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故事(8)收藏市场上一种奇怪的硬币“镁币”

 袁承志dtau70na 2020-05-05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军国主义在我国东北扶植了伪'满洲国',作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和控制东北的工具。为了操纵东北金融,伪'满洲国'建立了一个伪'满洲中央银行'。该银行曾发行过纸币、青铜币、白铜币和铝币。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壹分、伍分面额的硬辅币,5分币见有康德十一年(1944年)、康德十二年(1945年)两种年号;1分币仅见康德十二年(1945年)有铸。呈紫红色或桔黄色,民间俗称'钢纸钱'。而内陆一些省区对其称呼也有歧异。特别是我国台湾省徐祖钦先生的《中国钱币目录》,直至1989年版仍称其为'陶币'或'陶土币'。

实际上,这种钱币的正式名称应为“炻(shi)币”或'镁币',镁币取材于东北地区的一种紫红色和桔黄色结晶状粉末,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镁,其坚硬程度不亚于铜。后期用日本所产的红土和天草瓷土。随着日寇在战场上节节退败,对金属的消耗大为增加,为应急回收大量金属货币,造成市场上辅币的短缺,为应对此情况造成了镁币的出现。也充分地说明了当时日寇对我国东三省的剥削与压迫。

此外,日本、德国也曾出现过类似的硬币。

华光普编写的《钱币丛书》及赵隆业编写的《日伪政权银行货币图鉴》中,都对此币有记载,但对其价格评估较低,属于低档币。

90年代中期,我在邮币市场第一次看到“陶币”,很是新奇。当时都没听说过,以为是陶土做的,以为不是流通币,是纪念币一类的。

当时壹分、伍分各二枚,无人问津,我都买了下来。几年后,我将其中品相不好的壹分、伍分各一枚转手,留下品相好的二枚,以为念。

此币,应该属于中低档币,现在市场上价格每枚几十元,价格不高,但品像佳者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