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学:针灸治疗-阴挺

 山河教育网 2020-05-06

阴    挺

  【概念】阴挺是指子官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全部脱出阴道口外,或阴道壁膨出的病证。西医学的子宫脱垂病可参照本内容治疗。

  【病因病机】

气虚

产时用力太过

脾虚气弱不能提→中气下陷无力举胞→阴脱于外

临盆过早、难产

产程过长

产后过早劳动

长期咳嗽

便秘努责

肾虚

先天不足

肾气不足,封藏失职,肾阴亏虚,胞脉失养

任带不固,胞官下脱

年高体弱

房劳多产

湿热

阴挺于外,易感邪毒

蕴而化热,湿热瘀结于下

脾虚湿浊下注

夹有肝火

【辨证要点】

主症

子宫下移或脱出阴道口外,咳嗽、走路时加重,有下坠感,腰骶酸痛

兼症

脾虚

小腹下坠,神疲乏力,少气徽言,小便颍数,或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舌淡,苔薄白,脉虚细

肾虚

小便频散,夜间尤甚,腰痰腿软,头晕耳呜。舌淡红,脉沉弱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补脾益肾,固摄胞官

主穴及方义

百会

位于巅顶,督脉穴位,振奋阳气,升阳举陷

气海

任脉穴,益气固胞

维道

足少阴与带脉之会,维系带脉,固摄胞官

子宫

经外奇穴,治疗阴挺之有效穴

三阴交

健脾益气,加强气海同胞作用

取经

以督脉、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配穴

脾虚

脾俞、足三里

肾虚

关元、肾俞

膀胱膨出者

曲骨、横骨

直肠膨出者

会阳、承山

操作

毫针补法,可配合用灸法

2.其他治疗

耳针

选穴内生殖器、皮质下、脾俞、肾俞。每次选2~3穴,毫针刺,间歇性强刺激强度,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

电针

选穴子宫、足三里。子宫穴向胞官方向斜蒯,以患者有子宫上提感,腰部和阴部酸胀为度。足三里用补法,两穴得气后接通电针仪,用断续波或疏密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通电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穴位注射法

选穴足三里、三阴交.用5%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入0.5~1.0ml,每日1次,每次1穴,10天为1疗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