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者的进化与投资者的道路

 仇宝廷图书馆 2020-05-05

这些天我断断续续地连翻了两遍杨天南先生的译著《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原书第四版)。

引起了我很多的共鸣。

尤其让我感佩和珍惜的,是杨先生为这本书写的译序——《巴菲特成功的八字诀:与时俱进,良性循环》。

文章不长,两三页纸,一二千字,但高度概括了巴菲特的投资进化过程和基本赚钱模式。

“与时俱进”和“良性循环”这两点,确实金玉良言,值得我等好好思考,好好学习。

巴菲特早年师从格雷厄姆,后来遇见费雪。巴菲特曾经说自己的投资风格,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费雪。

再后来,遇见芒格,又深受芒格的影响,巴菲特公开对自己的追随者说,是芒格让自己从猩猩进化为人类。

杨先生认为现在的巴菲特应该是50%的格雷厄姆+50%的费雪,并称赞巴菲特是一个“活”的巴菲特。

这一点,我深以为然。

世无股神,财富的钥匙需要在寻找和追求中渐次打造。

巴菲特也是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逐渐完成自己“从猿到人”的进化。

作为普通投资者,和巴菲特相比,我们的进化之途应该更为紧迫。

巴菲特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就开始接触股票,大学甫一毕业,就能投身在格雷厄姆这类一代宗师级人物的门下,他投资理念的源点本身就非常高远。

与很小就开始进行投资事业的巴菲特相反,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可能得到年岁很大时才开始接触股票,而且受人性和大环境的影响,通常上来搞的还是各种各样数浪查线式的投机活动。

若想进阶投资,还得先跟这些浓厚的投机思想做斗争。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我们就比巴氏多了一项“道路选择”的任务。

仅为完成这一项任务,可能就得耗费掉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

不客气地说,有些人,可能一生都完不成这第一阶段的任务。

敲门砖都找不到,何谈登堂入室呢?

腾腾爸扪心自问,想想自己,感觉真是幸运。

我很早就懂得了“买股票就是买股权”的道理,很早就明白了“春去秋来,牛熊交替”的股市运行规律,很早就激发和培养出了“为了长远的繁荣而甘受眼前的寂寞”的投资信仰。

这些都让我能早早地脱离投机的苦海。

当然还需要继续学习继续进化,但至少已经有了方向感。

这一点,非常重要。

当然,进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不是喊两句口号那么简单。

它需要投资者主动作为,需要投资者谦虚谨慎,更需要投资者有一种自我否定的勇气和魅力。

最最重要的,进化还需要投资者有一颗择优去劣的慧心。

作茧自缚永远是死路一条,突破自我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腾腾爸虽然经常表现出一副自信满满、牛皮烘烘的样子,但面对实际问题,我总是小心再小心、三思而谨行。

我表现的,和我做的,经常貌似不同,实则一样。

我的经验和感受:进化需要阅读,需要实践,需要向圣贤学习,向市场学习,向别人的和自己的各式各样的错误学习。

一句话,进化需要投资者勤奋的思考和总结。

投资是一条悠长的路,在投资者的生命长度内,只要开了头,就不应该有结束。

古语讲:朝闻道,夕死可矣!

你观察一下,无论是巴菲特,还是芒格,他们都把学习和进化延长到了一生的长度。

这些人的经验和总结,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好好模仿,好好遵守。

慢慢走,慢慢欣赏,慢慢培养。

到八十岁的时候,我希望彼时的我比现在的我,还要专业,还要深邃,还要时髦。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和我的孙子、重孙子坐在一起,争论哪个明星长得更漂亮一些,争论哪家小餐馆的口味更纯正一些,争论哪部电视剧更流行一些,争论哪家企业哪只股票更有前途和价值一些——我认为,做到这一切,我才能真正配得上“老”这个字的定义。

投资还应该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这一点,杨先生讲的尤其深刻。

巴菲特治下的伯克希尔几十年不分红,但巴菲特却非常非常喜欢那些能源源不断为他带来现金流的企业。

他买的喜诗糖果,还有可口可乐,亦或其他几十家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几乎都是这样的企业:经营稳健,护城河宽阔,现金流充足。

在感觉企业留存利润不能带来更好回报的时候,巴菲特会利用自己大股东的身份和权利,说服甚至强制要求企业大手笔的分红。

巴菲特之所以敢于公开宣称自己喜欢股市的暴跌,原因就是他手中常年拥有大量的现金。

这些现金一方面来源于伯克希尔保险业务带来的零成本的浮存金,一方面就来源于巴氏控股或参股企业的慷慨分红。

一边买企业,让企业带来更多的现金,一边拿着这些现金去买更多的企业,这样以后巴氏手中的分红会更多,可以有能力去购买更多的企业。

一个“鸡生蛋、蛋生鸡、鸡鸡蛋蛋、无穷匮也”的良性循环就此产生。

巴菲特的投资盈利模式,从本质上讲,就是这么简单。

这个过程,就是复利的过程。

起初它很弱小,举步维艰,进展很慢,但是随着雪球的越滚越大,复利和虹吸效应越来越明显。

阻碍一般人走不上这条道理的因素,是这个过程的前半部分——它看起来笨极了,慢极了,“人生短暂,再不尽快富有,时间就来不及了”。

前两天还有人质问我:像巴菲特那样老了再有钱,还有什么意思?

这就是绝大多数人无法走向“良性循环”道路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呢,能成就智者的,就是这个过程前半部分,正是因为有了前半部分的坚守,才会有后半部分的收获——投资就是牺牲掉眼前的繁华,而去追求长远的富足,能够坚持到后半程的人,才是少数能够登顶观光的智者。

其实只要看穿、悟透基本道理,作为普通人,我们是非常有利于学习和坚持巴菲特的“良性循环”之道的。

我们有工作,工薪就是我们的浮存金。

我们有股票,股息就是我们的“控股分红”。

如果足够的聪明和勤奋,也许还可以在常规之外开辟出第三条、第四条道路,吸附更多的低成本、零成本资金为我所用。

这些也是腾腾爸一再强调并坚持走的道路。

所以,只要愿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巴菲特,每个人都可以像巴菲特那样去投资。

让我尤其感到开心和共鸣的是,杨先生还把这种投资界的“良性循环”道理推及到人生的层次。

“好的人会碰到更好的人”,“认真的人会碰到更认真的人”。

这和我以前一直强调的“投资和人生是相通的”,何其相似!

聪明的人总是有聪明的想法,忠厚的人总是有忠厚的想法。

股市投资,赚的是钱,修的是心,养的是人生。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