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是什么意思,为何如此讲究?

 泛海乘风 2020-05-04

农村是非常注重礼节的,大事小事都有一定的讲究,更别说婚丧嫁娶这种重要场合,这里边送啥、不能送啥都是有一定讲究的,不能乱来,否则就容易闹笑话,下面这句俗语,就是这方面讲究的典型体现,这句俗语,你知道吗?在农村,一直有“寿不送烟,丧不后补”的说法,你知道是啥意思吗?

“寿不送烟”虽然农村很多老人经常烟不离手,但是按照农村的规矩,在给人祝寿的时候,不论多昂贵的烟都不能拿来当礼物,这是主人家的大忌,因为烟和咽同音,在祝寿的时候送烟,经常会让人联想到咽气的意思,对老人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彩头。

“丧不后补”家中有人去世才会办丧事,是一种不幸。亲朋好友一般都会去吊唁,一方面安慰下家属,一方面也算是送送已故之人。不过人难免临时有事,可能没来得及前往吊唁,丧事就已经办完。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不要再去补礼了。

红事是可以后补的,如果结婚的时候因为其他事情错过了,那么随后可以补上,这叫做喜上加喜,主人家也是乐意接受的。但丧事却不可,细细想来也知道,毕竟这是一大伤心事,后补的话又会勾起不好的回忆,因此在农村如果错过了送礼,只能聊表歉意,但是没有补礼的说法的。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人与人的交往注重“来而必往”,于是送礼也成了中华礼仪文化的一种延续,中国历来有送礼的习惯,大小节日,走亲访友都要送礼,既是人际交往的潜规则,也是为了促进彼此的感情,所以这个礼要是送对了,就是锦上添花,要是送不对,还很有可能惹人不快,甚至得罪人。因此我们送礼的时候,一定不能乱送,送之前要注意场合,多想想美好寓意的东西,避免一些中国文化中禁忌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