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虚体质,春天如何养阳固阳

 ll无为 2020-05-05
我们都知道阳气有很重要的作用,一个人身体壮不壮实,能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就要看阳气的卫外作用,阳气旺盛的人能够轻而易举的把邪气拦在身体之外。

我们观察可以发现很多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的人其实都是阳气虚弱,导致外界的风寒邪气可以随便入侵,日积月累就发展成了大病。


身体阳气微弱的话,气血的流通也会比较缓慢,体内的垃圾就无法及时在阳气的作用下清除出去,导致病邪缠身。只有振奋身体的阳气,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因此,阳虚体质养生的关键,就在于固护阳气。
3种损耗阳气的行为

01
作息紊乱伤阳气
古人道法天地,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天地的作息保持一致,故能神清气足精满。有的人“不管睡多长时间,每天醒来人总是很困倦”,这其实是作息时间与阳气升降出入规律相违背,体内阳气就消耗得快,而阳气不足,人就没精神,所以即使每天睡到快中午才起床,还是会感到疲倦困乏。因此,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才能减少阳气损耗。


02
过度劳累耗阳气
剧烈运动、过度劳累也会加速阳气耗损。人体内的阳气处于一种动态的状态,但当人进行剧烈运动时,阳气就会向外发散。《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烦劳则张”,张即腾跃的意思。中医主张以静养生,尤其是傍晚、夜晚或秋冬季节阳气潜藏的时候,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


03
过食生冷损阳气
不少市民有喝冷饮吃寒凉食物的习惯。阳气在春天开始生发,逐渐往人的体表走。到了夏天,阳气最旺盛,人体内的阳气基本都散发到体表,留在体内的阳气就少,抵御疾病的能力就随之减弱,此时过食寒凉食物,就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阳气不足危害大

阳气对人体的作用,主要反映在功能方面。阳气好比热能,五脏六腑的正常运转,全靠它来推动。体内的阳气一旦损耗过多,那么五脏六腑的功能就会出现问题,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就是脾阳和肾阳了。

01
肾阳不足也会影响月经
肾阳不足的表现多样,主要有两大类表现,一是表现为肾气化滤水功能失常,即表现为小便频多或小便排不出;二是表现为生殖功能异常,如男性的阳痿、女性的月经不调。


调理要点:平时饮食宜多吃温补食物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姜糖类制品,晚上睡觉前泡脚20分钟,平时也要适度运动,帮助促进血液循环,排寒补阳。

02
脾阳不足消化功能差
脾主运化,脾阳不足,则运化水谷功能会失常,人就会出现胃口不好,进食不消化、胃腹胀满、大便完谷不化(即吃进什么就拉什么,食物完全不消化)、大便不成形。


调理要点:饮食忌生冷、肥甘厚腻,宜吃清淡、甘味的食物;脾胃虚寒的朋友更需要注意健脾暖胃、驱寒除湿。
春季补阳饮食原则
01
补阳气但不燥热
冬季人体阳气以收藏为主,春季人体阳气以升发为主。春季是承上启下的季节,夏季将随后而至,人体内热渐生,补阳气要注意适度,“气有余便是火”。饮食补阳气,不能过度燥热。


补阳气而不燥热的食物有韭菜、羊肉、大枣等。脾胃虚弱、腹泻、消化不良的人可以吃一些服用怀山药、八珍粉来调理脾胃,普通人保健也可食用。

02
略甘润但不甜腻
春季多食酸味食物会使肝气偏亢,损伤脾胃,而甘味的食物有补益脾胃的作用。但甘味并不只是甜味,也包括淡味,就是没有什么味道的食物比如米、面等,吃的过于甜腻反而损伤脾胃,日常饮食也需要注意。

甘味的食物如小米、红薯、玉米等。春季保健养生,不妨尝尝百合银耳红枣汤,调理肺、脾、肾三脏,润肺止咳、生津宜胃、滋肾强精。

03
微刺激但不辛辣
春季风大,温度变化大,容易患发烧感冒等外感疾病,有辛味的食品可以发散初感的邪气,食物轻微刺激一点就可以。轻微刺激的食物“辛甘发散为阳”,有助阳气的作用,但不宜太辛辣。


满足微刺激但不辛辣的食物如:豆豉、葱、香菜、生姜,茴香等。春季不小心受寒而感冒时,可以煮一碗生姜红糖水喝下,用以驱寒。

春天是养护阳气的好时机,阳虚体质要趁着阳气生发的季节好好调理哦~

怀府姜糖膏驱寒除湿、健脾暖胃、暖宫活血,改善手脚冰凉和痛经,扫码进店即可了解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