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拍的照片糊糊的?质感,了解一下

 胖胖驴哥 2020-05-05

很多摄友总觉得自己拍的照片“糊糊的”,看起来没有质感,但质感是什么又说不上来。

下面就来说说照片的质感是什么,如何拍出有质感的照片。

一、什么是照片的质感?

质感,简单来说,指的就是画面的细节和层次。

比如,假设拍摄主体是丝绸,如若考究它是否具有质感,则需要看其材质如何、是否柔软、画面的光影对比和过渡如何、对焦点是否精确落实、画面细节是否丰富等。

具体细分有这3点:

1、真实感。能让人通过照片就能感受到拍摄主体的材质、表面和质量,给人带来真实感与触摸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看到有质感的食物就感到饥饿想去吃、看到柔软的棉制品就感到温暖、看到毛茸茸的动物就想去摸、看到冷冰冰的金属就冷得打个冷颤。

一般来说,比起本身纹理就光滑的物体,拍摄纹理较为丰富的物体会有质感得多,就像下图,在同样的环境和光影下,老人的皮肤看起来比小孩有质感很多,看起来就比较有韵味。

2、细节丰富。细节并不是照片里充满了各种东西,而是你的画面从高光过渡到暗部的信息是否完整。

举个例子,当你拍一张有天空有草地的照片,画面里应该要有高光部分(如天空、白云以及草地的受光面),也要有暗部(如天空的暗部细节、草地受光后留下的阴影),这些丰富的细节要全部记录下来,才是有质感的画面。

如果你没有把细节体现出来,天空、草地都过曝了,以致看不出其自身的颜色和细节,这样的画面并不符合观看者的视觉感受,更没有质感可言。

3、光影。

光是摄影的灵魂,光线可以通过光影的反差勾勒出物体的形状和纹理材质,通过光源的软硬又能塑造画面的细节和氛围,可以说画面的质感大部分是由光线来决定的。

二、如何拍出有质感的照片?

1、学会运用光线

摄影是用光的艺术,想要拍出有质感的照片,首先要有充足的光线,光线不好的片子都灰蒙蒙的,清晰度都没有,更谈不上质感了。所以摄影一定要有光!

那么如何运用光线呢?

第一点,根据主体自身的特性选择光线的柔软程度。

比如在人像商业摄影中,通常用软光来表现女性的柔美(当然不排除为了表现质感,有些女性人像也采用硬光的现象),用硬光来表现男性的阳刚。

拍其他主体同理,纹理和质地比较坚硬的(如金属制品)可以选择硬光拍摄,纹理和质地较软的(丝绸布料)则可以选择软光拍摄。

第二点,不同的光位,对画面质感的表现也不一样。

光位就是光源相对于拍摄主体的位置,光位角度越大,光影反差就越大,光影对比强一点,画面质感就会更鲜明。

2、对焦——手不要抖

相机抖动的影响,比你想象中的要大很多。你可以手持相机拍一朵花,再架上三脚架拍一张,看看手持拍的有没有虚的厉害。

如果一张照片糊了、跑焦了,整张照片都是糊糊的,谈何质感。

多练习,手稳了,锐度能上去,质感也就上来了。

3、勿过曝、勿欠曝

勿让画面严重过曝和欠曝,因为这样做,在后期硬性降低亮部或提亮暗部后,都只会让画质变差,高光、暗部失去重要的层次和细节。

不信你看:

严重过曝后,再压低亮度,画面会变成:

小姐姐看到肯定打shi我

严重欠曝后,再提亮暗部,画面会变成:

我知道你们肯定会说,画质还行啊,给你放大就知道真相了:

啧啧,小姐姐的胶原蛋白毁于一旦

4、相机要够好

好的相机拍出来的片子质感会更好一点,这是必须得承认的事情。摄影本身就是一门捕捉光的技术,由于像素和感光元件大小的不同,会导致照片细节层次的不同。

5、合理后期

简单的后期,包括提高锐度、对比度等等,都能帮你提升照片的质感。

照片的质感真的是一个挺复杂挺缥缈的东西,不过一旦你掌握了其中的窍门,摄影技术就会迅速地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