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有梦的人生总是生动、有趣的

 天涯共暖 2020-05-05

本文参加了【逐梦之路】有奖征文活动

朱承星/原创首发

晚上,妻子经常说我喜欢做梦,有时梦里大喊大叫,她总忘不了叫醒我。时间长了,我天天如此,她干脆也懒得管了。

那时,我是个文学青年,夜里常常与白天构思故事中的人物纠纠缠缠,甚至醒来在我复述时,妻子还以为我是在跟她讲故事呢。

今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受组织委托,我要参与镇新闻组,及时报道奋战在一线的每个逆行而上的党员干部英勇事迹,因此很少来图书馆筑梦。

这段时间,我好像突然转变了角色,成为了一名通讯员。

刚毕业时,我曾也有过这梦想,并且为之付出过一定努力。在大学时,我是负责院报编辑和广播站文稿工作的,经常深入一线采访,及时报道院内外各种新闻消息。后来,参加工作,因为工作局限性,我便放弃这份业余爱好。手痒时,就编些故事或短小说,因为学生喜欢这类作品。说实在的,那种创作根本谈不上艺术,完全是胡编乱造,为灌输某种思想而为的。几年后,随着年龄和生活阅历增长,我干脆停笔,于是通过摄影不断深入生活,更广泛接触社会中各种人和事,大量阅读。大约有十年,我一个字都没有写。

现在,退居二线,儿子也长大成家了,我有的是时间。所以,每天除在网上聊聊天,读读鸡汤文,基本是以敲字为乐。

厚积薄发,这话说得有理。没有生活体验,没有深刻的阅历,怎能写出入骨的感受来?这几年,我的创作几乎像流水一样,源源不绝。长篇、中篇、短篇均有不少作品,论字数至少两百万不在其下。论获奖次数,自己也数不清。尤其,这次疫情相关报道,两个月来,近两百篇通讯是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工作的。省、市、县各大网站和报纸均有我的报道。特别是通讯我不光像过去以事论事、直击现场,而且能从历史深度去分析人物思想,这给人物的刻画自然增添不少厚度。记得3月初,省人大宣传处,接到我一篇通讯稿后,兴奋得立即跟我打来电话,区领导和市领导也高兴地表扬了我。

这只是近期,我在筑梦路上一个小风景,真正成功还要加倍努力,不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梦的路很长,有梦的人生总是生动的,充满乐趣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