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疏肝通淋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经验举隅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20-05-05


第 1441 期

作者 / 殷竹泉 江苏省如东县丰利医院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张芊芊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多发病,属于中医“精浊”、“淋证”等病的范畴,以症状复杂、病程迁延、并发症多为主要特征,是临床疑难杂症之一,常见症状有:尿道滴白,腰膝酸软、尿有余沥、小腹胀痛、遗精、尿频尿急、会阴胀痛、阳痿早泄、血精不育等。

1 辨治思路

本病容易反复发作,病程迁延,经久难愈。笔者临证细心观察,并广泛参阅各家经验,认为本病虽病情复杂,但其基本病机可归纳为肾气亏虚,肝气郁滞,瘀浊湿热下注,精关不固。

2 典型案例

患者刘某,男,52岁,农民。2012年5月12日初诊,诉有慢性前列腺炎病史3年余,曾在多家医院就诊,症状时好时坏,近日症状加重来诊,现尿频尿痛,排尿欠畅,尿道滴白,小腹会阴部坠胀不适,时有腰膝酸软感,性欲减退,大便正常,无明显寒热,舌质暗,苔薄腻,脉细弦。肛门(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指检提示:前列腺Ⅱ度肿大,左侧压痛。综合四诊,考虑证系肾虚肝郁,湿热下注,拟予疏肝通淋汤加减:柴胡15g,枳实10g,赤芍10g,白芍10g,桔梗6g,当归10g,生山栀10g,茯苓30g,菟丝子15g,生地15g,怀牛膝25g,红藤30g,石菖蒲10g,附子10g,莪术10g。7剂,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温服。二诊,患者述药后效果明显,除性欲减退恢复欠佳,余症均明显好转,继予原方加仙灵脾30g,蜈蚣2条,7剂。后患者未再复诊,半年后以他病就诊,述前症已瘥。

按:患者有慢性前列腺炎病史3年余,尿频痛,小腹部坠胀不适,腰膝酸软,性欲减退,舌质暗,苔薄腻,四诊合参,可辨为肾虚肝郁,湿热下注。方中四逆散疏肝解郁;五淋散(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清热通淋;菟丝子、生地、怀牛膝合用补肾化湿;红藤疏通经络;附子、石菖蒲合用温阳通络。全方合力切中病机,效如桴鼓。二诊时加仙灵脾、蜈蚣有疏肝、补肾、通阳之功,故对性欲减退有佳效。

3 临床体会

本方系参考多位名家经验并经反复临床实践而成,其含四逆散、五淋散、当归贝母苦参丸及笔者经验用药。范中林先生认为,凡尿频尿急,欲出不尽或闭塞不通,排尿涩痛,小腹、两胁、腰部或胀或痛或酸,上述诸症不必悉具,皆可以四逆散辨证加减论治。范先生治疗淋证喜用四逆散加桔梗、茯苓,故用四逆散乃是受范先生用药影响,验之临床,确有佳效。另据经络辨证,前列腺(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在足厥阴肝经循行所达之处,亦佐证了范老之高见。张子琳先生认为淋证的病机不离气化失司,水道不利。三焦有宣布阳气,疏通水道之功,故淋证当治从三焦,而五淋散为通利三焦之气的主方,故张老有“五淋散治五般淋”的临床心得。当归贝母苦参丸系仲景用方,主治“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黄煌教授认为本方可以视为体虚之人尿路感染之主方。

临证之时,除尿道作痒者,可去苦参,以其有碍胃之嫌。菟丝子、熟地、怀牛膝三药合用,有补肾之功,且补而不助湿。另怀牛膝与柴胡、桂枝、枳实合用,有通调三焦,贯通上下之效,为本方能取速效之关键。红藤《本草》言有“健腰膝,壮阳事”之功,余氏(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认为本药有疏通修复经络之效,可为前列腺疾病之必备引经药。丁光迪先生认为前列腺疾病治疗两味药尤得重视:一为麝香,因此病为隐奥之处,非麝香之药不能透达病所,可以石菖蒲代。另一味为附子,引火归元,引药入于下焦。此论确为丁老临床实践所得精辟见解。另需说明,附子一药用量当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有是证用是药,寒证明显患者当放心大胆用之,此亦为本方取效之关键。此方经笔者多年临床验证,疗效每每令人满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