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摹苏轼尺牍,需注重这些细节!

 耕夫的图书馆 2020-05-06
苏轼《致子厚宫使正议尺牍》又称《归安丘园帖》,横31cm,纵25.6cm,凡10行,每行四至十二字不等,共88字,书于元祐元年(1086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苏轼《致子厚宫使正议尺牍》

此帖中的“子厚”是苏轼的好朋友章惇。苏、章两人少时即是好友,互相推重,互相砥砺,惺惺相惜。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章惇不顾个人安危、不惧权贵,多方奔走,积极营救。宋哲宗即位后,宣仁太后垂帘听政,任用司马光为相,尽废新法,苏轼迎来了机会,连升三级,为翰林学士,而章惇却因是新党被贬到汝州。此帖即是苏轼在他被贬时给他的去信。

苏轼安慰他“归安丘园,早岁共有此意。公独先获其渐,岂胜企羡”,说的是两人早就有归居山林之意,这次章惇得到了这个机会,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苏轼对这位老朋友还是知根知底,知道他不会甘于寂寞,又说“但恐世缘已深,未知果脱否耳”。六年后,改革派东山再起,章惇重新被重用,官居宰相,或因嫉妒苏轼才能,把他“谪儋州,以“瞻”与“儋”字相近也”,令人不胜唏嘘!

局部

就书法来看,全篇章法属于有行无列。第3行的“台侯”、第5行的“公”、第9行的“子厚”都另起一行,以示尊敬之意。第8行的“轼顿首”跟上字空一格,未另起,以示谦卑。落款“十二月廿七日”沉底,全篇结束这些错落是由于篇章的需要而写,是无意识的,但使整幅作品看上去穿插有致,适目合心,有韵律感。

此帖字势左低右高,有北朝墓志“峻拔一角,潜虚半腹”的意趣。用笔多取侧势,起笔或顿或提,行笔顿挫,连接处因势利导,自然裕如。其线条转折处不是一划而过,而是多有停留,故显方势,有朴茂厚实感。

此帖结字,参差错落,一任自然。笔画相接处,绝不碰撞,如“台”的最后一横,意到即可;“感”的结字虽密,但“撇”轻盈,使中部留有空白;“安”的第一、二笔留有空白;“知”的右边写得大,“口”字不封紧。这些奇妙处,可以细细琢磨体味。

冯勇临苏轼《致子厚宫使正议尺牍》

此帖的“撇”变化多端,可堪品味有长撇,如“启”“少”“康”等字,长枪大戟,意态潇洒;有中短撇,如“先”“使”“兄”等字,顺势而出,厚实有力;有短撇,如“岁”“独”“否”等字,短而不弱,铿锵有力;有竖撇,如“胜”“拜”等字,写法各殊,意趣各异。

此帖相同字的处理不尽相同。如第3行和第5行各有一个“胜”字,此两字写法稍有差异,但都耐人寻味。第一个“胜”的“撇”,收笔迟缓,波澜不惊,第二个“胜”的撇却往左下方尽力伸展,婀娜多姿;这两个字的“月”字旁的“勾”一个轻盈勾出,一个隐而不勾;

中间的“两横”写法,一个在中间连带,细而有力,一个却靠近“竖”,隐约可见;此两“胜”的右边两点,一个是直接连接,一个是左右呼应,欲连还断;此两字的其余笔画也可以细细比对,虽写法不同,但气息自然,没有为变而变的做作和匠气。

冯勇以苏轼《致子厚宫使正议尺牍》笔意创作的作品

由于苏轼写字执笔低,腕不动,气息全在手指挥运间。临写此帖时,以兼毫毛笔为佳,字径不宜过大,行笔时要有轻重缓急,加强顿挫起伏,增加笔画的丰富性。有些线条纤细的字,要锋聚而轻灵,杀纸稳当,忌轻浮单薄。有些字上下呼带顺其自然,要一气呵成,忌扭捏安排。此帖字势动态感强,写时忌平正,要在不正之中体会稳当的感觉。(原标题为:“苏轼《致子厚宫使正议尺牍》的临摹”)

供稿:2020《书法报》第7期


 书法练习百米毛边纸 
半熟宣,宜书宜画
点击下图即可拥有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