自己的视线,变成了一件历史文物。

再后来,两个人约吃饭,也都不发短信了,直接在微博上圈圈。

现在,微信语音、留言,我们仿佛离得很近,却又很远。

几位好友闲聊叙旧的时光几乎没有了,即使坐在一起,更多地也是低着头刷微信、看朋友圈。

相对而坐的人,通过朋友圈看彼此,却都忙得没时间抬头看看正在眼前的人。

而说起绿皮火车,我对它是深有感情的。

上大学时,我也曾坐过四年的绿皮火车,特快3小时跑完的路程,绿皮火车需要6个小时,站站停。

虽然离家不远,一趟火车却仿佛把我们隔成了万水千山。听着列车嘎吱嘎吱的声音,看着窗外的稻田,感觉美极了。

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述她朋友在火车上如何与一位男士偶遇并最终进入了结婚礼堂,老师讲得声情并茂,我们听得入神,还憧憬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有这种运气。

而四年后,我也是和好友坐着另一趟绿皮火车到的北京。亲戚知道我们买的是L打头的车票时,让我赶紧退了,说太慢。而我和同学考虑的是它便宜,卧铺才100多点。但是我心里还有个小秘密,当时没出过远门,也很少做火车,在我理解中,只听别人说T是“特快”,于是我自己推断Z是“贼快”,L是“老快”。

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坐了21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到了北京,开始了真正的生活。

听说绿皮火车就要全部退役了,以后在列车道上,再也看不到它的身影。想想曾与它陪伴过的四年,竟然有些怀念。

绿皮火车上没有空调,但可以开窗,风吹到车厢里,头发被吹得乱乱的,还对着外面发呆,那种日子,以后也不会有了。

当人们一切追求快之后,很多感情似乎来不及培养了,就已经消失。坐在动车上,我们看到的窗外只是瞬间飞过的一趟直线,看久了,头晕晕的。车上有空调热水,但是你呼吸不到外面的空气,也无法感受从南到北那种温差变化了。

我宁愿希望,一切再慢点儿过,让我们有时间幻想,哪怕只是在火车上。

周云蓬眼中的世界,多少带着些音乐人的文艺情怀,但是从他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

只要人心是自由的,无论走到哪里,都将四处飘荡。

一杯茶、一本书、一个沙发、一缕阳光,和一个懒散的下午,就足以让人迷醉,让人开心。

这个世界走得太快了,让人们来不及停下来思考,哪怕只是,遐想。这一切扼杀在房子、车子、孩子上,没有大把的光阴供人挥霍,只能将梦想放置在2平方米不到的格子间中,让其发霉、腐烂,并辅以无奈的叹息:“没办法啊,生活所迫。”

我仔细想了想,我这辈子,有多少梦想是没来得及实现,或是还没打算去实现的?

想了一会儿,就不敢再想下去。

我想过去很多地方,体验很多不同的人生,可是我仍然平平淡淡地过来了,日复一日,没有行动,没有计划,直到现在,连幻想的心情都难以提起。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悲哀,但我知道,这绝不是我之前所想象的生活。

怪生活么?怪时间么?

不,都怪我自己。

大学时,和朋友说好要来北京找工作,我们在一起设想过来北京后种种精彩的生活,去北大旁听课程,去清华的荷塘散步,去各种博物馆参观,去各种大会小会学习。

几年过去了,我听过多少次课?学习过多少小时?读过多少本书?

不是没有时间,不是没有资源。想要去听讲座,每天都有大把供你选择,但是你去了么?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唯独没有充实自己这一条。

所以,到了现在,我能告诫自己的就是,不要给梦想加上太多的理由,让那些理由成为你无法实现梦想的种种借口。其实,只要你想去做,就一定能做到,不管你的理想是大的,还是小的。

鱼忘记了沧海,
虫忘记了尘埃,
神忘记了永恒,
人忘记了存在。
也是没有人的空山,
也是没有鹰的青天,
也是没有梦的睡眠,
也是没有故事的流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