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旧书做雕刻!南非艺术家如外星生物般的立体书创作

 南阿木 2020-05-05

有没有想过书籍也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物理素材?

南非艺术家芭芭拉・维尔登伯尔(Barbara Wildenboer)从小就对纸张被操纵的方式很感兴趣。她热爱立体书,后来更选读了艺术系,受到Hannah Hoch和Max Ernst的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拼贴画影响,着迷于“艺术如何透过共同的梦想图像来表达集体的无意识”。

2011年起,她开始“改编”书籍,但不是文字或编排上的改编,而是将书本作为对象,作为雕刻或拼贴画的素材。她撕裂书籍或杂志的页面或剪纸、雕刻出形状,创作拼贴画。

「巴比塔 Towers of Babel」系列作品

最近,她更直接用一本书或地图册作为创作范围,透过对每一页或撕、或雕刻的方式,把书页重新配置成如外星生物形态般独一无二的艺术立体书。

「无限小又无可限量的图书馆 Library of the Infinitesimally Small and Unimaginably Large」系列作品

有人质疑她破坏书籍,她回应到:“书籍一次又一次成为被审查的目标,被烧毁消灭,她的创作是一种升级,不是对知识的破坏(因为书中包含的讯息仍然存在),而是重新诠释,用以传达现代社会猖獗的消费主义、浪费,以及与自然世界的脱节。”

「无限小又无可限量的图书馆 Library of the Infinitesimally Small and Unimaginably Large」系列作品

她所使用的书籍或地图都购自世界各地的二手书店和跳蚤市场。挑选时,除了考虑书的物理特征:印刷版面、尺寸、磨损程度和纸张的质量,她也会考虑书的主题。而大多数的书籍内容其实都和「碎形」(分形几何)的主题相关。

「无限小又无可限量的图书馆 Library of the Infinitesimally Small and Unimaginably Large」系列作品

作品中的「碎形」(分形几何)常让人联想到身体部位或器官,芭芭拉想强调所有生物之间相互联系,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共生关系。她表示,如果去观察不同生命形式和自然现象,就会发现其中重复的碎形,更能明显看出连结。

「无限小又无可限量的图书馆 Library of the Infinitesimally Small and Unimaginably Large」系列作品

事实上,芭芭拉的父亲是一位数学教授,所以她很早就意识到数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概念,尤其是作为自然语言的概念。她迷恋「碎形」,从中探索秩序与无序之间转换的方式。

在艺术上,芭芭拉除了受启发于Hannah Hoch和Max Ernst,也深受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耶罗尼米斯・波希(Hieronymus Bosch)的作品吸引,特别是《享乐的花园》(或译《人间乐园》 )三折画。“最近我有幸在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看到这幅画,画中波希对于愚蠢的描述,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类的愚蠢和疯狂,是一个我非常感兴趣的主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