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功臣 为何惨遭毒手

 小魏看世界 2020-05-05

傅友德,明朝开国名将。元末参加刘福通军,随李喜喜入蜀。旋率部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朱元璋作《平西蜀文》,盛赞傅友德功勋第一。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后坐事赐死。

根据野史记载好像傅友德好像是强占平民的田地,让人告了,所以老朱杀了他。朱元璋是从最底层奋斗出来 不忘本。知道那些天杀的地主老财欺压百姓的危害。明初军功集团除了徐汤邓李等一早就从底层和朱元璋争天下的不忘自已穷苦出身。洁身自好,得以善终。其它文的如李善长元代文人,武的以傅友德蓝玉之流原地主豪强,本身就对底层民众有偏见。大明朝建立后,更以功臣自居对底层民众变本加厉的欺压。触犯了朱元璋的底线。不容忍这些危害百姓的功臣存在。诛杀这些,对百姓有百利而无一弊。百姓拍手称快。

武则天,朱元璋等,其治下对老百姓似乎没什么大影响,对某些势力却影响颇深。所以谁当皇帝都无所谓,都有可能,但最后套路都是差不多的。

其实,纵观整个中国历史特别是近3000年的封建王朝史。普通的老百姓不管当皇帝的是谁姓什么或是哪个政党执政,只要老百姓日子过的好过的安稳就行。正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谁能让老百姓吃上饱饭,谁就是老百姓头上的天!这是正确的废话。问题是你在当皇帝前也得做些让老百姓相信你能让他们吃饱饭的事情啊,否则老百姓谁会支持你上位?你在打天下时谁会给你提供兵源、粮饷、士气?你都不能上位如何去解决土地问题让老百姓吃饱饭?所以历代只有轻徭薄赋、军纪严明、开仓济贫的势力最后才能上位成皇帝,然后就是没收无主旧贵族土地分给无地农民,再免费提供农具种子,再减轻税役、抑制豪强兼并,使民休养生息。这样才能让老百姓吃饱饭。

其实这个很简单,就是因为傅友德的身份不一样,傅友德的女儿嫁给了晋王世子朱济熺为妃,即他与晋王是儿女亲家。晋王朱是朱元璋的第三子,不什么善类,再说朱元璋长子朱标病逝,年幼的太孙朱允炆被立为皇储,如果朱标不是早死,他登基后,是诸王的长兄,且经过长期治理国政训练,帝位可能难以撼动;但太孙朱允炆是诸王的侄子晚辈,年少乏练。一旦晋王起事,其有傅友德为翼,朝廷势不能禁。所以傅友德必须杀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