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鲍贤伦:鸿篇巨制作品也要写得感动人!

 lj0279 2020-05-06


鲍贤伦
中国书协理事兼隶书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
中国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名誉院长
浙江省书协主席
鸿篇巨制作品也要写得感动人
        鸿篇巨制,古己有之。只是古代没有这么巨大的纸张.便直接刷写在崖体上.凿刻成与天地共存。当代有合适的纸、笔、墨保障,有巨大的展厅空间,如有一部分人尝试大尺幅作品创作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展厅里的《归去来兮辞并序》
        少字数的大字作品和大尺幅的多字作品,都只能铺纸在地上书写,需要书者的手、臂、腰、腿全身配合,需要书者的体力、意志、胆魄、滋情的相互借助生发,做成一件作品便能很直观地体验到“博弈”的含义,可以说“鸿篇巨制”似乎更接近“生命本质的反映”。虽然如此,大尺幅的创作毕竟是挑战人的目力、体力、心力的极限,就是有这能力,也只可偶尔为之,不能当作家常便饭。
大尺幅的创作
        我写大尺幅作品,始于2008年在宁波美术馆的个人书法展。当时展厅中心有一突出的大墙,高5米,宽13米,与周围墙面都不联接,策展人主张做一件独立的大作品,于是有了巨幛《礼记·礼佑篇大同小康论》的首次尝试。2014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做个展时,面对圆厅的那堵弧形墙面,我扼制不住再做一件大作品的冲动,于是有了高3.7米、宽34米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的巨形作品。




隶书《归去来兮辞并序》长卷
规格 400cmx3250cm
        为了写这件作品,我反复练习以提高在地上书写大字的能力。正式书写时,第一遍用6小时完成全篇,中间停顿用午餐并休息半小时。休整两天后书写第二遍,5小时完成全篇。后来在中国美术馆圆厅展出时,尽管作品近看比较粗糙,但远看总体视觉效果还是颇为壮观的,加上美术馆的地面光沽,能倒映出作品的图像,似乎还有些如梦如幻。
鲍贤伦在创作
        2018年,何国门精心谋划将此件《归去来兮辞并序》原大刻于他的家乡新昌县东茗乡石门坎村的崖体上,让拙作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发挥了一点积极作用。
石门坎村崖体上的《归去来兮辞并序》
        写巨幅作品不易,写大字作品不易,这是真正的书家都明白的,却容易被一般爱好者与“江湖书法”混淆而受到误解。其实作品不分大小,只要能打动人,都是好作品。能把大尺幅作品写得感动人,当然更应该受到尊重,因为懒汉和懦夫是吃不起那般苦的。
《归去来兮辞并序》 单字
来源于2020《书法报》第9、10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