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已经是大孩子了”,这句“听话咒语”,很多父母都用错

 闲云野鹤qpab3u 2020-05-04

生活中经常听到父母和孩子说,“你已经是大孩子了……”,然后总会迎来孩子各种不屑,谁说我是大孩子,人家还是个小宝宝呢?

父母的谆谆教诲变成了一张白纸,甚至让孩子感到厌烦,其实这是一句“听话咒语”,可惜很多父母都用错。

家长眼中的“大孩子”,其实并不愿意长大

宝妈蓝蓝和我说,她家孩子特别不听话,让他干什么都不去做,存心和她对着干。这让蓝蓝感到很生气,她总是对孩子说“你已经是大孩子了”。

比如说“你已经是大孩子了,要让着弟弟啊,怎么能和小弟弟抢玩具呢?”

“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上幼儿园还要哭鼻子,你看看那些比你小的都不哭了。”

“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当然要自己走路了,怎么能总要妈妈抱呢?”

这些话听起来是否很熟悉呢?很多父母都习惯于用这种句式开头,让孩子去做些什么,或者不做什么,结果引来孩子情绪上强烈的反弹,一点也不买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父母没有很好地分析孩子的心理。家中眼中的“大孩子”,其实并不愿意长大。

分析:孩子为什么很排斥听到这句话?

家长言必提“长大”,随着而来的是指责、支配和比较,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心理,长大一点好处都没有,反而要遇到很多麻烦,要担很多责任。

家长几乎每次开口说这句话的时候,都是在说服教育孩子时搬出来的一套说辞,在孩子心目中,大孩子就意味着责任,再说清楚点,就是要做“讨厌的事”。

比如必须让着弟弟妹妹,必须强装坚强,不能被小孩子给比了去,这么大了再让妈妈抱着是件羞耻的事情等等。家长一开口,孩子都知道说什么,马上跑掉了。

如何让这句话变成“听话咒语”?

这句话很多家长都说过,你一定也和自己的孩子说过,只可惜打开的方式不对。孩子从一个小宝宝长大,要变得更懂事,要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过渡才行。

1)给娃讲讲当“大孩子”的好处

在《不批评才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一书中,提出了“天平理论”,作者以小孩上幼儿园来举例,我们把这件事想象成一个天平。

左边是去幼儿园的好处,有更多的朋友玩,右边是坏处,会想妈妈。如果孩子仍然哭闹,继续在左边加砝码。

和宝宝说幼儿园有很多新奇的玩具,老师还会带领大家做游戏,很多妈妈都不会。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意识到当大孩子的好处,不用说教,孩子就能高高兴兴上学去了。

2)别用这句话来“绑架”孩子

就拿分享这件事来说,如果孩子此前没有过相关经验,或者有过不愉快的体验,那么家长也不要强制分享,分享是应该带来双倍的快乐,强迫会让孩子更反感,更恐惧。

并不是说5岁的孩子就一定会比3岁的孩子更懂得分享,而是和他的教养方式、社交圈子 有关,家长不能仅凭一句“你是大孩子”来强推。

3)孩子做的好,要及时表扬

当老大礼让老二时,妈妈要及时提出表扬,此时再说出那句话,会增强大孩子的自豪感,“你真不愧是大孩子”,表扬要比批评更有力量。

有一天当孩子自己说“我已经是大孩子了,我能做好这件事”,那么证明父母的这句听话咒语真的起作用了。

【糖果妈妈寄语】

“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不该成为一句责备,而是一句表扬,这里面需要一些技巧。

根本原则是:要让孩子意识到长大的担当和“好处”,自觉主动地去做事,而不再用父母耳提面命的唠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