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你需要的是条理,不是逻辑

 碧海蓝天kx32di 2020-05-03

今天聊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怎样培养自己的逻辑能力

在我们正式开始之前,大家请先思考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需要逻辑?

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如果你能论证清楚为什么需要,说明你已经有了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你可以先不用着急培养逻辑能力。如果你不知道答案,那你还关心这问题干嘛呢?

如果这个问题你还不过瘾,那我再出一个逻辑思考题:如果逻辑学研究的全是上一个问题这种非常纠结而无聊的问题,你觉得你真正需要的还是逻辑能力吗?

就我个人观察,绝大多数人被逻辑能力困扰,都是来源于别人的反馈。比如同事说你阐述问题没逻辑,老板说你汇报工作没逻辑,很多直男说女人吵架时候没逻辑。

这种反馈会给人造成一种误区:我是因为没逻辑所以造成了沟通困扰。

但是在我看来,遇到这类情况,你最缺的并不是逻辑,而是条理。我来解释一下这里面有什么区别。

通常来说,人与人之间讨论、沟通问题的框架大体上可以分成下面三类:

① 讨论最理想的情况应该是什么样,并由此推论出我们为了实现最理想的情况应该做些什么(注意关键词:最、应该)

② 目前的整体情况是什么样,在现有基础上有无可行办法进行改进,现状存在的具体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注意关键词:具体问题、解决办法)

③ 先搁置各种「应该」如何,我们假设现状就这样了,无可改变,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怎样让自己过得更好。(注意关键词:现状、怎样)

举一个例子:

前不久很朋友讨论了一个问题:疫情之下很多实体店深受冲击,尤其是实体书店,更是元气大伤。而且餐馆、商场可能在疫情过后会有一段报复性消费潮,慢慢可以恢复。但是实体书店估计几年内都很难转好了,尤其是那种卖学术、艺术书的文艺书店。那么在这种行情之下,小众文艺实体书店,应该怎样生存?

接下来我默默观察了一下这些人的讨论,我发现刚好对应前面三种框架:

坚持框架①这一派 :这些小众的理论、文艺书应该像茅台酒一样抢手,至少应该像二锅头一样传遍千家万户,如果这样,这些实体店不就活下来了么?

但是为什么现在没做到呢?因为管的太严问题(万能无敌的制度论)、国民阅读能力太低(万能无敌的素质论、国民性问题)。

还有一部分人选择用框架② 来分析:这种让出版社赔钱的小众好书,目前比较适合国营出版社来出,因为他们不单纯以销量为唯一KPI,出好书也能提升他们的业绩。以此类推,那种卖小众书籍的书店,如果转为国营,反倒可以生存。

当这一派的结论出现之后,他们和①框架那一派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因为按照①框架的结论,这个问题治标不治本,而且完全是和理想状况背道而驰:你怎么能靠国企来生产好书?这不是以毒攻毒么?

当然只有极少数人选择了用框架③来分析问题:他们强调说,我们自己尽量别写这种小众的书,更别开这种实体书店。

大家注意到了么?

三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框架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那这三种框架到底哪种说得对呢?

先说框架①。

框架①是非常纯粹的逻辑推导(就是很多人特别想要的那种「有逻辑」的「逻辑」)。

逻辑推导一般是学者在讨论非常严肃问题时候常用的方法。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甚至把这种方法加以提炼,形成了一套方法论:

首先,我们要把最理想的状况找出来。比如说一个国家最理想的状况应该是「天下无处不平均,无人不饱暖」。

然后,我们再找出来这个理想类型的反面,最差最恶的那种情况。那就是天下到处不平均,到处不保暖呗。

第三步,我们看看自己处在什么阶段。就好比说,最理想状况是无穷大,最差最恶的情况是无穷小,我们自己处在什么位置上不就一目了然么?我们接下来直奔无穷大而去不就对了么?

这是学者抽象思考问题的方法,它最重要的作用是赢得一场辩论,尤其是公共辩论,往往都是①框架大获全胜。

为什么呢?因为①看起来非常深刻,因为它研究的是根本问题。而且那是个抽象的逻辑推理,它不是现实,纸上的逻辑是环环相扣的,它无懈可击,你还找不到这套逻辑的弱点。

但是回过头来,用框架①思考问题有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它既得不出有效的知识,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源就在于它只是逻辑推理,并不是现实。

举一个例子:目前世面上我们能看到的最严肃的学术书籍,尤其是那种推崇全盘市场化,批判国企效率低下的学术名著偏偏都是国营出版社出版的。被这类书籍推崇的民营出版机构往往不愿意出这种不赚钱的理论书籍。

那你说:到底是这些学术名著的理论错了呢?还是出版社错了呢?逻辑和现实产生了扭曲。完美的逻辑推理被现实完美地打脸

再举一个例子:很多经济学家,甚至诺贝尔奖得主炒股亏得一塌糊涂。包括大数学家牛顿,在南海泡沫期间被高位套牢,斩仓而出。

很多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以牛顿和诺奖得主的数学水平,怎么也不可能亏钱呀?

这就是现实的特点:它是杂乱无章,没有规律的。逻辑推理首先得控制变量:「排除其他情况,只剩A与B两个变量的情况下,我们能推论出,只要A,就能B」。

但是现实没办法控制变量,多种元素混搭,彼此干扰,往往就会狠狠打理论的脸。

电影《林肯》里林肯总统说过一句名言:我们都需要指南针,但是指南针只能告诉你南方在哪,它不会告诉你走向南方的时候会遇到沼泽、沙漠和瀑布。

指南针就好比那种最理想的状况,我们看得见最理想,却未必走得过去。

那我们回过头来说:三种思维框架,哪一个更能让我们学到有效知识呢?是②。

因为有效知识的用途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跟人辩论。

这种框架不关心「应该」、「最理想状况」这类问题,他们只关心「效率」、「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于「效率」和「问题解决」的知识是经济学、管理学,这些实用学科的主要思维方式。这类知识虽然未必能让你知道明天该干嘛,但是它可以帮你深刻地理解现实世界的生存规律。

那我们再继续。说说框架③。

这种思维框架既不关心理想状况,也不关心宏观状况,它只关心如何决策和做选择。就像我们走在一个迷宫里,你既看不到终点在哪,也看不到迷宫的整体框架,你只能判断下一个路口该怎么走。

说白了,这类知识是告诉你「明天该干什么」的知识。而反倒是这种知识,能让我们得到真实的益处。古人所说的「智慧」,往往也是这方面的知识。

这类知识关注点首先是尽可能如实地描述发生了什么,然后在各个独立的元素之间做对比,最后找到自己认为最优的道路。

举一个例子,律政剧里的律师抗辩桥段大家应该不陌生。

我们通常都会认为,这个社会上最需要逻辑的职业就是律师,因为逻辑阐述不清,案子肯定就输了。

但其实绝大多数律师在抗辩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并不在于「应该如何」,而是有条理地呈现现实,并让法官相信他所呈现的现实。

去年有个血亲复仇的案子,尽管律师慷慨陈词,但是却遭到了很多法律界人士的批评。原因是他慷慨陈词的内容都是关于「法律应该如何如何」,而不是这个案件本身。「法律应该如何」这是立法者思考的事情,并不是律师的本职,律师应该用证据说话,把证据拼凑成一个更让人能够相信的故事。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被指责的没逻辑,恰恰是缺少这种梳理事实的条理能力。

过去几年,我基本很少跟人聊①,甚至很瞧不起喜欢高谈阔论①的人。我在课程里给大家讲的基本都是③,偶尔聊②。

如果大家想要训练梳理事实的能力,我建议大家可以再复习一下两个传记课。

再介绍一个方法:大家听完一个人的传记之后,自己试着复述一遍,然后再放一遍我讲的内容,看看自己遗漏了什么地方。

我相信,重复操作了十多个人的传记之后,你肯定拥有了梳理事实的条理能力。


「预告」:新年第一聊,想跟大家探讨下「小而美生意经」的话题,周五(2.28)晚上七点,欢迎大家奔走相告。扫描下方二维码,就可以进入直播间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