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社区交流,供同行参考 云管平台中如何使数据可迁移? @潘延晟 系统工程师: 我一直对业务上云都保持着一定的芥蒂,或许是因为实体化的数据中心呆久了。所有的业务只有放在自己手里。并且可以自己去掌控将来业务架构的变更心里才踏实。上云的确有很多好处。但对于传统的制造企业上云也面临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1.内部生产数据的网络传输与数据安全问题。2.传统制造行业在信息化上的投入紧张,而且不稳定。我难以保障能够每年都有足够的资金去喂云业务。3.传统行业很多时候运维人员不足。业务分散繁杂。上云后对运维人员也是一种考验 。4.业务上云后便很难进行迁移,等于被绑架了一样。所以我更倾向于自建私有云为主。公有云为辅。公有云只作为一部分灾备和数据容灾的功能。 这是非常让人难以选择的问题。 (1)我们之所以选择公有云,其中一是为了省钱,二是为了稳定。因为公有云背后有强大的运维团队,三原因有点丑,有人背锅。所以,Iaas、Paas我们使用的十分放心。 (2)但是,一旦对公有云有了依赖,你强大的数据迁移就成了问题。就例如,原来有很多甲方使用了Oracle的exadata一体机,但当昂贵的运维费用和对Oracle坐地收钱的不满,让他们想放弃时,却发现他们根本无法承受迁移出来的速度的下降,他们已经产生了依赖。 (3)所以,我主张即使在公有云上,也尽量不要使用公有云上的Paas,实在不行要使用,也一定要保证自身软件的普适性,也就是一切都靠api对接,独立于Paas平台,迁移到哪里都可以。 @summit 城商行系统架构师: 云管平台实现多个云平台的管理,实现资源的统一监控和统一管理,实现统一视图展示。本地私有云和公有云这本身的数据迁移就很难,首先实现数据迁移是要保障两个云管平台的网络都可达,本地私有云肯定使用的是内部网络,公有云肯定使用的公共网络,首先这个网络互通才能实现数据的互相传输,可想而知是比较难的,即使能通也很难保障在规定时间完成数据的传输。对于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使用,就跟钱放在自己口袋和别人口袋的道理, 建议关键业务系统不要放到公有云上,如果涉及关键数据在云上的迁移到本地,建议定期通过备份和数据传输到本地进行保存。 (1)镜像搬过去(使用V2V)。(2) 数据迁移(使用DBcongfig等方案进行数据迁移)。(3)使用热迁移将多云进行打通然后同步过渡数据 。 这几乎是很难实现的,同平台下的异构私有云间的数据迁移倒是有办法,例如X86平台下的VMWARE和KVM间迁移,但若是X86云到POWER云,又或者私有云到公有云间数据迁移,技术上要克服的困难太大,用商用云管来做这种事情,几乎不可能。通常要做这种类型的迁移,都是应用自身基于不同云平台去做兼容性部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