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历史时期的物化记忆

 李老四 2020-05-05


        几乎走遍了华州区的各个自然村。近期,在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上李村,见到了如今极为罕见的————见证一个历史时期————一通面碑!只见它古朴沧桑,风貌依然,向过往行人叙说着:它是半个多世纪前的物化产物,也是当年每一个村落普遍都有的物化实物。
         而且,就今天来看,它就是这个村,在历史前进的岁月里,却无意中保留下来了,一个50多年前的成物————当年的“请示台”,或者一面画像巨碑!
         如果发出来照片观看,大凡60岁以上的人,都认识它,且都非常熟悉它。它就是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初期”,每一个自然村都有的一面“请示台”面碑!
       一般情况下,各个村的请示台,都修建在这个村的小广场上,即,村民经常活动、聚集的地方。

        那个特殊时期的“请示台”物化实物,在后来历史过程中,各个村子的“请示台”,几乎都被拆除了!能保留了下来的,少之又少。
       这面“请示台”,坐南面北,穿靴戴帽,底座工整平稳,下大上小,两边有对联,两个面呈对称性存在。面北是正面,南面为背面。
        在哪个历史时期,村村寨寨都有的“请示台”作何用途呢?

        “文革”初期,人们请来画像师,在“请示台”正、背面,都画有毛主席的巨幅画像。要求人们早、晚间,要在毛主席请示台前请示和汇报当日的生产情况。这个制度,也叫做“早请示,晚汇报”。即:早上出工前,要在请示台前请示。晚上收工后,要在请示台前,回报一天的生产情况。有时,人们还在请示台广场,搞文化活动。大家当时都普遍会跳“忠字舞”,也经常在这里举行。以此表达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敬之情。
        另外,当时农村中的“九种人。即:地、富、反、坏、右分子等人”,每天出工前和晚收工后,要来这里“请罪”和汇报改造情况。
       “文革”结束,在拨乱反正,背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个人崇拜的浪潮中。“请示台”作为一个历史时代实物见证,几乎都消失在历史的岁月里。
        没有拆除的“请示台”,在一个时段里,成了人们发布商品信息的宣传碑用着。岁月里的严峻洗礼,能完整的保存下来的,少之又少。华州区大明镇上李村,这通请示碑,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   它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它保存了一段历史记忆!是一个历史阶段的实物见证。也是对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过程总结!

      华州区作协会员   李吉超
      2020/5/3日草成,
        
         

正面。面对东西方向的大路。

面北的正面侧图。

南面。即背面。

背面小广场,是村民活动中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