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25日,志愿军第27军80师239团7连奉命在昭阳江南岸麟蹄至自隐里公路旁的390高地上,构筑防御工事阻击美军,掩护大部队向北汉江以北安全转移。 4班长谭炳云接到的命令是率全班扼守昭阳江南岸的字口城以北阵地,打击敌人坦克。 字口城被一条公路贯穿,两侧环绕着无数起伏的山岗,这是敌人必经之路。二排长命令谭炳云:“你带领全班守住山下公路的山口子,不准敌人坦克过去一辆!” 一夜过去了,天要亮了。4架敌机飞来一通狂轰滥炸,随后,美军骑兵第二师两辆重型坦克笨重地顺着公路向山口驶来,发出一阵阵震耳的轰鸣。 谭炳云伏在工事里,手里紧握手雷,两眼直盯着前进的坦克。 30米、20米、10米……坦克越来越近了。第一辆坦克的炮塔上,一个美军士兵露出半截身子,扶着重机枪正向前方瞭望。 当坦克正好驶过谭炳云的工事旁边时,他迅猛地从工事里爬出来,一颗手雷飞向坦克炮塔顶上。“轰!”手雷爆炸了,坦克被震得跳了一下,公路上烟雾弥漫,谭炳云迅速翻上公路。 他想爬上坦克,但从烟雾中仔细一看,坦克还在蠕动。他追上去,照准坦克尾部掷出了第二颗手雷,他还没有来得及卧倒就是一声巨响,坦克起火了,谭炳云觉得像有人重重地推了他一把一样,栽倒在公路下的小沟里。 他爬起来,用手一摸,脸上粘糊糊的,血流满面。张振友一看班长负了伤,急忙跑过来给他包扎,一条绷带还没缠好,第二辆坦克打着炮,驶到了附近。 谭炳云一手推开张振友:“快,打第二辆!” 他摇摇晃晃地奔上公路,沿着路边小沟,向迎面冲来的坦克奔去,朝着炮塔投出了第3颗手雷。眼前闪起一片巨大烟火,马达嘶叫一声,坦克停下来了,但发功机还在隆隆地响着,炮手还在射击。 谭炳云决定自己吸引敌人火力,让张振友把最后一颗手雷打上去。他俯卧在公路上,端起冲锋枪,对准敌人机枪射孔就是一梭子。 敌人像发现了秘密一样,转动炮塔向他射击。他向张振友摆摆手,张振友迅速绕到坦克后面,将手雷投向坦克。 在张振友手雷爆炸的同时,谭炳云瞄准了刚从坦克顶上露出半截身子的敌机枪射手,一枪就把他打死在坦克上,随后炸毁了这辆坦克。 跟在后面不远的美军第三辆坦克调头逃跑了。 这时,向390高地进攻的美军也遭到志愿军7连的顽强抗击。突然,谭炳云发现从北边疾驶过来4辆汽车,他沉着地趴在公路边上,对准汽车驾驶室打了一梭子子弹,两个驾驶员应声栽倒,汽车撞到路边停了下来。 紧接着他又朝汽车发动机打了一梭子,汽车着火了,公路全被打坏的坦克、汽车堵塞,其余3辆汽车见状吓得调头逃走。 谭炳云估计敌人不会甘心失败,趁机到了排长阵地上,报告了打坦克的情况,又要来了3颗手雷。 “为什么一颗手雷不能打坏一辆坦克呢?”他决心找出原因。 在敌人炮火的轰击下,谭炳云跑到被打坏的坦克跟前,一辆一辆仔细观察,把每一个门,每一个射孔都打开来看,终于找到了坦克的弱点。 他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你们再来吧!再来我就一颗手雷报销你一辆!” 晌午时分,太阳挂在了头顶,天气炎热。敌机更加疯狂地向谭炳云坚守的山口轰炸,炸得烟雾腾腾,显然敌人急于打开这条通道。 谭炳云知道,如果继续在这里坚守,很可能遭到伤亡。于是,他决定转移阵地,他带着张振友沿公路向前爬行了几十米,公路旁一个小土墩成了他们的新阵地。这里一边是石崖,一边是陡壁,壁上有一丛厚实的野葡萄蔓。 果然,敌机轰炸了一阵后,6辆坦克又沿着公路驶来了。敌人接受了上次的教训,坦克与坦克之间距离保持十几米,边前进,边打炮。 谭炳云紧握手雷,隐蔽在土墩后面,从树蔓的缝隙中注视着敌人的坦克。 第一辆坦克慢慢地爬行着,当它爬过了小土墩,转到了谭炳云前面时,他扒开葡萄蔓,一跃而起,几步跳上公路,对准坦克致命弱点发动机部位,狠狠地把手雷投了过去,他自己则一翻身滚下了公路。 坦克随着手雷爆炸声,燃起了大火。4个美军士兵爬出坦克,到处乱窜,谭炳友班的机枪组迎着敌人射击,企图逃窜的敌人,除一名侥幸逃脱外,余均被击毙。 坦克在公路上燃烧,装满了美军和弹药的汽车不敢再向前开进。扼守在公路两侧山上志愿军用轻重火器,如暴风雨般地压向公路。敌人混乱了,丢下被击坏的3辆坦克和汽车,还有公路上被打死的敌兵,狼狈地逃了回去。 当美2师被阻击的时候,在汉江南岸作战的我军官兵,从从容容地横渡了北汉江,挫败了敌人的“闪击”美梦! 在这次战斗中,谭炳云一个人,一杆枪,几颗手雷,竟连续击毁敌人三辆坦克和一辆汽车,将公路堵塞,以一人之力拖住妄图北犯的美军骑兵第二师长达8个小时之久,为大部队部署防御和转移人员物资争取了宝贵时间。这位一人拖住美军一个师的战士,从此成为志愿军的传奇一兵。 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谭炳云“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记特等功,荣获友邦颁发的“共和国战士荣誉一级勋章”,后被选为志愿军归国团代表参加国庆节观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