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利时出现“兵马俑文物”大展,国内的学者看到后,说:山寨的

 历史解密坊 2020-05-06

在比利时的一座火车站内,曾举办过一场大型“兵马俑文物展”,可是此次展览所用的兵马俑却非常奇特,不仅人物形象非常夸张,而且比国内的单色兵马俑,还“强大”了一步,竟涂抹有一定的色彩,令许多国内学者看到后说:这是山寨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国内学者为何说是“山寨”?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提到“山寨”两个字,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在现代人的观念里,“山寨”一直与“模仿”、“复制”、“抄袭”、以及“仿冒”等词汇挂钩,诸如山寨明星、山寨产品、山寨歌曲等等。

山寨货的出现,源于巨大的利益,在某品牌爆红的流量之下,一些利欲熏心的人便想借着红利分一杯羹,但是又无法企及正品的高度,这才挖空心思的制作出山寨品牌。无论是对产品外包装的刻意模仿,亦或是对包装文字的象形、谐音修改,都是钻着法律的空子,在不侵权的情况下,最大可能地引导消费者错误消费,继而买到一些低品质的山寨产品。

2016年12月23日,在比利时列日火车站附近,一场“秦代兵马俑展”开始正式向外对游人开放。此次展出内容,是以我国陕西省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兵马俑为元素,从各方面展现中国秦代的灿烂辉煌文化。

在展览会的展品之中,不仅出现了大量秦兵马俑造型的陶俑,更有战国时期、秦代统一时期的军事地形图,并在地图中明确标注了陕西省的位置,意在向游客展示此次展出活动的正规性与权威性。

对于中国文化,欧洲人向来觉得神秘无比,既然不用跨越重洋就能领略独特的中国文化,不少欧洲人便心甘情愿地掏出钱来游览一番。如此一来,致使“秦代兵马俑展”开展时人流攒动,项目开发商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可是很少接触中国文化的欧洲游客哪里知道?他们花高价所买来的展票,只是堪堪观赏了一场山寨版的兵马俑!确切来说,这些展出的兵马俑,全部都是赝品,对于展出商而言,它们只是披着“中国文化”外衣的摇钱树。

此事被当地华人曝光之后,便迅速随着网络的传播而被各方知悉,国内文史专家说:这些兵马俑是“山寨货”。秦兵马俑的出土令世界为之震撼。在巨大的俑坑之内,一排排兵马俑整齐而立,他们外形俊朗,目光炯炯有神,透出着坚强与刚毅,展现了大秦帝国雄师当年的风貌,更是中国文化精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还被作为是“世界第八奇迹”,。

反观比利时车站展会中的“秦兵马俑”,他们的形象却十分“雷人”,不仅造型比例严重失真,而且面部表情也十分呆滞,甚至其中一些兵马俑的面部特征,类似于欧洲的小丑形象,这无疑是对兵马俑文化的一种亵渎。除此之外,更令专家们想不到的是,山寨兵马俑展会的展商们还“别出心裁”的为兵马俑涂上了颜色,虽然兵马俑本来的确是具有色彩的,只是由于在地下埋藏时间过长导致颜色退化,但是擅自为兵马俑涂上颜色,必然会令欧洲人曲解中国文化,这会造成世界对中国产生一种文化认同感的巨大误读。

比利时列日火车站举办的“秦代兵马俑展”,对我国文物界的利益和名誉造成了损失,为此,西安文物部门也当即表态,要对此事进行追查,并且向法院提起公诉,维护兵马俑文物的合法权益……

类似这样的案例,在2007年时也曾发生过,当时德国汉堡民俗博物馆,曾举办了一场“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展”的活动,而所用的兵马俑实物也一概为山寨品,目的就是为了在欧洲赚取眼球与金钱。据统计,在此次复制兵马俑巡展中,这些赝品共亮相了奥地利、捷克、比利时等15个欧洲国家,吸引观众达300万人次,借“中国文化”之名大赚其财。此事一度令陕西方面一度做出反应,并引发了一段“口水官司”,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该国际版权官司暂时还没有确定的结果。

华夏有着5000年灿烂文明的历史,所遗留的文物也灿若繁星,它们都是民族的瑰宝与骄傲,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有理由对其加以热爱与保护,因为那是一段只属于华夏子孙的文明历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