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孩子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算是进入到社会中了,有强势的一方,也会有弱势的一方。 根据研究表明,在幼儿园中,孩子被欺负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了,概率大概在是12%。被欺负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外表瘦弱,性格内向,也有一些事被家长保护过度,有些任性。 点击加载图片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其实和孩子之间起冲突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冲突时两个孩子意见不一,有争吵,有肢体冲突,但是过了一会就会和好如初。 而欺负是强者对弱者的攻击行为,是带有恶意的。一般会有以下三种形式: 身体上的欺负:打、推、踢、撞、抢夺东西等; 言语上的欺负:嘲笑(“她长得好难看”)、取绰号(“我们叫她大鸵鸟吧”)、骂人(“你就是大笨蛋”); 人际上欺负:形成一个小团体一起孤立某个孩子或者说他坏话,散布谣言等。 点击加载图片 这些看似就是一件件小事,但是对正在处于性格养成的阶段,这些行为都会让孩子变得自卑,不自信,没有安全感,容易否定自我,对孩子的未来的造成很大的影响。 点击加载图片 不过,关于“幼儿园暴力”中,有一位爸爸的做法就很值得各位家长借鉴。 点击加载图片 4岁的琳琳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小朋友就说他会铁砂掌,于是就要用琳琳试验他的铁砂掌,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总是很用力地推琳琳,结果有一次,小朋友直接将琳琳达到在地,造成了膝盖和大腿处有好几个淤青的地方。 点击加载图片 回家的时候,爸爸发现了琳琳身上的淤青,于是就问琳琳怎么回事,琳琳年纪也还小,不能很完整,有逻辑的将整件事情叙述下来,但是爸爸觉得这件事很严重,所以打算找老师理论一下。 但是现在已经是晚上了,会打扰到老师休息,明天去学校理论,有很容易吓到孩子,毕竟孩子的思维都不是很成熟,不能用太强硬的手段。 点击加载图片 经过仔细思索,琳琳爸爸想到了一个方法,于是在家长群里发了这样一段话: 今天琳琳被想小朋友一掌推到在地上,出现了几处淤青,琳琳说是因为小朋友说自己练了铁砂掌,要试验他的铁砂掌。 我想说的是说,这位小朋友的铁砂掌练得很不错,看来是小有成就了,但这样展示是不对的,我和琳琳都不希望他再继续这样做了,不知道这位小朋友愿不愿意呢? 希望家长们引以为戒。 点击加载图片 琳琳爸爸既表达清楚地自己的想法,同时也给小朋友留足了面子,避免了双方家长之间有冲突,不得不说是很高情商的做法,家长群的家长们也对琳琳爸爸的做法很赞同,纷纷点赞。 点击加载图片 当孩子长期处在一个让自己产生负面情绪的地方,不仅孩子的性格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甚至会让孩子对学校,群体活动查收南横抵触心理,会影响孩子之后的整个上学生涯。 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以及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及时进行干预。 点击加载图片 不过在看到孩子受伤害之后,家长千万不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干预,只会适得其反,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让孩子打回去:这样就会让孩子认为打人是被允许的,养成动手打人的坏习惯,并且性格也会变得逐渐跋扈,暴力; 点击加载图片 斥责对方孩子和老师:直接将自己放在和对方家长、孩子、老师的对立面,吵架、斥责这些都很容易和老师产生隔阂,同时也会让别的孩子更不敢靠近你的孩子。 指责孩子没用:孩子受欺负本身就很沮丧,那么家长在斥责他,那么孩子就会更认为自己是有错的,结果就是忍气吞声,更不敢反抗。 ![]() 点击加载图片 让孩子忍着:这就会让孩子认为,欺负人的行为是对的,从而不懂得保护自己,变得更加胆小,并且也会让孩子不那么信任父母。 ![]() 点击加载图片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孩子被欺负的问题呢? 1、安抚好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被欺负之后,最想要的不是为自己讨回公道,而是先抒发自己的情绪。家长要做的就是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是理解我的”。 家长可以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很生气”、“我知道你想现在很难过”等可以和孩子产生共情的语句。 ![]() 点击加载图片 孩子对家长 更信任,这样孩子跟容易将自己的情绪抒发出来,情绪不挤压在心里面,才能将这这件事情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孩子可能是用哭泣的情绪来实抒发,或者是用将事件表达出来的方式。 ![]() 点击加载图片 2、了解事情的经过 如果孩子没有将事情讲述明白,或者是没说,那么在安抚好孩子的情绪之后,就可以进行开始了解事情的经过了。 因为处在幼儿园的孩子年级都很小,记忆很容易错乱,把想象的事情当成真的说出来,所以家长可以用一些问题来帮助孩子回忆。 问孩子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上午、中午还是下午?(时间) 这件事情在哪里发生的?是操场还是教室?(地点) 他为什么骂你/打你?(原因) 除了询问的方式,也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家长扮演孩子,孩子扮演另外一个小朋友,去还原以下当时的场景。 ![]() 点击加载图片 ![]() 点击加载图片 3、教会孩子解决问题、保护自己 家长不可能一有问题就冲在孩子前面替他解决,所以要让孩子掌握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会孩子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例如在受到小朋友欺负之后,就可以大声喊“打人是不对的,我会去告老师!”这样能够起到威慑效果,也能一起别人的注意。 学会保护自己:对方有暴力行为的时候,要懂得及时挣脱,或者是能够保护自己的头、脸等关键部位。 ![]() 点击加载图片 及时向老师求助:要让孩子知道,老师是可以帮助他的,不要害怕老师。 适时反抗:如果对方总是对孩子上暴力行为,那么可以用暴力行为进行反抗,不过这个“暴力”仅限于保护自己不受伤,逃脱即可。 ![]() 点击加载图片 4、培养孩子自信、顽强的性格 在文章最前面的研究结果中表明,被欺负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外表瘦弱,性格内向的孩子,所以家长要带着孩子多锻炼,教会孩子交朋友,做孩子坚强的后盾和支持者,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随时向爸爸妈妈求助。 ![]() 点击加载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