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尿素追肥之后,是立刻浇水好,还是过几天浇好?为什么?

 果果w65k9gp8te 2020-05-05

尿素化肥是农业种植中,施用非常普遍的肥料之一。因为尿素成分含有很高的氮元素,所以作为一种高氮肥,尿素几乎不会被用作种肥,避免出现烧种烧苗的情况,并且在作物幼苗期间,施用尿素也需谨慎用量,防止烧根。

尿素是易溶于水的化肥,其水溶液呈现中性,并很少有酸碱离子出现,所以对于土壤的酸碱性没有影响。不过,虽然尿素易溶于水,但是尿素要被作物吸收却需要一个转化过程。这点上,尿素不及碳铵化肥的肥效来的快。因为尿素需要一个转化,就需要一个较好的转化机会,而这个转化机会就需要水份运输尿素与土壤里面的脲酶相遇而发生。

由此,从这里我们就知道,尿素的肥效发挥是离不开水份的。这里我们还要注意一个方面,那就是尿素的挥发性。尿素作为氮肥,其挥发性也很强,所以我们在施用尿素的时候,几乎不表施肥,而多进行沟施,或者穴施,也就是说,施用了尿素以后,必须给尿素进行覆盖土壤,避免挥发,导致氮元素流失,而降低了肥效。

了解了尿素的一些基本特性后,我们再来看看尿素施用以后,是立即浇水好,还是过几天再浇水好。这里我们就分开了说说,这两种情况的好与坏:

一、施肥后,立即浇水。

一般情况下,我们施用化肥以后,就会立即浇水,为的是化肥快速溶于水被分解成各种离子,依附在土壤颗粒上,这样可以避免氮元素的挥发,很好的保持肥效。坏处是水量太多的时候,会将有效的元素离子带到更深的土壤里面,或者随水流入沟渠之中。对于北方比较干旱的地区,因为土壤保湿性差,土壤水层低,为了减少挥发,我们在施肥以后,就可以立即浇水。

二、施肥后,过几天浇水。

施肥以后不立即浇水的情况,一般是因为土壤原本含水量比较多。如果再施肥后,又浇水,很可能会将化肥随水渗入到更深的土壤里面,而作为大多数作物的根系分布的特点,是比较难吸收到很深层的养分的,所以我们尽可能保证养分停留在30㎝左右为最佳。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在施肥后,过几天浇水。这里浇水的时候,也需要根据土壤的含水情况来定。

总的来说,我们在施用化肥以后,需要根据土壤的湿度来决定是否立即浇水。因为浇水的早和迟,都会影响到尿素的肥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