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心灵说话——你真的会娴熟地运用心理描写吗?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20-05-03

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法国作家雨果

让心灵说话——你真的会娴熟地运用心理描写吗?

所谓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情感活动进行描写。心理描写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划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思想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等。

我们应把心理描写理解成“心理活动描写”,也就是说,有具体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才叫做心理描写,描写的特点就是具体;而有些一句话写心情的句子,不是心理描写,比如“我紧张极了”“我非常激动”,这不算是心理描写,只是在用叙述的方式写心理。那怎样才算是心理描写呢?

一 、运用修辞手法使抽象的心理形象化。借助比喻、 类比、 夸张等修辞手法将看不见、 摸不着的心理感受描摹得具体可感、 形象生动。如成语中的“心如刀绞、心急如焚、 心乱如麻、心花怒放、心潮澎湃、归心似箭 ……”

范文示例:

1、中鸿渐以为是聘书,心跳得要冲出胸膛。(激动)

2他想这请客日子拣得不安全,恨不得用吸墨水纸压干空中淡淡的水云。(心急)

3“范小姐正要问辛楣什么笑话,吓得这问题和着鸡汤一起被咽下了肚”(惊吓)----《围城》

4心里像拧干的衣服,不留半点水分或掏空似的。(空虚)

---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5很像一个人想睡觉的时候去揭开床毯,可脑子里却担心那底下会有一条响尾蛇似的。(提心吊胆)

6即将爆炸的汽油桶(烦乱)

7鸿渐只知唐小姐在说自己,没心思来领会她话里的意思,好比头脑里蒙上一层油纸,她的话雨点似的渗不进(心事重重) -------《围城》

8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肺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有一个毛孔不畅快。(畅快)

---《明湖居听书》

9、被老师读作文的时候,心情像一颗怪味豆。最初当然是甜的了,哪个学生不愿意受到老师的夸奖?可慢慢的,咸味和涩味就涌上心头。首先是我觉得自己写得很不好,应该写得更好一些。特别是老师那些表扬的话,仿佛椅子上堆满了图钉,叫人不敢坐踏实。

---------毕淑敏《被老师读作文的时候》

(赏析:这段文字描写被老师读作文时“我”的感觉:心情像一颗怪味豆,最初甜,慢慢的,威味、涩味就涌上心头, 写出自己被老师念作文时心里的不安,使用比喻手法:老师表扬的话,“仿佛椅子上堆满了图钉”,叫人不敢坐踏实。运用夸张手法将心理状态描写得意趣横生,表现了表扬带给自己的不安。表现了被老师读作文时又喜欢又尴尬的心情。)

10、吹天灯,坐在乡村的土炕上,我被厚重的黑夜围绕,一种难以言说的声音笼罩了我,它使我的灵魄溢出了躯体,试图冲破这恐惧的包围;这种声音越来越近的袭击我,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了,我仿佛处于世界的边缘,我的生命在这室息人的气息里流逝…什么使我恐惧?什么正使我改变?黑夜把我和一种神秘的东西连在一起,我是谁,谁又是我?

------老遇《少年》

(赏析:本段文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一种恐惧的情绪。在黑夜厚重的笔軍下,我感觉“灵魂溢出了躯体”、“仿佛处于世界的边缘”、“生命在这窒息人的气息里流逝”,通过一连串的心理刻画,表现出主人公面对外在无形的压力表现出的恐惧。)

二、直接的心理描写

1、直接的心理描写,就是把人物想到的内容直接展示出来,这是心理描写的最主要的方式。包括: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等

内心独白

这是最为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有的句子中含有“想”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想”字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前,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后。“想”字后有的用“逗号”,有的用“冒号”等做标示。想到的内容有的不加引号,有的加引号。让人物与读者直接交流,仿佛面对面地谈话,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完整和丰满,也使人物形象更真切。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应加上“想”、“心说”等提示语。

范文示例:

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

(赏析:以上的心理描写就属于直接描写式,它非常恰当的将陈奂生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小农经济的心理描写了出来。)

范文示例:

风,突然刮得更大了,雨点更密集地向地面斜飞下来。

“哎哟!”她骄矜地站在边上,与众人保持一段距离的她,惊慌地离开立足之处,躲到一位老人身后。老人稳稳地站着,将几本书拎在身后,以免淋湿,自已不动声色地挡住风雨。

她放心地想开了自己:头发是刚在理发店做的,今年标准流行发式,绝对不能淋湿;再就是长筒丝袜和高跟皮凉鞋幸好都没湿,柔姿纱连衣裙也许有些水点,但无关紧要。剩下的事,就是等雨停了再走。

夜色随时间的流逝而加深,汽车过了一辆又一辆,屋檐下,渐渐增多的人静得没有一点儿声音,似乎都很有信心地等待风雨停止。

--------路翔《宽宽的屋檐》

(赏析:这段文字描写姑娘在屋檐下避雨时的心理活动,着力描写姑娘对自己外表的关心:头发是刚做的流行发式,绝对不能淋湿;长统丝袜、高跟凉鞋,分一幸好都没湿……通过对姑娘心理的描写,为后面姑娘的尴尬和老人的帮助做了铺垫。)

(方法导引:如何描写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通常可以用直接叙述的方法来反映,比如:1她想,头发……绝对不能淋湿;2我想,难道是地址记错了?3老人想,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4小猫纳闷,这块玻璃里的小猫怎么跟我差不多呢……)

抒情独白法即是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

范文示例:

(前文写父亲为自己而卖血)父亲,女儿榨干了你身上的汗水,还要吸干你身上的血液,这一切都仅仅是为了满足女儿那膨胀的虚荣心和毫无意义的自尊,我那可亲、可恨、可怕的连衣裙的每一根纤维里竟透着父亲的鲜血,血在一滴一滴落下,我的心也因此而流血。

父亲见我流泪,也伤心起来,虽然他还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因为他是不会想到女儿用他的鲜血去换取一条连衣裙,去换取可怜的无谓自尊的 ,“苦就苦点儿吧,罪是人受的。”父亲安慰着我。

--------马贞梅《梦碎华衣》

(赏析:这段内心独白的文字着力描写“我”听到父亲卖血给“我”寄钱时的自责:女儿“榨干”了父亲身上的汗水,还要“吸干”他身上的血液,连衣裙的每一根纤维里竟透着父亲的鲜血,一滴滴落下……用语朴实却力透纸背,表现了作者深深的自责。做错了事,都会有一种自我谴责。这种心理描写带有强烈的抒情性。)

(方法导引:如何描写自责。描写自责心理,可以以自言自语的方法来写,也可以径直采用心理描写的方式。比如打球时撞伤同学后责怪自己太自私;不小心弄坏了家里的电器时想像父母的责备等。)

范文示例:

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粮食,舍不得丢,——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粮两空。怎么办呢?……这时,洪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抖了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业更要紧!也许我能替了孩子,可孩子替不了我呀!……”

-------王愿坚的《粮食的故事》

(赏析:这个文段,心理描写非常成功。作者用抒情的笔法,写“我”与儿子洪七给山上的红军送粮,在途中遇到了敌人。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是牺牲儿子保护粮食,还是保护儿子?“我”的内心斗争非常激烈,心情极度矛盾、复杂。最后, “我”毅然牺牲了儿子, 使“我”的崇高品质得到了最好的表现。)

范文示例: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都德的《最后一课》

( 赏析:一个失去了自己国土的儿童——小弗朗士的内心独白通过最后一堂课对小弗郎士严肃而深刻的教育,使他思想受到极大震动,当他知道这是“最后一课”之后,内心悔恨万分,开始觉醒并逐渐成熟起来。心理描写具体细腻,形象可感。)

范文示例:

我想这样活下来的一位母亲应该是更值得敬爱的母亲,当初她战胜了死亡活下来的念头也许就只为了小小的女儿。女儿是超过了她自己比她自己更重要的生命。她带着永不能消失的丑陋的伤疤,她心灵的疤痕也许比我看到的更沉重。她无数次地轻生过。但她最终走到了众人面前,走到了她的重新的生活里,一个美丽的女儿正在她的倾爱里一天天长大。她会继续面对着生活的压力和众人的目光,她比一般母亲更艰难地生存着她爱着孩子,为着孩子,而不再有她自己。她从前的照片会很美丽的。很多年前,她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女人

-----蔚红《有疤痕的女人》

(赏析:本段文字采用内心独白,对疤痕女的复杂心理进行了合理的推测。她求生的目的完全出于母爱,心中有着沉重的压力,如今重新站起来,完全是为了女儿。想像的使用使文章充满情感的力量,在对疤痕女深表同情的同时,不由自主对崇高的母爱产生敬意。)

幻觉描写

幻觉能折射出人物的心愿或思想感情。人在特定的状态下,耳边或眼前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音,而这些往往是自己最想或最怕听到和看到的,如将这些内容详细准确地描绘出来,就是当时人物内心的最好写照。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概括地简略地虚构幻觉。这种情况,虚构幻觉的内容极为有限,文字精练到最大限度,往往只有一两句话完成,内容也只拣主要的重点的来说。这种方法运用最为方便,有时还有一定的标志。

范文示例: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赏析:这里显现的是作者父亲的“背影”,它助写了作者此时对父亲十分思念牵挂的心理状态,很有感染力。)

范文示例: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赏析:这是《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鲁迅先生通过心理幻觉,描绘当时自己对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具体地详尽地虚构幻觉。这种情况,描写要具体,内容要详实,有一定的情节,有较为明显的场面,有较强的综合性,犹如影视中的画外之画,音外之音,引导人们向幻觉看去听去,但在作用上,它又是一种心理描写,借以折射出人物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愿望顾虑等。这种方法,涉及文字要相对增加,一般一两句话难以完成,少则一个段落,多则几个段落,展示的心理也最为充分,优势是十分显著的。

范文示例: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也会对她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暖和暖和手吗?她抽出了一根火柴。哧!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装着闪亮的铜脚铜捏手的大火炉前面。火炉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她觉得多么舒服啊!但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把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只拿着一根烧过了的火柴,坐在那儿。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就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从那儿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碗,填满了苹果和葡萄干的烤鹅正冒着热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又灭了,面前没有别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女孩》

(赏析:这些幻觉描写,很好的刻画出小女孩天真、单纯和对温饱渴求的心理。同时,又深刻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和黑暗。)

范文示例:

这天,我割了一阵茶叶棵,觉得浑身又酸又疼,索性扔下镰刀,仰面躺在草地一动不动地凝视着蓝天上的白云。

望着望着,白云忽然闪出光来,渐渐地化作一片美丽的茶叶棵,那胭脂色的枝梗,碧绿的叶片,粉红色的小花,一簇连着一簇,犹如绚丽的霞彩望不到边际……我一个鲤鱼打挺从地上跳起来。

啊!一脚正趟在镰刀上,脚面立时被割开个大口子,鲜红的血涌了出来。我只得用手紧紧地按住伤口,直到血自己止住……

(赏析:这段文字集中描写了作者的幻觉:白云忽然“闪出光来”,“化作一片美丽的茶叶棵”,有着“胭脂色的枝梗,碧绿的叶片,粉红色的小花……”写出了作者在身心极度疲劳时的疲惫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方法导引:如何描写幻觉。幻觉是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一般出现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发生异常时。这个时候,人常常会以无作有,以少为多,面对实际并不存在的事采取突然行动,导致意外的后果。在写作中描写幻觉是描写人心理的手段之一,它常常能强烈体现出人物对某一事物的关注。)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明确幻觉与梦境的区别,因为它们有共同之点,都是虚构的产物,因而容易混淆,要根据自己作品所写人物和情节的特点,来确定所用的虚构方式。二是所写幻觉内容,要与文章心理描写的发展方向和感情基调一致,而且,它应是这种心理状态发展的最丰富最感人的地方,要么不用幻觉,要么就用好幻想,不可当作好新猎奇的点缀物。

转换角度,以梦展示

转换角度,以梦展示,就是改变人们常用的心理描写方法,通过梦境的形式来展示其心理活动的情况。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不真切的,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但它可以折射出人们的思想和品德,起到与心理描写同样的作用。因为是写梦,是以梦来进行心理刻画,因而不仅运用起来比较自由,而且还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可见,这种心理描写,改变了传统习惯的心理展示方法,以虚写实,也省去了一些心理描写的专用术语,体现心理标志也有所淡化,但我们必须明确,写梦就是在写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描写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就梦境的情况来看,不外乎如下两种:

一是比较完整地写梦境。这种情况,就是在文中的某些段落,有头有尾地来写一个梦境,不包括一篇文章只写一个梦境的情况。梦境之前或之后,往往有与梦境相关的过渡文字,或者有一定的心理描写,再通过梦境,将这种心理展示得更充分,更细腻,给人印象更深刻,更具有艺术魅力。例如,这篇散文,就比较完整地写了作者少年时期的一个梦境:

范文示例:

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

-----------魏巍《我的老师》

(赏析:这段文字,就写了“我”的一个夏夜之梦。先写铺席子睡熟的情形,然后写入梦,梦中寻找老师的情景,最后是被母亲叫住,“我才醒了”。在这段文字之前,有这么一句:“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之后又有这么一句:“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这两句中间加了这么一个梦境,无疑都是心理描写,而梦境的完整展示,就更增加了作者想念蔡老师的程度,丰富了心理描写的内容,充分表达了师生情谊的深厚和真挚,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二是比较简略地写梦境。这种情况,所写的梦境不完整,有的只是点到为止,或者把梦的内容概括地叙述一下,让读者知道是在写梦,在以梦描写心理状态。它不涉及梦的全过程,也没有什么情节,只将梦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对梦之外的心理描写起补充、强化或充实的作用。例如,这篇散文,在结尾就写了一个梦境:

范文示例:

昨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荔枝蜜》

(赏析:这句话独立成段,点出了梦的主要内容,即“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并没有具体描写梦的经过情景。这个“梦”,就是作者心理的展示和思想品德的折射,不仅在结构上呼应了篇首,而且在内容上也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即要像蜜蜂一样辛勤酿造,同广大劳动人民一道去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生活,从而补充了上文心理描写的不足,增加了艺术效果。)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梦境不能写得过长,文字宜简洁,以免冲淡主题。二是梦境的嵌入要自然贴切和谐,过渡要顺畅,内容要合群,不能有硬捏的痕迹。

三、直接的心理描写能让许多原本很小的素材变得复杂和有意义,通过回忆、追叙、对未来的想象、对自己灵魂的剖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化文章的主题,使简单的一件事,细微的一点感受变得能撑起一篇作文。

范文示例:

老师,你没有迟到 马超

上课铃响了,教室里静了下来。只听见翻动书本的“沙沙”声。可班主任王老师却一反常态,没有准时出现在教室里。同学们面面相觑:王老师可从来都是踏着铃声走进教室的呀!

王老师,您今天是怎么了?您不是已经告诉我们,市领导今天来咱们班听课的嘛!

咦,是不是您还埋头在我们刚交的作业中,没听到铃声呢?不会的,我们用压岁钱买的小闹钟还摆在您的办公桌上,您说它会时时提醒您准时上课的

(教室里静得可怕,偶尔听见扭动椅子时发出的“吱吱”声。我循声一望:市领导已合上了听课本,把钢笔插进了上衣口袋,显出无可奈何的样子;校长也在轻声叹着气;教导主任脸上已出现了怒色;老师们左顾右盼,坐立不安……)

难挨,多么难挨的两分钟啊!时间,你为什么走得这么快,你就不能等一等我们的王老师吗?

噢,对了,进来您的心脏不太好,是不是可恨的病魔又缠住了您?您可得好好休息呀!——也不可能!您从未因病误过课。

我想起来了,是因为您那三岁的儿子——兵兵吧?调皮的兵兵前天扭伤了脚,脚面肿得像馒头。此时,您是陪他在医院里,还是正飞快地赶往学校呢?——这更不可能!您说过,老师因私事误课是犯罪!

时间在一秒一秒地飞逝。老师啊,老师!我们多么盼望奇迹出现——此刻您就站在门口,走向讲台……

(终于,我们盼来了熟悉的脚步声,还是那么坚定、沉着、踏实。终于看到了王老师那可爱的身影,还是那朴素的衣裙,还是那齐耳的短发,还是那洋溢着亲切笑容的脸,只是往日那有神的眼睛好像蒙着阴影,略显疲惫。)

(您走上讲台,平静地说:“同学们,非常抱歉,我迟到了两分钟。”停了一会儿,又说:“老师在这两分钟里做了些什么呢?请大家把老师迟到的原因合理想象出来,同桌间互相口述一下。如果我的迟到能启动同学们想象的翅膀,那么,我心甘情愿接受任何批评。”您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五个大字:“合理的想象。”)

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同学们在七嘴八舌地谈着,老师们也在悄悄议论着,市领导和校长一边倾听着,一边小声地嘀咕。不过这时,他们的脸上已经泛出了笑意……

(赏析:这篇作文写出了丰富的具体的心理活动(划线部分),一个为学生无私奉献,教学有方,令学生敬佩的老师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站在面前。可以说,这篇作文的成功,主要就是依赖于精彩的心理描写。)

小作者显然很善于描写,除了心理描写之外,别的描写也使用得不错。比如:括号中的这些描写都出现得恰到好处,写得也质量很高。回看这篇作文,基本上就是由各种描写组成,这也是多数学生优秀作文的共同点。

(方法导引:就像上面这篇作文的故事,外表情节是个很小的事:上课了,领导们来听课,可是老师却迟到了,“我”很紧张。如果不擅于心理描写,这故事可是很难被写入作文,可是这位作者却依靠心理描写把这篇作文写得很精彩,值得借鉴。)

佳作示范:(一)

我想有个家

雨,淅淅沥沥的,依旧在下。

风,呼呼啦啦的,仍然在刮。

天地间,水雾漾漾,一片苍茫。在这泥泞的小路上,依然只我一个人,如同茫茫大海上一叶无舵的扁舟,漫无目的地游荡着。

湿漉漉的我不停地打着冷战。寂寥的旷野,除了这棵杏树,连个避雨的地方也找不到。我该去哪儿呢?

蓦地,一朵小小的花苞,在风的撕扯中,怀着无尽眷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枝头。

我心头不由一颤,忙伸出双手,牢牢捧住了那娇小的身躯。这小小的花蕾,还没来得及绽放生命中的灿烂,就这样过早地凋零了。

默默握着这早谢的生命,我感觉得到,她也紧紧握着我的手,而这相握的手呵,谁能温暖谁?

我们有着同样的悲哀和伤痛呀。

爸爸已彻底不要我啦。

家,已成了一个陌生的概念。家,如同一只渡船,载了我十六个春秋,还没到彼岸,就抛弃了无助的我。此刻,才知道,对那炼狱般的家,我竟也怀着刻骨铭心的依恋。

然而,现在已什么都不可能了,就像这朵花蕾,在枝头的时候,还编织着许多美好的梦,只一刹那就灰飞烟灭了。一切,都只有留给记忆和痛恨。

六年前,那个和今天一样春雨浙浙沥沥的下午,不知为什么,妈妈永远离开了这个家,去了一个至今我也不知道的地方,我清楚地记得妈妈那双愤怒的泪眼。

妈妈没走几天,家中就多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

从那天起,洗衣做饭,忙前忙后全是我的,哪怕是一杯漱口水,那女人也要我端给她,稍有不周,就要罚我白干活一天,且不准吃饭和上学。但只要能上学,我还奢求什么呢?

今天中午,她那五岁的儿子过生日,许多人来庆祝,只我一个人仍和往常一样躲在被窝里默默地啃冷馒头。

热闹是他们的,冷清是我的。宴后,那个我一手带大的男孩,要我再给他当一次马骑,说恐怕以后再骑不上了,因为今天他外公就要带他到很远很远的大城市去。

众人面前,我这个十六岁的女孩无奈地俯下身子,习惯地用手撑着地,可是,驮了他两圈之后,再不能自已,失声痛哭起来,无意把他摔了下来。不料,这下竟闯了通天大祸。

她骂我不给面子,连弟弟一个小小的要求都不能满足,接着,照例和爸一人扯住我一只手,她凶狠地揪着我的头发往门上碰。

客人们怎样也劝不住。

血,溅脏了他们干净的衣服,他们才停手。

他们坚决要我滚,叫我去找我妈去,一切哀求都无济于事。

我好想妈妈,可她在哪儿呢?就这样,我就像一块用破了的抹布被随手扔了出去。

谁敢收留我呢?爸爸权势那么大。

我不知能走到哪儿,也不知该走向哪儿。

花蕾,我惟一的伙伴,你能告诉我吗?

有人说“十六岁的花季只开一次”,而我连一次的机会也不可能了,尽管时下正是春天。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谁家的录音机在远处隐隐约约地响,那听歌的人是否也和我一样,我的家在哪里?

扑棱一声,一只喜鹊飞进了树梢上的巢。

怀着无尽的羡慕,我呆呆地望着。

远处,响起了许多熟悉的呼唤声。我知道,那是许多伯母婶子们在喊他们的孩子吃晚饭的。

有家真好,有妈真好,我酸酸地想。

那质朴的呼唤是怎样的慈爱温暖呵。

期待了许久,依然没人唤我。此时,若有人能唤我一声该多好呀,我一定会扑进她的怀抱,喊她一声“母亲”。那呼唤即使极其微弱,哪怕只有自己能听到。

可能吗?可能吗?……

我的家乡,我的伙伴,我的同学,我的老师,难道我们就此要永别了吗?

风,还在刮;雨,还在下。

湿漉漉的夜色向我逼来了……

惟有那隐隐约约的歌声还在唱着:“我想有个家,我想有个家……”

(赏析:本文通过“我”内心独白坦露心迹,直抒胸臆。开关借助景物来衬托自己的心境:“我心头不由一颤,忙伸出双手,牢牢捧住了那娇小的身躯。这小小的花蕾,还没来得及绽放生命中的灿烂,就这样过早地凋零了。” 自然过渡到写自己身世。本文整篇都是作者的心理活动,叙说着家庭的变故对孩子的折磨,表现了孩子内心的无助和愤然及无可奈何的心理。心理描写真切,红腻,具体。)

名家垂范:(一)

山羊不吃天堂草 曹文轩

你怎么不站出来……

“叮呤!”一阵急促的上课铃声唤回了玩得正起劲的同学,班主任夹着课本,走进了教室。

班主任不声不响地把课本放在讲台上,既没有叫我们起立,也没有准备上课的意思,稍稍沉默了一会儿。我们这些善于“察言观色”的学生早已习惯班主任喜怒哀乐的表情。

怎么,今天又出了什么事呀?我在脑海里闪电般搜寻着,不会是我吧?这几天我们犯什么错误啊?想到这里,那颗激动的心稍稍平静了一点,因为我平时一向是老师“严家看管”的对象。

“教室后面的那个球印是谁扣的?”班主任厉声怒喝。

教室里鸦雀无声,大概连同学的呼吸声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就是因为那个球印,给我们班纪律扣3分,是谁?你该主动承认错误。”

球印?教室后面的球印?我似乎从死一般的沉寂中醒来。那个球印不是陈明印的吗,在场有许多同学看见了。陈明啊陈明,你快站出来主动承认,这样或许就会得到宽恕,要是被揭发,你有好戏看了,快站出来……我不禁瞟了几眼陈明,恰巧碰到了老师严厉的目光,这时班主任是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的。我心里猛然一慌,这已成了条件反射。“慌什么!又不是我干的,真没有出息!”我这样安慰自己,但心里还是难免有一点紧张。快点呀!陈明,快点!要不班主任要赖到我头上了,赶快!

班主任的眼光依然落到了我身上。我越发紧张了,怎么办?告发他吧!我把汗津津的手往桌上放了放,刚想向上举起,猛地又缩了回来。不!我不能这样,我希望他自己站出来。我不能剥夺他的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要告发他的应该是他自己。

站出来呀!该死的陈明!

“老师……”一个怯弱的声音让我长吁一口气,他,终于站出来了!

(赏析: “教室后面的那个球印是谁扣的?”班主任厉声怒喝时,“我”突然心慌起来,因为“我”平时是老师“严家看管”的对象,从而形成条件反射。于是“我”急切地期盼肇事者陈明快站出来主动承认错误,可是他就是不敢站出来。就这样,读者在“我”内心的一声声呼唤中,焦急地期待着陈明挺身而出。读者期待心理的“水位”在不断上涨,最后“一个怯弱的声音”,让“我”,也让读者,终于看到了开闸之后,急流奔腾的壮观场面——“他”终于站出来了。 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细腻的心理描写非常成功, 既刻画“我”忐忑不安的心情,又成功刻画了一个怯弱、知错就改的陈明形象。)

让心灵说话——你真的会娴熟地运用心理描写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