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保证每一篇都是满满的精品干货!强烈推荐地理考生关注!关注后立即赠送565个高考地理专题设计,欢迎每天打卡!凡文末点击在看和留言打卡者,精选后私信小编,有可能再多获取115个最新整理的高考地理微专题!(随机抽取) 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千年前的一个雨夜,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道破天机:巴蜀之地秋季多夜雨。那么为何这一地区秋季多雨呢?巴山夜雨对当地的生产生活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时间与范围 华西秋雨是我国华西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它主要出现在四川、重庆、渭水流域(甘肃东部和南部、陕西中南部)、汉水流域(陕西南部和湖北中西部)、云南东部、贵州等地,其中尤以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山地及贵州西部和北部最为常见。 华西秋雨可以从9月持续到11月份左右,持续时间长则是其最鲜明的特点。最早出现日期有时可从8月下旬开始,最晚在11月下旬结束。 华西秋雨的特点 ①雨日多。以四川盆地为例,当地秋季平均每月的雨日数大约在13~20天左右,即平均每三天有一天半到两天有雨,较同时期我国其他地区明显偏多。秋雨年际变化较大,有的年份不明显,有的年份则阴雨连绵。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②强度小,雨量小。华西秋雨以绵绵细雨为主,强度较弱,因此降雨量不大,一般多于春季,仅次于夏季。 ③天气阴沉,日照少。因四川盆地阴雨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强,因此这一地区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弱的区域。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用'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来形容四川盆地阴雨多、日照少的气候特色,以后便演变成了著名的成语'蜀犬吠日'。 华西秋雨的成因 华西秋雨的形成是冷暖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华西秋雨的影响 有利影响 秋雨多利于水库、池塘及冬水田蓄水、预防来年的春旱。特别是对西北一些较干旱的地区来说,这时地温较高,土质结构比较疏松,雨水可以较深地渗透到土壤中,保证冬小麦播种、出苗,同时土壤的蓄水保墒,也减轻次年春旱对各种农作物的威胁,故有农谚'你有万担粮,我有秋里墒'的说法。 不利影响 华西秋雨雨日多,持续时间长。阴雨天气阻挡了阳光,导致气温下降,给对农作物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成熟的秋粮易发芽霉变,未成熟的秋作物生长期延缓,容易遭受冻害。通常,持续连阴雨的天数越长,对农作物的危害越大。 在持续降雨的影响下,该地区的河流会出现显著的秋汛,容易使城镇出现内涝。此外持续性的降雨还会带来地质灾害,陕西、四川等地山区可能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