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个普遍现象,现在很多人都有这个问题,尤其是以成年女性居多,其次是老人。特别在冬天,手和脚特别怕“冷”,即便在温暖的室内,脚底也得穿双大厚袜子,手里捧个暖手宝。睡觉时甚至在被窝里缩成个球!因为脚一冷,浑身自然下意识的以蜷曲的方式护住体内热量。这种“寒”多数都是“假寒”,我们平常所说的“虚寒”,指的就是这个。这个虚寒怎么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它呢? ①肝为女子“先天之本”,这是生理及性别决定的,肝阳不足或肝阴太盛,情志不遂导致的肝气瘀滞造成肝失疏泄。这种情况下,会有手脚冰冷的感觉,有的女士生理期前后,会有明显感觉。②男士更多表现在肾上,生活不规律,饮食劳伤过度,耗损肾阳。虚寒内生。也会出现手脚冷的状况。腰脱是肾,虚寒内生因素的结果,外感寒凉,与内虚寒同气相求! ③老人,身体老化导致的总体机能下降。首先体现在阳气的减弱上,这里应做广义理解,六脏六腑阳气都会偏弱,但肾(命门)是元气根之所在,也是生命最根本的动力!许多骨病,肾慢性疾病,原引于虚寒至久而生实症!人体之所以平时感觉不到冷,全赖体内血液、津液、予以温煦,气化后进行循环,就象家里的暖气,只有把“锅炉”里的水烧开后,传送到大楼的各个房间,我们在冬天才不会感到冷。“肾阳”,温煦周身水道,肝阳及心阳温煦血脉管道。如一旦肾的气化循环不给力,手脚自然得不到温煦的效果。简单理解,就是肝输出总动力,协调其它脏腑辅佐肾对三焦水液气化后的推进和运输,以平衡体内阴阳。举一反三:如果是体内发热(发烧),肾气化及三焦水液同样具有降温排热作用!同时代谢体内毒素,以达到去病邪效果。“中央土,以灌四傍”。最后说到五脏的“本家”,脾,“后天之本”。脾主肌肉及四肢,如果我们吃的过多食而不化或吃的不够而人体气血生化无源,气血、津液的远端就是我们手脚的微循环。如静脉曲张:回流压力不够、外寒、静脉血管弹性不足,追本溯源,总归脾对水谷精微输布不及,有失所养。从根本上看,本在脾,末在四肢和肾,中间在肝。1,女士如果日常素有手脚易凉,四肢畏寒的,多拍肝、小腹、腹股沟加拍脾及腿内“三经”,艾灸可取“神厥”、“关元”穴2,男士及老人重点拍“命门穴”及两肾,加拍脾,坚持每日跺30分钟以上的脚。老人要全身都拍,关节部位要多拍。温补健脾为主,换种说法就是,脾不好,我们生病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所以,脾的特点:喜燥恶湿、对食物性质也是喜甘、温、平,恶油腻、寒凉、生、冷、硬。除了拍打,加强日常户外体育运动,协助脏器消化吸收代谢,让能量最大限度的充养全身。人都是有感受的,合理调适应激接受范围的宽度,而不是盲目的容忍,这需要一个提升的过程,包括价值观、认知结构的重建,是通过学习与内观、反省来完善自我的一个综合实修实践!以上三点也可做为普通养生指导原则,具体方式因人而异。编辑撰稿:启元禅拍
公众号文字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沈阳根本源启元工作室所有。 辽宁 ▪ 启元(沈阳)工作室 专业、专注、尊重、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