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孩子爱找借口?心理学家:自欺欺人让孩子逃避问题_【快资讯】

 momo666 2020-05-03

法国有部以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一个失去女儿的父亲,为了为女孩讨回公道奔波了三十年的故事。班博思的女儿,在一次旅行中出现意外死亡了,种种迹象表明,女儿的死和前妻的出轨对象也就是前妻现任老公有关。但是前妻不想承认当天晚上因为自己的失误让女儿失去了生命,即使后来她和嫌疑犯离婚了也不肯出庭作证,向法官说明那天晚上嫌疑犯没有不在场证明。

她只是反复地说,班博思在报复自己。自己没有错,那天晚上什么都没发生,女儿的死只是一个意外。但是自欺欺人并没有缓解她失去女儿的痛苦,她也生活在痛苦之后,后来还离了婚。

自欺欺人让人短暂地逃离痛苦,回避问题,这是人们的一种习惯性的本能。在孩童阶段我们就已经会为了让自己的内心舒服点自欺欺人,更何况是一个因为自己的失误失去了女儿的母亲呢?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婷婷身上,在一次考试失利过后婷婷为自己辩解,“这次的考试太难了,英语题还出错了,老师没发现,有道英语题应该作废的。”其实,婷婷的试卷没有出问题,婷婷为了自我辩护就说试卷有问题,以此来逃避自己成绩不好这件事。因为婷婷以前的成绩一直很好,在婷婷家里人的眼里看来,是一个不会出错的小孩,在学习上是不会有问题的。

我们经常会说,像婷婷这样自欺欺人的孩子都是自负的,自负是表层原因,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看清问题的本质,难道孩子天生自负吗?

自欺欺人的原因是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指当一个人同时拥有心理上两种不一致的认知(想法、态度、信念、意见)时,内心一种紧张冲突的状态,这是一种不愉快的感受。

爱自己的女儿和失误导致自己爹女儿失去生命这两种认知是冲突的。对于班博思的前妻来说,自己爱女儿,但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女儿失去了生命。为了缓解自己的内疚感和摆脱紧张,她的认知失调了,她认为女儿的死是意外,那么这时候她的内心只需要为自己的女儿悲伤,不需要为自己的失误负责。失误害死自己深爱的女儿的行为让她的内心冲突到了一个顶点,这时候自欺欺人是一种保护自己的行为。

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一下婷婷,在考试失误后,有两种认知在她的脑海里“打架”。一是自己优秀的学习能力,在过往的考试无往不利,而是自己最近一次考试不合格。婷婷为了让自己的内心消失这种紧张和冲突,选择了自欺欺人推卸责任:老师出错了试卷,有问题的不是我,是老师。利用这种念头让自己的内心重拾对自己好成绩的信心,是婷婷缓解自己内心冲突的方法。

这种现象非常正常,放任孩子自欺欺人的想法会让孩子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形成狭隘的偏见。

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说过:最严重的错误莫过于不觉得自己有任何错误。

自欺欺人的孩子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而且容易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自欺欺人是一种认知失调,出现了这种情况孩子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因为这时候孩子对自己的认知是歪曲的,那么如果家长想要孩子纠正自己的错误孩子就会减少自己发现自己问题的能力。最严重的情况,孩子会觉得自己完全没有错误,在自己歪曲的认知里,错的都是别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就容易放弃努力,放弃自己修正自己的错误。

在学习上婷婷可能会犯同一个错误很多次,一个题怎么都做不会;生活上很难交到朋友,因为所有的朋友都是你错误的背锅侠。

自欺欺人从不觉得自己有错的孩子容易形成狭隘的偏见。大人都做不到客观地看待问题,我们都不可能避免自己失误,对一个事物的评价容易不够全面。孩子就更不用说,想当然的情况非常常见,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会逐渐修正自己对事物,对人的偏见和狭隘的错误的想法。但是孩子要是从小就是自欺欺人的,不愿意正视自己错误地长大的,那么将来他们就会是一个真正自负的狭隘的人。

傲慢和偏见会让一个好孩子难以相处,失去理性。

要停止自欺欺人首先要停止自我辩护

俄国作家迦尔洵说:“人世间最恶劣的谎言是自己欺骗自己。”

要孩子停止自我辩护首先要认识自己,再打破习惯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自我辩护是一种自我保护,但是孩子自己并不知情,家长在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时候可以试着用代替对方的角度来开解。我们可以先抛出自己的一个自欺欺人的事情让孩子感受到大人也会这么想。

举个例子,婷婷的妈妈这么和婷婷说:“婷婷,妈妈昨天煮饭的时候忘记按开关了你记得吗?”

“妈妈以为是开关接触不良,一直觉得自己没忘记按开关,所以一定是开关接触不良,那天你和爸爸为了等饭都饿了很久,妈妈很内疚。后来我才想起来,那天的开关没有坏,我确实是忘了,但是为了逃避责任妈妈不敢承认,你有没有觉得妈妈是个不负责任的大人啊?”

婷婷很爱自己的妈妈说,“没有。”

妈妈接着说,“婷婷那你想想自己有没有一样的情况呢?妈妈都说了,现在应该换你说了。”

让孩子自己讲出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等到婷婷愿意说出自己的问题,家长一定要先接受,“妈妈能接受你的失误,婷婷,这只是一次小测验,婷婷只要自己找出问题在哪里就可以再拿到好成绩的,不行的话还有爸爸妈妈做后盾。”

只要孩子愿意反思自己,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就可以算作是打破自己自欺欺人的第一步。

培养孩子接受自己错误的观点

婷婷是很多孩子的缩影,学生时代,我们努力的方向都是成绩,成绩是很多学生获得信心的依靠。很多孩子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看法把自己的错误联席到自己的人格上,这无疑是一种错误联想。我们要教孩子不要把错误当做是自己蠢笨,错误是可以修正的,那么自己也能更加优秀。


能接受自己错误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品质,我们可以训练孩子说,“我这次确实考砸了,但我下次会更好。”

结语

我们要停止自欺欺人的原因不是要打击孩子,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孩子有改正自己错误的勇气,在我的眼里看来,自负的,爱推卸责任的孩子都是可以训练他们正视自己的错误,找出进步的方法。能接受自己错误的孩子都是能进步的好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