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理念与投资行为

 仇宝廷图书馆 2020-05-05

开篇点题,先把观点摆在这:投资理念的细微差别,会造成投资行为的巨大分化。

但斌先生是国内价投派中一位著名的茅粉,他写作《时间的玫瑰》,提倡寻找伟大的企业并陪伴伟大的企业共同成长。2016年茅台股价还是300元的时候,他认为茅台股价合理价位在600元。今年茅台股价一度冲破700元,他认为2018茅台股价有望突破800元。

董宝珍先生也是国内一位著名的价投派成员,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茅粉。几年前曾因茅台股价会否跌破某个价位的问题跟国内另一位著名的专业投资者扬韬先生打赌,最后以“裸奔”收场——但故事没有完,赌局是输了,董先生却赢得了掌声。因为几年后,茅台果然爆发了,董先生在低位想方设法筹资加仓茅台的做法,让他和他管理的基金赚得盆满钵满。

2017年中,在茅台股价接近500元时,董先生“多翻空”,卖掉了茅台持仓,开始重仓银行。但是董先生只是看空现阶段的茅台的股价,并没有看衰茅台的企业基本面。

在茅台股价上升趋势确立以后,曾经绝对看衰茅台的扬韬先生开始看多茅台,最近提出茅台将来市值有可能突破10万亿的观点。按此观点,茅台股价何止于700、800?将来冲破5000、6000,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于是,舆论场上,三者之间,关于茅台的争论,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曾经绝对看好茅台的董宝珍“多翻空”了,曾经绝对看衰茅台的扬韬“空翻多”了,曾经和董宝珍一个战壕的但斌先生直呼看不懂,最近在微博上直呼:一边看好茅台企业,一边看空茅台股价,这得多分裂啊——怎么办到的呢?

曾经赢得了赌局的扬韬先生似乎也非常迷惘,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不讳:怎么回事?好像输了赌局的人赢得了更多的掌声,反而是赢了赌局的人受到了质疑和冷落。

其实啊,事情很简单,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一切缘由,都概括在本文开头第一段中讲到的那一句话,那就是腾腾爸看待和分析此一问题的唯一抓手。

扬韬先生自述的投资理念是“基本面选股,行为分析择时”——从本质上讲,他更是一位高超的交易者,而非正宗的价值投资者。

所以他和但斌、董宝珍压根就不是同一类型的投资者。

他现在和但斌对于茅台的观点看上去非常吻合,实际上只是一种价格预判上的巧合而已。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

现在他跟董宝珍先生的分歧,表面上是时移势易、位置交换,实际上和几年前的分歧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一种性质的分歧——这一点,没有任何变化。

说直白点,恐怕是投资和投机的区别。

而同属于价投派的但斌和董宝珍先生目前存在的分歧,在投资和投机的本质上没有区别,但在投资的细微理念上还是有差别的。

董先生倾向于“好企业也得有好价格”,但先生倾向于“好企业就得有好价格”。

两句话读起来都很顺溜,稍不注意还能读成一句话,但就那么一点点的差别,造成了今天二人的分歧——尤其是投资行为的分歧:一个还在坚守,一个已经撤退了。

当然,我知道,董先生对茅台企业基本面没有任何质疑——所以,他在茅台上的撤退,当是暂时性的。

这件事情说起来很简单,细区分起来又很拗口,但掰扯清楚了,又很有意义。

第一,它告诉我们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在哪里;

第二,它告诉我们投资理念的重要性。

横向上看,上述两点,哪怕有一丁点的差别,可能就会造成投资者彼此投资行为的巨大差异。

纵向上看,投资者个人投资理念的细微变化,可能会造成数年后投资行为、投资成绩的巨大变化。

最后声明一点:上边提到的三位大佬都是我非常尊重和喜欢的投资者,我观察和分析他们,只为追求真理,无意褒贬。但在上边三人近期对茅台的态度上,我不反对但斌和扬韬先生的观点,但我最赞成董宝珍先生。

他们在两三年、甚至三五年的维度上对茅台有分歧,但在更长的视野里,对茅台的长远前景他们的观点可能趋于一致。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

这就是投资最迷人的地方。

知道投资理念的重要性,就能明白我写作《投资大白话》和《生活中的投资学》的良苦用心了。

最后这一句,算是广告,也算是辩解。

TTB也有一定的关注度了,所以我和上边三位一样,网络上的一言一行,也受到朋友们的观察和分析——这些都是难免的,故时时提醒自己:你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别人和你观点不同,更是再正常不过。

切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