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玉洁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心悸的经验

 依兰第三 2020-05-04

刘玉洁主任医师为华北煤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科———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20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医30年来,长期致力于心系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诊疗特色,尤善用经方治疗心悸。笔者有幸侍诊,获益匪浅,现将老师运用经方治疗心悸的方法总结如下。


1 温养心脾法


适用于心脾两虚,心血不足型心悸。证见:心悸而有空虚感,失眠多梦,面色不华,倦怠乏力,唇甲色淡,舌淡,脉细数。方用小建中汤化裁。本方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云:“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伤寒论》120条云:“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心中悸而烦是本症的特点,然悸与烦证,又有虚实之分,本证即非水气凌心之心悸,亦非热扰胸膈之烦,更不是少阳胆火炽盛之烦悸证,此乃里虚邪扰,气血不足,心无所主则悸,神志不宁则烦。正如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所说:“伤寒二三日,邪气在表,本当传里之时,心中悸而烦,是非邪气搏所致。心悸者,气虚也;烦者,血虚也。以气血内虚,与小建中汤先建其里。”因心主血,脾生血,脾气虚损,化源不足,心失所养则心悸而发。因此抓病机根据病机用药,心脾同治,先建其中,使化源充足,心有所主,心神得养而心悸自除。


2 温通心肾法


适用于大病久病之后,阳气虚衰,不能温煦心脉,或胸阳不振,气机痹阻所致之心悸惕动。证见:心中空虚,惕惕而动,面色苍白,胸闷气短,胸痛彻背,形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沉细,结代。方用桂枝甘草汤和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301条亦云:“少


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心下悸,欲得按是本证的主要表现。说明心阳损伤,心脏失去阳气的卫护,则空虚无主,故见心中悸动不安,欲得按者,乃里虚欲求外护,故其人叉手自冒心,以安心悸。脉沉细不仅心阳已虚,而肾阳亦不足,因此在治疗上,仅温通心阳,恐其药力不足,因肾为元气之根,内寄元阴元阳,故而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温肾助阳以治其根。本证用此方的目的在于抓主证结合病机用方。主证乃“心下悸欲得按”,病机为心肾阳虚,因此治疗上心肾同治,用桂枝甘草汤,取桂枝辛甘性温,入心而助阳,甘草甘温,甘缓补中益气,二药相配,辛甘相合,阳气乃生,心阳得复而悸动可止。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方中重用附子既温少阴之虚,又防亡阳之变。


3 温化水饮法


适用于素体阳虚或汗吐下误伤心阳,致心阳不振,心失温养,或阳虚水失蒸化,上凌于心均可致心悸。证见:心悸而有空虚感,每因劳累或受凉后加重,伴眩晕,胸脘满闷,恶心泛涎,四末不温,小便不利,下肢水肿,舌体胖淡,苔水滑。方用真武汤和苓桂术甘汤。《伤寒论》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316条亦云:“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67条云:“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本证乃因心肾阳虚,阳虚则不能制水,寒水之邪得以上乘,水气凌心则发心悸。本法抓主证根据病机用药。主证为心下悸,其病机为肾阳虚,因此用真武汤温阳利水,但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运不健,水湿不化,单纯温肾,则难绝生水之源。因此,脾肾同治,使肾阳充足,脾以健运,水饮得化,心悸自除而诸症自愈。


4 滋阴益气法


适用于气阴两虚的心悸,凡热病后期,气阴两伤,或久病体虚,气阴亏虚,均可使心失所养而发为心悸。证见心悸而烦,有空虚感,每因劳累后加重,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口干咽干,胸闷,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弱。方用炙甘草汤。《伤寒论》条“伤寒脉结代,心动


炙甘草汤主之。”心动悸,脉结代是本证的特征。心血不足,心阳不振是本病的病机。心主血脉,赖阴阳气血来濡养。若心之阴阳气血俱虚,而心失所养,则心悸动不安,若气血虚衰,运行无力,脉道不充,则脉结代。根据抓主证结合病机用药的规律,用炙甘草汤滋养心脾气血而复脉,心脾同治,方中辛温助阳与甘寒养阴之品相配,阳生阴长,阴阳并补,滋阴养血,通阳复脉,而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其脉得复,而心悸自安。


5 滋阴降火法


适用于阴虚火旺型心悸。凡热病伤阴,或房室不节,均可使肾阴损耗,水不制火,虚火扰动心神而致心悸。证见:心悸而烦,夜间尤甚,夜寐不安,五心烦热,腰酸耳鸣,盗汗自汗,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方用黄连阿胶汤和酸枣仁汤主之。《伤寒论》303条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本方之病机是肾水素亏,邪从热化,肾水不足,心火亢盛,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则心烦不得卧。《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并治第六》17条亦云:“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本条论述了肝阴不足的虚劳不寐证治。主证虽然不是心悸,但其病机是肝阴不足,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肾阴不足,肝阴亦虚,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上扰心神,故发心悸。正如《石室秘录》说:“心悸非心动也,乃肝血不能养心也。”因此,根据病机用方,肝肾同治,滋肝肾之阴而清心火,敛阴安神以和阴阳。正如徐灵胎云:“芩连以直折心火,佐芍药以收敛神明,非得气血之属交合心肾,苦寒之味,安能使水火升降,阴火终不归则少阴之热不除,鸡子黄入通于心,滋离宫之火,黑驴皮入通于肾,益坎宫之精,与阿井水相融成胶,配合作煎,是降火归原之剂,为心虚火不降之专方。”


6 疏肝定悸法


本法适用于气机郁滞,阻滞心脉,心阳不畅之心悸。


证见:心悸而烦,每遇情志不遂则加重,伴两胁胀痛,善叹息,苔薄白,脉弦或结代。方用四逆散加味。《伤寒论》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从条文中可以看出,本条的主证是“四逆”,其病机是由于肝胃气滞,气机不畅,阳郁于里,不能通达四末所致。心悸是本条所述之或然证,由于少阴枢机不利,阳气被抑,津液不布,饮邪凌心故心悸而作。因此,抓主症根据病机用药,用四逆散疏肝解郁,透达郁阳。方中柴胡疏条气机以达阳气,枳实行气散结以利脾胃,二药合用以解郁开结疏达阳气。白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利阴和血。正是“治其阳者,必调其阴,理其气者,必调其血”之意。加桂枝温通心阳而治心悸。诸药合用,心肝同治,使气机条达,郁阳得伸,饮邪得化而心悸自止。药味虽少,力专而效宏。


以上是刘老师在治疗心悸时的常用之法,但由于每一种疾病都有自身的规律,在其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中,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且由于患者的体质差异、气候、社会、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同一疾病也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变化,因此临证之时,刘老师十分强调辨证施治,主张谨守病机,因人、因地、因时、因证施治。虽然多用经方,但在具体运用时却很少单纯使用,而是灵活变通,据证化裁,充分体现以不变应万变的治疗思想。刘老师治疗心悸在应用经方的同时,常配以下列药物加减:①养血安神:当归、白芍药、龙眼肉、柏子仁、夜交藤、酸枣仁、仙鹤草;②温阳定悸:桂枝、补骨脂、桑寄生、人参、鹿角霜;③化痰安神:石菖蒲、远志、郁金、天竺黄、苦参、黄连、瓜蒌;④解郁安神:合欢花、茯神、合欢皮、玫瑰花、小麦;⑤化瘀安神:桃仁、红花、苏木、虎杖、万年青、琥珀;⑥重镇安神:灵磁石、紫贝齿、龙齿、生龙骨、生牡蛎、紫石英;⑦清心安神:百合、五味子、莲子心、丹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