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3-23(芩葛根连汤医案,葛根红花汤,桂枝汤)

 雪斌158 2020-05-06

原创 乔巴小一 JT叔叔伤寒论笔记 2月9日

葛根连汤医案
治疗下利
这就是我们一直提到的逆流挽舟法,曹颖甫和姜佐景的《经方实验录》里面记录了治疗小孩发痘疹,又有拉肚子,所以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上山药滋补脾胃,因为是痘疹,所以加了升麻解毒,同时加了天花粉,天花粉和葛根的作用差不多,但是葛根的湿润之气更是开到人的皮肤表面,天花粉比较作用在肌肉里面。
表邪还没有解的时候用葛根汤,表邪已经掉进去了,就用葛根芩连汤。
这里解释了一下协热利的概念,协热利其实是桂枝人参汤的一个症状,就是理中汤加桂枝,是一种表邪内陷,从太阴脾往外打的方剂。而有很多人把葛根黄芩黄连汤的拉肚子也叫做协热利,这两种的病机是不同的。前者是身体还有表邪,一面发烧一面拉肚子;后者是太阳经的水掉下去,拉肚子烫烫的。
最后一个关于下利的是闫云科的医案,治疗痢疾时间已经很长了,医生治疗的时候已经不是很有把握了,他在葛根芩连汤的结构之外又放了白头翁,白头翁是治疗厥阴热利的药,也放了大黄和槟榔,因为长期的下利,有一个说法是肠道有东西粘住下不来,所以要用泻下的药,还加了一点补血药,白芍和当归,最后加了木香,可以行气,增强肠胃的正常蠕动。可以看出加了很多不同思路的药在里面,为了稳妥起见。
治疗五官病
因为葛根可以把药性拉到脸部,加上黄芩和黄连,可以消脸部的炎。
姜佐景的医案是治疗一个小孩舌头生疮,嘴唇裂开,用葛根芩连汤加灯芯草跟芦根,清心热和清肺热。
但是吃了以后没有好,再加上大黄、枳实、玄明粉,玄明粉的药性比较接近芒硝,但是更温和,已经有大承气汤的感觉了,这样患者就好转很多了。
这里讲了一下用石膏和用黄连的区别,石膏是凉而润,黄连是凉而燥,所以用石膏的舌苔是干裂的,黄连的舌苔是厚腻的。
下一个医案是治疗眼睛发炎,葛根芩连汤加上赤芍和密蒙花。
叔叔对下一个医案做了一个补充,就是葛根芩连汤治疗眼睛发炎,最后只剩下眼白的部分发炎的话,可以用麻杏甘石汤治疗更有效,因为眼白属于肺,所以清肺热就是清眼白热,麻杏石甘石汤是清肺热更有效的方子。
治疗眼睛、鼻孔疼痛,可以用葛根芩连汤加上桑叶,菊花,夏枯草、滑石(用滑石有一点白虎汤的调子)。
总之像这种五官的发炎或者是麻疹加拉肚子、外感拉肚子都可以用葛根芩连汤加减。
葛根红花汤
这个方剂本来是治疗酒糟鼻和富贵手的方剂,但是临床上对于头部发炎比较好用,就是头部的青春痘,毛囊炎一类,因为葛根系统的药可以把药性拉到头上,我们之前说过了,再加上活血的红花和一些清血热消炎的药。
葛根红花汤:
【组方药物】 葛根 芍药 地黄各3克 黄连栀子 红花各1.5克 大黄 甘草各1克
【制剂用法】 上药8味,加水适量煎,去滓温服。
【主要功效】 消热凉血,散瘀消斑

条文
桂林本伤寒论7.11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解释
这条的意义是在于,当不好判断这个人是怕冷、还是怕风的时候,可以把一下脉,如果是脉浮弱就是桂枝汤证,脉浮紧的话就是麻黄汤证。
桂林本伤寒论7.12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解释
这一条的重点在于喘,感冒以后经常容易变成喘咳的患者可以考虑。
这样理解不立体的话,我们可以和前面学过几个治疗咳嗽的方作对比。
比如说为什么感冒以后咳嗽不用小青龙汤呢,小青龙汤治疗的咳嗽是那种肺比较湿冷,痰水比较多的咳嗽,咳出来的痰又稀又冷。
麻杏甘石汤的咳嗽是肺比较干热,干咳少痰。
麻黄汤的咳嗽外感比较明显,怕冷无汗。
葛根芩连汤的咳嗽有拉肚子的症状。
这样对比下来,我们会发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咳嗽是喘的比较严重,不偏于寒热,偏于喘而不是偏于咳。另一个辩证点是平时就容易喘的人得到桂枝汤证,综合看来我们对于这个汤剂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
桂林本伤寒论7.13,7.14
7.13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7.14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解释
这两条都强调了太阳病有表邪的时候,一定要先解外邪,不能用下法。用下法可能会把邪气拉到里面,造成一些喘症或者下利等等坏证,人体还有往外发的抵抗力的时候,一定要帮他的忙,用桂枝汤发出去。
而不是现在用抗生素或者冰袋退烧之类的往进压。
桂林本伤寒论7.15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解释
喝了麻黄汤以后一般出了汗就会好转,还有一种好转的方法,就是流鼻血以后好转,因为鼻子的位置是一个血液的出口,又是太阳经的端点,所以它是经络上和血液里面的邪气的一个出口,从这里出血以后就会好转。
这里提到脑出血的血管破裂和鼻子出血这个原理差不多,也是因为身体感受风寒,风寒邪气需要一个出口排泄出去。但是它出血的位置不对,颅内血管出血,如果及时把寒气发出去,不严重的出血,脑部会自己吸收,所以古方治疗脑出血的半身不遂是用大小续命汤的这种麻黄剂。
这里还讲了一个冥眩反应,就是这个人会突然烦躁,眼睛一黑,然后喷鼻血。所以就提及了一些其他方的冥眩反应,比如说小柴胡汤的冥眩反应就是眼睛一黑,真武汤的冥眩反应是加速水代谢,会有一些吐水或者是拉水这些反应。当然这些都是指经方,现在的一些保健品说吃了会导致拉肚子一些奇怪反应,多半是吃坏了。
最后说一下这个烦,我们以前说过烦有两种,一种是有热的烦,比如说大青龙汤证的热闷在里面就比较烦,另一种是吴茱萸汤证的烦,烦躁欲死,是阴气太盛,人体急于挣脱的烦,同样也见于桂枝汤发不干净的时候,比如说发不干净要刺风池、风府穴帮助驱散邪气,也是这种被阴气纠缠人体不能摆脱的烦。
桂林本伤寒论7.16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解释
这一条就是身体自己找出口痊愈的麻黄汤方,如果出口找对了,流鼻血后就会好,但是出血出错地方,比如说脑出血的话就会导致中风。需要用发散风寒的药把寒气发出来。
桂林本伤寒论7.17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其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也,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之不汗,则其人烦燥,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更发汗则愈;若其人短气,但坐者,以汗出不彻故也,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之也。
解释
二阳并病是一条经病完转向另一条经。这个转属的原因是太阳病发汗没有发彻底,所以转向阳明了,到了阳明以后微微出汗,不怕冷。但是如果还有太阳表症的时候,是不能用下法的,可以用弱发汗剂来治疗。
如果脸色发红,说明热气在表面应该从表发出来,如果发汗不彻底,阳气不能发出来,正气和邪气就可能在人体各个地方战斗,或许腹部疼痛,或许四肢疼痛,这个都需要发汗。
如果病人气短,而且坐着舒服的话,是说明汗出不彻底,肺仍然受邪,肺的功能不好,脉涩说明正气不通畅。
这一条仍然是谆谆告诫,先用汗法,不要急着用下法,即使已经出现阳明的热象,也依然要辨别热是否在皮表,表面是否还有邪气。
桂林本伤寒论7.18 ,7.19
7.18脉浮紧者,法当汗出而解。若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须自汗出乃愈。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也,须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7.19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然者,以荣气不足,血弱故也。
解释
这两条都是表面上看起来是麻黄汤证,但是因为尺脉微或者尺脉迟,是麻黄汤的禁忌证,说明这个人本身身体比较虚,即使有外感,也先要把身体补好才能解表,需要用小建中汤、当归建中汤一类的方剂把身体补好,尺脉比较有力的时候,再用麻黄汤发汗。
桂林本伤寒论7.20,7.21
7.20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7.21脉浮而紧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解释
第1条是说如果患者身体不是很健壮,平时脉就比较弱,可能他的脉只是浮起来,就相当于强壮的人的浮紧脉了,所以可以用麻黄汤。
后面一条是标准的麻黄汤证,但是宋本写的是“脉浮而数者,可发汗”。脉跳得比较快,这种情况说明邪气进来的速度很快,有点猛,感觉不是风邪,是寒邪,所以这种情况下还没有形成麻黄汤证,但是可以用麻黄汤来发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