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诗人仅用四句诗,描摹出最美的乡村四月,令人心驰神往

 niedesuwu 2020-05-03

01关于四月,听到最多的就是“人间最美四月天”。

四月,春天即将过完,夏天正迫不及待。奔赴一场匆匆而过繁花盛开,转眼又被风吹雨打,唯剩下“梦里花落知多少,一晌贪欢”。

每到四月,必然想起林徽因的那句:“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温暖,是希望,你是那人间四月天……”四月,风情万种,花丛间的燕子都出入成双,光阴似乎已被阳光暖透,满眼生机勃勃,让人不免想要在这春意暖暖的季节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

如果说城市里的钢筋混凝遮挡住了你观望四月的双眼,不妨放下工作,去乡间看看,那里有“绿树青山郭外斜”,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有“牧童归去横牛背”,有“儿童趁风放纸鸢”……

02四月,是忧喜平分的时光。

四月,是忧喜平分的时光,因为它既承载着清明的忧伤,又连接着夏日的热烈。归故乡祭拜祖辈,行走在田间小陇,一不经意就会和春风吹落的桃花撞个满怀。阵阵伴着凉意的细雨夹杂着已褪去狰狞的东风,将一树繁花吹打的容颜凌乱、娇羞无比。雨过天晴,村边的小河变得愈发清丽,远处的山头一片翠绿,一撮粉红,一抹鸭黄,像是被技艺精湛的宫廷秀女绣上的华丽锦绣。

03时光变迁,星月斗转,不变的是春光依然。

几百年前的南宋时期,有一位游士到乡间采风,为自己写诗搜集素材,时值四月,他被眼前的乡间暮春景色所震慑,寥寥几笔就将看到的风物和景色汇集成诗,即《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山野绿油油一片,放眼望去,草木异常茂盛,目之所及,各种绿之色调让人浮躁的心都沉静下来,闭上眼深呼吸可以闻到细雨中泥土和芳草的清香,耳边是杜鹃鸟的鸣叫。山坡在细雨的陪衬下笼罩上了如烟薄雾,恍如仙境。池塘里、溪流里白晃晃的清澈水流倒映着天色,交相辉映,异常可爱。

尽管还下着毛毛细雨,这时段村里早已没了闲逛之人,一年的农忙季节就要来临,他们争分夺秒刚才了蚕桑又返回稻田里插秧。采桑养蚕和耕种稻秧,是关系乡村百姓衣食的两大农事,四月正是忙季,家家户户争春忙种。当然,这里虽然只提到蚕桑和插田两种农事,并不代表农人仅从事这两种,诗人这里化繁为简,以蚕桑和插田总括了农事,借此勾画出四月乡村农家的繁忙景象。

诗人用一个“闲”字侧面烘托出农事之忙,他不直言乡村的繁忙,反其道而行之,改说四月的农村闲人少了,含蓄而不生硬,接着引出“才了蚕桑又插田”。这里,用“才”而不是“采”更加突出农人争分夺秒怕辜负春光之意,无意中有种紧迫感,反衬出乡间此时的生机勃勃。此外,“闲”字还暗示农人并不是一年到头都在忙碌,他们也有休息、闲下来休养生息的时候,符合万物张弛有度的生存规律。

诗人翁卷看似简单的四句,却将乡村四月的各种物色囊括其中:有山有水,有鸟有雨,有树有风,有人有劳作……整首诗语言明快轻松,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完美融合,塑造了四月乡村的鲜明特色,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让人忍不住想要回农村老家看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