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外伤及断肢再植

 山河教育网 2020-05-06

1.手的休息位与功能位
位置定义特点
休息位自然静止状态的姿势腕关节背伸100—150,轻度尺偏;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半屈曲,从示指到小指,越向尺侧,屈曲程度越大。当腕关节被动背仲,则手指屈曲程度加大;掌屈则手指屈曲程度减少。第2-5指各指尖指向腕舟骨结节,拇指指腹接近或触及示指远侧指间关节桡侧
功能位手可以发挥最大功能的位置,手外伤后,一般固定在此位置腕关节背伸200-250,轻度尺偏;拇指处于对掌位,掌指关节和指关节微屈;其余手指略微分开,各关节半屈曲,如握小球状
2.手外伤的处理
现场急救目的是止血,减少伤口进一步污染,防止加重组织损伤和迅速转运。包括止血、伤口包扎和局部固定
治疗原则

(l)早期彻底清创:清创的目的是清除异物,彻底切除被污染和遗严重破坏而失去活力的组织,使污染伤口变成清洁伤口,避免感染,达到一期愈合。一般应争取在伤后6-8小时内进行。清创时,从浅层到深层,顺序将各种组织进行清创

(2)正确处理深部组织损伤:清创时应尽可能地修复深部组织,恢复重要组织如肌腱、神经、骨关节的连续性,以便尽早恢复功能

(3)一期闭合伤口

(4)正确的术后处理:神经、肌腱和血管修复后固定的位置应以修复的组织无张力为原则。固定时间依修复组织的性质而定,如血管吻合后固定2周,肌腱缝合后固定3-4周,神经修复后根据有无张力固定4—6周,关节脱位后固定3周,骨折后固定4-6周。抬高患肢,防止肿胀。应用破伤风抗毒素血清,并用抗生预防感染。根据不同的要求,加强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
手部骨折与脱位

(1)治疗目的:保持和恢复关节的活动功能

(2)治疗原则:早期、准确复位和牢靠地固定,闭合伤口,防止感染引起关节功能障碍,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直。无论伤口情况和损伤的严重程度如何,骨折和关节脱位均应立即处理。关节脱位复位后,应注意关节侧剐韧带和关节囊的修复。掌骨与指骨骨折应立即复位,并根据具体情况用克氏针进行内固定,且克氏针应尽量不穿入关节,以免影响关节功能。亦可采用微型钢板螺丝钉固定
肌腱损伤肌脞是手部关节活动中的传动装置,具有良好的滑动功能,肌腱损伤将导致严重的手部活动功能障碍。肌腱损伤者如有良好的皮肤覆盖时,均应进行一期缝合。肌腱缝合的方法很多,方法的选择可根据肌腱损伤的情况以及术者的技术和条件来决定。肌腱缝合后,一般应同定3-4周
神经损伤神经断伤,修复越早,效果越好

3.断肢(指)再植 外伤所致肢体断离,没有任何组织相连或虽有残存的损伤组织相连,但在清创时必须切除者,称为完全性断肢;肢体骨折或脱位伴2/3软组织断离、主要血管断裂,不修复血管远端则肢体将发生坏死者,称为不完全性断肢。
适应证

(l)全身情况良好是断肢再植的必要条件,若有重要器官损伤应先抢救,将断肢置于4℃冰箱内,待全身情况稳定后再植

(2)肢体的条件:与受伤的性质有关,切割伤再植成活率较高;碾压伤、撕裂伤再植成活率较低

(3)再植时限:肢体离断后,组织通过有氧和随后的无氧代谢,导致细胞内的中毒反应,使细胞和细胞膜结构受损,蛋白质和离子通透性障碍,导致组织细胞死亡。再植时限原则上须越早越好,应分秒必争,一般以6-8小时为限;如伤后早期开始冷藏保存,可适当延长

(4)离断平面:高位断肢的平面与再植时限、术后对全身情况的影响及功能恢复有关

(5)年龄:青年,小儿应争取再植,老年人慎重

(6)双侧上肢或下肢,或多个手指离断,可组织两组人员同时进行,原则是先再植损伤较轻的肢体;多个手指离断,应先再植拇指,并按手指的重要性依次再植
禁忌证

(l)罹患全身性慢性疾病,不允许长时间手术,或有出血倾向者

(2)断肢(指)多发性骨折及严重软组织挫伤,血管床严重破坏,血管、神经、肌腱高位撕脱者

(3)断肢经刺激性液体及其他消毒液长时间浸泡者

(4)在高温季节,离断时间过长且断肢未经冷藏保存者

(5)病人精神不正常,或本人无再植要求且不能合作者
原则和程序

(l)彻底清创

(2)重建骨的连续性,恢复其支架作用

(3)缝合肌腱

(4)重建血液循环

(5)缝合神经

(6)闭合伤口

(7)包扎
术后处理

(l)一般护理

(2)密切观察全身反应

(3)定期观察再植肢体血液循环,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管危象

(4)防止血管痉挛,预防血栓形成

(5)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6)胜体成活,骨折愈合拆除内固定后,应积极进行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

【要点提示】注意手指再植和再造的区别:①固定于功能位;②血管吻合后固定2周,肌腱吻合后固定3-4周,神经修复后固定4-6周,关节脱位后固定3周,骨折后固定4-6周;③术后10-14天拆线,3-4周皮瓣断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