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火的《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几年前在我财商为0的时候看过一次,基本是当做故事书来看的,毕竟当时是在热销榜上。 里面的很多内容让当时的我十分震惊,因为那时候正是消费主义抬头的年份,什么“精致生活”,“活在当下,对自己好一点”,“想买什么赶紧买”消费主义洗脑内容在网上铺天盖地的,但是要是说有多有用,我看未必。 但是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很有惊喜感,其中一句话很经典就是“一旦你接受了薪水,大脑就会停止思考”,塔勒布也说过:“海洛因、碳水化合物和月薪是三种最有害的成瘾物” 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靠工资养活的人来说,这个观点无疑是致命的,没有月薪,我去喝西北风吗? 其实倒也没必要计较这个,因为问题核心不在于月薪这个东西,而是他们认为所有能够不断给你提供安全感的东西,都是穷人思维的“有害物”。 事实上,不只是投资有“高风险高收益”的说法,人生中处处都是如此,并且每个时代每个阶段都是如此,早在20年前,那时候热门的是会计行业,出来基本也都是很稳定,但是如果你选择的是但是比较冷门的“互联网”、“网络工程”一类的,收益会较大,但是未必稳定。 再比如买房,大部分人买房还是求稳的,会买在自己上班的地方附近,选一个还不错的地方买,而不会去选择一个自己不太可能住的但是涨价空间更大的地方。总之,“求稳”是人们的本能,“稳定”是一个能压倒所有负面的词。比如当我们去衡量一个工作时,我们会用薪水不高,但是福利好,工作稳定呀,朝九晚五时间固定,是不是稳到熟悉的味道了? 人是需要安全感的,在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中,安全需求排在生理需求之后,说明这是刻在骨子里面的,但是无可厚非,安全感没有办法让你发财,这一点是肯定的,这也是为什么发财的往往是敢于冒险的人。这是富人在谈起“穷人思维”的主要逻辑,穷人只想要安全感,虽然做着发财梦,但是并没有做什么能够发财的事情。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你想致富,除了等着天上掉馅饼之外,还做了什么努力?是否在学新的技能?是否在研究新的行业风向?是否在不断提高储蓄?是否在做一些高赔率的投资?是否在尝试一些可能的好生意? 今年疫情,绝大多数人都过得很惨,都觉得活下来就好,但是如果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一切都好起来,你又是否做好准备了呢? 请一定要给自己创造致富的可能。 当我们在谈论“穷人思维”时,我们越来越发现,一时间富人身上的特点全是优点,穷人的特点全是缺点。穷人买几十块钱的衣服会是买便宜货,不追求生活品质,但是富人买几十块钱衣服会是灌上节俭、朴素的标签,会过日子,活该致富。当你带着穷人思维致富的时候,你的穷人思维就自然升级成富人思维了。 所以呀,不是“穷人思维”正在毁掉你,而是“穷”正在毁掉你。努力工作,好好致富才是要紧事,别看什么思维不思维的了,那就是吃饱了瞎扯淡的。 最后,如果一定要说一个最不该有的“穷人思维”的话,我觉得会是这个:不敢且不尝试致富,对挣钱只有空想,没有真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