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分享 | 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名曲推荐

 周原樵翁 2020-05-03

路德维希··贝多芬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 

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波恩


他是第一位“走进”中国的西方古典音乐家

50首最好听的贝多芬作品,都在这里了!

贝多芬在自己有限的57年的人生中

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

35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

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

1部清唱剧3部康塔塔

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

艺术歌曲与舞曲等,每一首都堪称经典


2020年是贝多芬诞辰250周年

跟随小编走进贝多芬的音乐世界吧!



1

《C小调第五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SymphonyNo. 5 (c-Moll) op. 67 -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 I. Allegro con brio 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 - Beethoven: Symphony Nos 1 & 5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 II. Andante con moto Riccardo Muti - Beethoven: Symphony Nos 1 & 5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 III. Allegro - Riccardo Muti - Beethoven: Symphony Nos 1 & 5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 IV. Allegro - Presto Riccardo Muti - Beethoven: Symphony Nos 1 & 5


《C小调第五交响曲》又被称为《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交响曲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作品的调性c小调,被认为对贝多芬有特殊的意义,象征着“风暴般的英雄色彩”


贝多芬在创作这部乐曲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耳聋已经完全失去了治愈的希望,他热恋的情人因此也离开了他,在这期间社会环境也处于动荡之中,贝多芬在这一系列的遭遇下创作了这篇宏伟著作。


《C小调第五交响曲》无论在技巧还是情感上,都给人们带来了的巨大的冲击。对作曲家及音乐评论家产生很大的影响。






2

《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
(《月光奏鸣曲》)
Piano Sonata No. 13 in cis-Moll Op. 27, No. 2

Piano Sonata No. 14 in C-Sharp Minor, Op. 27 No. 2, 'Mondschein': I. Adagio sostenuto Emil Gilels - Classical Treasures Composer Series: Ludwig van Beethoven, Vol. 4
Piano Sonata No. 14 in C-Sharp Minor, Op. 27 No. 2, 'Mondschein': II. Allegretto Emil Gilels - Classical Treasures Composer Series: Ludwig van Beethoven, Vol. 4
Piano Sonata No.14 in C-Sharp Minor, Op. 27 No. 2, 'Mondschein': III. Presto agitato Emil Gilels - Classical Treasures Composer Series: Ludwig van Beethoven, Vol. 4

《月光奏鸣曲》写于1801年,当时的贝多芬已经在信中承认了他对于耳疾的恐惧和挥之不去的忧虑。乐曲第一乐章宁静优美,第二乐章过渡自然,第三乐章热情彭湃。


其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




许多人认为贝多芬把他对朱莉·吉恰尔蒂(Julie Guicciardi)的单相思变成了音乐。该作品的首版被命名为“幻想曲式的奏鸣曲”(Sonataquasi una fantasia),与贝多芬的前一首作品《降E大调第13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No. 13 in E-flat major Op. 27, No. 1)采用相同的标题,这表明他正在脱离古典奏鸣曲式,以幻想曲的方式进行创作。


“月光”一名来源于音乐评论家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在1832年(贝多芬逝世五年后)撰写的一篇评论,他将该曲第一乐章的朦胧气氛与琉森湖夜晚的月色相比,后来,这首奏鸣曲便以此标题闻名于世。




3

《暴风雨奏鸣曲》
Sturmsonate, Op. 38/2
Sturmsonate, Op. 38/2 (暴风雨奏鸣曲,作品38/2) RCF Philarmonic Orchestra - Romantic Classicals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晚年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被称为是莎士比亚用诗写成的遗嘱,他在《暴风雨》中表达了热爱生活、崇尚理想的良好意愿。同时,贝多芬在创作《暴风雨奏鸣曲》时,正是他听觉衰退、精神危机的时刻。


这首作品充满奇异、灰暗的紧迫感,乐曲分三个乐章。总的速度布局是快板、慢板、小快板。三个乐章都按奏鸣曲式原则写成。






4

钢琴小品《致爱丽丝》
Bagatelle for piano (a-Moll) WoO 59 – 
For Elise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 该作品在1867年被后人所发现,后收录在《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补遗部分59号。(作品取名为《致爱丽丝》归功于贝多芬研究人员路德维希·诺尔(Ludwig Nohl),他声称自己曾看过贝多芬19世纪的亲笔题名。后来诺尔发布了该作品,并将它命名为《致爱丽丝》。由于之后手稿失踪,因此这一说法无法核实。)



贝多芬1810年创作这首曲子,当时他爱上了特蕾莎·马尔法蒂(Therese Malfatti),想娶她为妻,但特蕾莎拒绝了他的求婚。




5

《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
(《欢乐颂》)
SymphonyNo. 9 (d-Moll) op. 125

Beethoven: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 - Choral - 1. Allegro ma non troppo, un poco maestoso Berliner Philharmoniker;Claudio Abbado - Beethoven: Symphony No.9
Beethoven: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 - Choral - 2. Molto vivac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Claudio Abbado - Beethoven: Symphony No.9
Beethoven: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 - Choral - 3. Adagio molto e cantabil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Claudio Abbado - Beethoven: Symphony No.9
Beethoven: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 - Choral - 4. Presto - Allegro assai Berliner Philharmoniker;Claudio Abbado - Beethoven: Symphony No.9
4. Presto - 'O Freunde nicht diese Töne' - (Live) Karita Mattila;Violeta Urmana;Thomas Moser;Thomas Quasthoff - Beethoven: Symphonies
欢乐颂 Richard Clayderman - 理查德克莱德曼黄金典藏三部曲


《第九交响曲》又被称为“合唱交响曲”,是贝多芬迄今为止最著名、最具革命性的作品。即使对古典音乐不感兴趣的人也知道并喜爱其中的合唱终曲。这部作品是有关民主时代精神和价值观的永恒表达。




《欢乐颂》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分,包含四个独立声部、合唱、乐团。


《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贝多芬几乎花了大半生的时间来酝酿、来筹划。激情澎湃的唱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渴望。乐章的最后,这种气氛被表现到了极致,整部作品在无比光明、无比辉煌的情景下结束。





6

《A大调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
Sonata for piano and violoncello 
(A-Dur) op. 69

1. Allegro ma non tanto András Schiff;Miklós Perényi - Beethoven: Complete Music for Piano and Violoncello
2. Scherzo (Allegro molto) András Schiff;Miklós Perényi - Beethoven: Complete Music for Piano and Violoncello
3. Adagio cantabile - Allegro vivace András Schiff;Miklós Perényi - Beethoven: Complete Music for Piano and Violoncello
4. Allegro vivace (第四乐章 活泼的快板) András Schiff;Miklós Perényi - Beethoven: Complete Music for Piano and Violoncello

这部作品是大提琴文献中的杰作之一,也是贝多芬五首钢琴和大提琴奏鸣曲中最知名、最迷人的一首。要将这两件音域和色彩不同的乐器完美融合并非易事。

这部作品创作于1807至1808年冬春之际,在这期间,贝多芬还完成了《C小调第五交响曲》。他将这部奏鸣曲献给好友格莱钦斯坦(Ignaz von Gleichenstein),格莱钦斯坦是一位技巧高超的业余大提琴家。



7

《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
Symphony No. 6 (F-Dur) op. 68 

1. Erwachen heiterer Empfindungen bei der Ankunft auf dem Lande: Allegro ma non troppo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Claudio Abbado - Beethoven: Symphony No.6 'Pastorale'; Choral Fantasy; Calm Sea and Prosperous Voyage
2. Szene am Bach: (Andante molto mosso)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Claudio Abbado - Beethoven: Symphony No.6 'Pastorale'; Choral Fantasy; Calm Sea and Prosperous Voyage
3. Lustiges Zusammensein der Landleute (Allegro)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Claudio Abbado - Beethoven: Symphony No.6 'Pastorale'; Choral Fantasy; Calm Sea and Prosperous Voyage
4. Gewitter, Sturm (Allegro)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Claudio Abbado - Beethoven: Symphony No.6 'Pastorale'; Choral Fantasy; Calm Sea and Prosperous Voyage
5. Hirtengesang. Frohe und dankbare Gefühle nach dem Sturm: Allegretto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Claudio Abbado - Beethoven: Symphony No.6 'Pastorale'; Choral Fantasy; Calm Sea and Prosperous Voyage

这部作品也被称为“田园交响曲”。在该作品中,贝多芬遵循了欧洲艺术的悠久传统。自古以来,田园生活、田园风光和对自然的描绘就是文学、美术和音乐中频繁出现的主题。像他的许多其他作品一样,贝多芬在其交响曲中也一直引领潮流。他对一个传统主题进行了革新,从而为后代树立全新的标准。





8

唯一的歌剧《费德里奥》

Fidelio
Ouverture Fidelio, Op. 72b (费德里奥序曲,作品72b) (Live) Wilhelm Furtwängler;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Ludwig van Beethoven - Beethoven: Fidelio
Nr.1 Duett - Jetzt, Schatzchen, jetzt sind wir allein (第1曲 二重唱 - 现在,亲爱的,我们都很孤独) (Live) Wilhelm Furtwängler;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Beethoven: Fidelio


在青少年时期,贝多芬对文学非常感兴趣。他一直在为歌剧创作寻找合适的主题。1801年,他的芭蕾舞配乐《普罗米修斯的生灵》大获成功,引起了维也纳戏剧界的注意。1803年初,维也纳剧院的总监伊曼纽尔·希坎德(Emanuel Schickaneder)邀请贝多芬根据他的剧本创作一部歌剧。时值年末,在贝多芬看过剧本《维斯塔之火》(Vesta's fire)之后,认为其质量不佳,暂停了这一计划。1804年,彼得·冯·布劳恩男爵成为新任戏剧总监,他与贝多芬重新签订了一份歌剧创作合同,即《列奥诺拉》(Leonore)。该剧本是根据一个从法国大革命中提取的主题改编的,它已多次被改编成音乐作品。

经过一个漫长而富有成效的创作阶段,贝多芬在1805年秋天完成了其首部歌剧的谱曲工作,并在1805年11月20日于维也纳剧院举行了首演。然而,这部作品以失败告终,两场之后就停演了。





1805年12月,贝多芬决定重新审视这部歌剧,他把故事情节缩短,三幕改为两幕。在1806年3月29日和4月10日,第二版在维也纳剧院重新上演,取名《费德里奥》。虽然这次演出比较成功,但是在第二场后,歌剧又停演了,因为贝多芬与艺术总监发生争执之后,他收回了乐谱。

这部歌剧后来被人遗忘了,直到1814年情况才有所改变:宫廷歌剧院的三位舞台经理与贝多芬取得了联系。经过重新改编,《费德里奥》的最终版本在1814年5月23日上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的音乐远远不止这些

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底下的一条艺术隧道


▲ 以上这个3分钟的短视频 ▲
帮你迅速了解到关于贝多芬的10件小事


2020年
是“乐圣”贝多芬诞辰250周年
桃花水母大剧院后面将有多场经典音乐会
敬请期待!

在此也提前向伟大的音乐大师
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春暖花开,我们相约桃花水母大剧院!


-End-
以上作品由贝多芬官网推荐

桃花水母大剧院关于取消2020年部分演出公告(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