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田玉种类和鉴别有哪些难点?这些业内人都懂的事就你不知道!

 和玉大叔 2020-05-05

在这个信息纷杂的时代,谣言传得太广了解释起来就会很辛苦,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被误解的真相,只不过在消费品流通领域有些谣言可能流传甚广,以至于许多人都把“李鬼当李逵”,无论你如何解释,大家都不信。

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称之为“格雷欣现象”,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价值较低的商品最终将价值较高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有些行业算是优胜劣汰,但在和田玉领域可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今天听大叔讲一讲,我们圈内有哪些商家从“百口莫辩”最终“不愿再多解释”的常识。

一,和田玉没有红玉

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新玉友,宁愿相信世间有鬼,都不相信和田玉其实压根不存在“红玉”这个种类的,根据和田玉的国家标准《GB∕T 16552-2017 珠宝玉石 名称》规定:玉石颜色的区分,是按照玉石在生成过程中的原生颜色来划分的。和田玉本身并没有原生的红色,市场上发红的和田玉,大多是籽料在河道中受到铁元素的日久侵染而导致的,我们称这种料子为“沁籽”,和田玉籽料确实能找出少量非常红的沁籽,但它不能简单理解就是红玉,真实的颜色区分应当按照沁籽切开后内部的肉质来判定,从实战角度来讲,可以理解为部分商家给您多次科普“红玉”有多神奇是在哄你。

二、离了新疆没有羊脂白玉

和田玉中的贵族品种——羊脂白玉在中国文明中的流传之广常人难以想象,从史书到互联网上,到处都充斥着羊脂白玉的传说,其实根据国标《GB∕T 16552-2017》规定压根就没有羊脂白玉这种称呼,国标中只有“白玉”前面不带形容词,唯有新疆的地方标准《DB65T 035-2010和田玉》中规定了羊脂白玉的定义,不过内容写的也十分模糊,理论上只有新疆的鉴定机构可以根据地方标准出具“羊脂白玉”证书,出了新疆,其他省份的机构均不能出具羊脂白玉鉴定证书,这一点请大家要谨记,有许多玉友可能会收到一些非新疆本土的鉴定机构所出具的羊脂白玉证书,严格来讲这应该属于跨省假证。

三,鉴定机构出具的证书不是万能的

有许多玉石销售平台都承诺“假一赔十”甚至“假一赔百”,不少玉友听闻就很放心的去购买,结果到货发现许多料子都是染色或者假皮子,套路怎么就这么深呢?十分气愤之余,售后商家却振振有词的拿出了证书告诉您——这就是和田玉,到哪说理去?背后深层因素就是目前和田玉的鉴定证书只能判定是什么成分,不能判断玉石的产地,颜色等其他附属非标信息。

理论上来讲只要透闪石含量占大多数的料子都可以被称之为“和田玉”,加之染色和假毛孔等造假技术的不断技术更迭,给鉴定机构带来了很大的识别压力,即便国家最高级别的国检机构(NGTC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高级证书也可以做出一些“籽料”的判定,过程也是根据多种机器辅助+鉴定所老师傅人为判断,准确率存在误差,也就是说向您承诺一定是籽料或者真皮色都不一定是“真的”,鉴定证书只能保证您买到的确实是“和田玉成分”而已。

今天和玉大叔提到的知识点,在我们业内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就这么简单的几件事,给全国各地玉友解释起来却耗费了工作中的大量时间,希望玉友们能将今天大叔的科普信息广而告之,让更多爱好和田玉的朋友明白玉石是一种文化,鉴定知识和收藏知识都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亲自体验,切不可盲目相信网络说法,被人带了节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