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利用五一假期,从电影网上认真看了一遍《野火春风斗古城》的经典电影,截图了里面的部分保定元素,请您欣赏。古城,是对保定的称呼。只是,全国被冠以“古城”称谓的城市还有许多,而保定城墙的俯瞰呈靴型,因此,“靴城”更适合保定的称谓。 
《野火春风斗古城》故事梗概:
1943年,八路军游击队政委杨晓冬潜入靴城保定,在地下交通员金环、银环姐妹的配合下,计划先争取伪团长关敬陶,然后攻城。游击队在一次伏击战中,俘获伪团长关敬陶,又将他放回。关敬陶的被释放归来,引起了日本顾问多田和伪军司令高大成的怀疑。高田让被捕的地下交通员金环与关敬陶对质,金环机智地为关敬陶卸脱了责任,自己英勇就义。之后,杨晓冬的母亲被叛徒高自萍出卖。银环在悲痛而又焦急的情况下不慎在高面前暴露了与杨晓冬的接头地点,杨晓冬也被特务逮捕。高大成想利用母子情得到口供,杨晓冬的母亲为了让儿子坚持斗争,自己坠楼身死。银环在武工队和地下党的配合下,救出了杨晓冬。杨晓冬为完成争取关敬陶的任务,毅然回到靴城。在一次搜查中,关敬陶为杨晓冬解脱了危险。杨晓冬见时机成熟,便与银环亲往关府拜访,申明大义,促使关敬陶率部起义。最后,杨晓冬乘高大成命伪军出城抢粮之机,在武工队的配合下,消灭了前来监督的特务队长兰毛,带领起义的关敬陶上山。在出生人死的斗争中,杨晓冬与银环真诚相爱,他将母亲留给儿媳的红心戒指送给了银环。
 2、剧中表现的是保定城门。说起保定城门,大家普遍对“大西门”“小北门”较为熟悉,对其它门感觉较为陌生。其实,作为城池,保定城有“四大门”和“四小门”,分别是:大东门(东大街对应)、大南门(南大街对应)、大西门(西大街对应)、大北门(北大街对应),小东门、小南门、小西门、小北门。
 3、曾经的大东门位于东大街与长城南大街(原环城东路)交叉口,是从东关外(东郊)方向进入保定城区的主要通道。当年,曾经的保定军校的师生们进出保定城都是从这里经过的。这份1987年10月15日的《玉兰香饭庄开张志喜》的广告,记载了“大东门”的称呼。 4、这是当年梁连起经理的名片,玉连香饭庄的地址是保定市环城东路28号,也就是大东门路西(东大街与环城东路交叉口南侧路西),电话号码是五位数:25791。
5、大慈阁南侧镜头。此条街是穿行楼北街,路东的门口悬挂着日本国旗,门口上写着“味の素(味精的商标名,日本公司的名字)”,条幅上是日寇侵占保定城后的宣传口号:完成大东亚圣战。

6、西大街上。右侧是万宝堂药店,门口左为“杏林”,右为“橘井”。 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据《神仙传》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 ”根据董奉的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后世遂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 相传苏仙公修仙得道仙去之前对母亲说:'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来年果有疾疫,远近悉求其母治疗。皆以得井水及橘叶而治愈。后以'橘井'为良药之典。
7、西大街上。左侧可以看到“牙科”“镶补”以及“明星牙膏”的牌匾。

8、西大街上。左侧偏中可以看到“第一楼”——就是尖顶的这座楼。当年,“第一楼”在西大街上非常出名。

9、西大街上。可以看到路中的人力三轮车,右侧可以看到日本兵在列队东行。

10、西大街上。图中可以看到“光华日用”字样。 
11、西大街上。图中上端可以看到一个矩形另一个为三角形的标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是清真标志吗?  12、这是如今的西大街万宝堂药店。“万宝堂”三字系赵逢明先生题写,不知道当年据称是“李鸿章”书写的牌匾哪里去了?


14、这是长城北大街(原前卫路)上的“万宝堂药店”,该字不是赵逢明先生题写的。不知道这家“万宝堂”和西大街的“万宝堂”是何关系?为何标志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