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道兵第二师(四)

 老生常谈妙笔生花 2020-05-05

  改造原有线路
按河内以北铁路规划方案,部队对原有的北线和中线铁路,因陋就简地进行技术改造,增建运输设备,提高运输能力,使之能够适应越南抗美救国战争和战后经济建设的需要。
改轨。主要有克夫至友谊关改混合轨;安员至克夫,先改准轨,后改混合轨,共改建363公里。中方工程技术人员反复研究后,决定采取在通行米轨车辆基础上按准轨铁路轨距,增加一条轨的办法进行施工。这既可以保证运输不中断,又能使改轨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这项任务要求急、难度大。

担任改轨工程的第一支队第六、九团,利用通车间隙,逐段集中突击。在高温灼热、阴雨连绵、敌机不断袭击的情况下,他们坚持作业,工程一再提前。经过努力,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克友段于1965年12月23日提前完成任务。接着,第二期、第三期改轨工程相继开始。第二期改轨工程于1967年6月完工,第三期改轨工程于1969年3月完工。改轨后的河友线,年运量由146万吨提高到280万吨。

改线。对受地形限制,标准过低的路段分两步进行改造,先改为混合轨,维持通车,后正式改线,提高运能。主要有两项工程:一是梅花段改线,新建正线8公里,解决了圻罗桥难以加固以及谅山车站受地形限制难以发展的问题,并使之成为战时谅山咽喉的迂回线。二是同(模)本(施)段改线,新建正线23公里,车站一座,使北线在必要时,可以绕过同模至本施地段,提高了通行能力,这一段还可以利用隧道待避列车。

新建。在改轨的同时,新建了克夫、安员北、古螺和曲荣换装站和三龙、中野、普安、良山站,解决了米、准轨换装和提高运输能力的需要。另外,新建了同模机务段和良山车辆段,使河内以北通向中国的主要干线得到彻底改造,线路质量明显提高。从中国广西凭祥起运的援越物资,不用换装即可直达河内,既有力地保障了战时运输,也满足了战后发展经济的需要。
铁二师女兵风采(二)

点击↙↙读原文 加入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