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素白豆腐

 nizijun 2020-05-04

    作者:胡 玲

  年少时,最不爱吃豆腐。饭桌上有豆腐,我不会下筷子,母亲常念叨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还说豆腐蛋白质含量高有营养,我心里总是充满质疑和不屑的。那时的我总觉得大鱼大肉才是好生活,浓油重酱的菜才食之有味,白菜豆腐之类的,总认为是清贫的象征,嫌弃它过于寡淡,咀嚼无味。那时,我渴望走出这豆腐一样的素调子生活,梦想着像天上的飞鸟一样,能够飞出家,飞向远方,去看外面的浓墨重彩,繁华如锦。

  毕业后,去了南方某大城市,找了份外企文秘工作,繁华的大城市,新鲜的环境,新的朋友,丰盛的美食,让我乐不思蜀,那年,我没有回家过年,春节前夕,父母打来电话叫我回家,我总以火车票不好买或加班等理由婉言推掉。身处喧嚣的快节奏都市,时间一长,新鲜感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工作的压力和身处异乡的漂泊感。第二年冬天,我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小委屈,一气之下辞职了,风尘仆仆赶回了家。

  到家时,已是深夜。母亲接过我手中的行李,说,大冷的天,饿了吧。母亲立即去做饭,他们早已吃了晚饭,橱柜里只剩下两块豆腐,母亲说,太晚了,做个豆腐你凑合吃一顿,明天再给你做好吃的。

  灶火燃起,锅热了,母亲往锅里倒进菜籽油,油沸了,把切好的豆腐块放进去,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加入红油豆瓣酱、剁辣椒、山胡椒等,撒上葱姜蒜,然后加水淹没豆腐,倒些许酱油,大火焖煮一会,让豆腐充分入味后起锅,盛进火锅里。

  母亲做豆腐时,父亲已经把火锅炉子里的炭火生起了。母亲把豆腐火锅端到炉子上。炉子里,木炭烧得火红透亮,跳动的火苗像一朵朵红花绚烂绽放,融融暖意在屋子里荡漾开来,驱走了我身上的寒意。豆腐在炉子上“咕嘟咕嘟”地炖煮着,浓稠鲜亮的汤汁不断翻腾,豆腐浓郁的豆香味,汤汁醇厚的酱香,交织一起,四溢飘散,饥肠辘辘的我忍不住咽口水。父亲给我盛来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我夹起一块冒着热气的豆腐,在嘴边吹了吹,迫不及待放进嘴里,豆腐外焦里嫩,咬一口,细嫩爽滑,入口即化,浓郁的汤汁从豆腐中爆出,暖暖地流入唇齿间,麻辣适宜,齿颊生香。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豆腐这么好吃,原来普通的豆腐也可以变幻成美妙的味道。我由衷地说,还是家里的饭菜好吃。我大快朵颐着,一点也不顾及淑女形象。母亲看着我笑,说,记得你以前最不喜欢吃豆腐了。我说,那是以前,人的口味是会变的。母亲欣慰地说,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的,即使粗茶淡饭也吃得有味道。父亲说,外面再好,也不如家里好。

  也许是父母的话戳中了我的内心,一股暖流过心田,我的眼睛水雾弥漫,几滴热泪悄然落进碗里。我恍然明白,每一个日出或黄昏,如眼前一样与家人相伴,吃着家常的蔬菜果瓜、一饭一粥,每个人的眼角眉梢都溢满笑意,这种质朴的烟火生活最为踏实,也最让人安心、幸福。那晚,我把一锅豆腐吃得精光,碗里的饭也吃了个底朝天。

  从那天开始,我喜欢上了豆腐。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加,思想的丰厚慢慢改变,原本嗤之以鼻的事物,或许会变为自己的心头好。如今,不论是平日里还是过年过节,我的餐桌上少不了一盘豆腐。去外面吃饭,我也会点个豆腐。偶尔一个人在家时,我就做一个豆腐,一盘白菜,清清白白,简简单单,我也能吃得愉悦满足。

  人过中年,尝遍人间美味,看透人情冷暖,最后向往的只是一碟豆腐、一杯清茶的简约禅意和平静安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