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权威指导:世界卫生组织WHO使用口罩指南

 hpyllll 2020-05-06

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爆发的背景下,对于社区、家庭护理和医疗环境中使用口罩的临时指南

世卫组织2020年1月29日在线发表

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新型冠状病毒的人传人途径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如果与有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密切接触,一般为 1 米以内,就有可能被传染。

总体建议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是限制某些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受影响地区传播的预防措施之一。这项措施必须与手部卫生和其他感染预防和控制(IPC)措施相结合,以防止新型冠状病毒的人际传播。

世卫组织为家庭护理和医疗环境制定了关于感染预防和控制(IPC)战略的指导,以便在怀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时使用。

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戴上医用防护口罩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费用,造成采购负担,戴口罩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病毒传播,但如果佩戴不正确,有效性可能会打折扣。

社区环境

无呼吸道症状的个人应:

1.避免频繁聚集在封闭、拥挤的空间;

2.与任何有新型冠状病毒呼吸症状(如咳嗽、打喷嚏)的人保持至少 1 米的距离;

3.经常保持手部卫生,如果手没有被明显弄脏,用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否则,请用肥皂和水洗手;

4.如果咳嗽或打喷嚏,用弯曲的手肘或纸巾捂住口鼻,使用后应立即处理掉纸巾,并做好手部清洁;

5.不要用手接触口鼻;

6.不需要医用防护口罩

有呼吸道症状的个人应:

如果出现发烧、咳嗽和呼吸困难,应尽快或按照当地惯例戴上医用防护口罩并就医;

家庭护理指南

在家庭环境中提供医疗保健,此时应遵循如下指导意见:

疑似患者并有轻度呼吸道症状的个人应:

1.经常保持手部卫生,如果手没有被明显弄脏,用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否则,请用肥皂和水洗手;

2.尽量与健康人保持距离(至少 1 米);

3.为了控制呼吸道分泌物,应为个人提供医用防护口罩,只要可以忍受,就应尽量佩戴。对于无法忍受医用防护口罩的患者,则应该严格采取呼吸卫生措施,即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捂住口鼻。使用后丢弃材料。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

4.尽可能多地打开窗户来改善居住空间的空气流通。

疑似患者并有轻度呼吸道症状个人的亲属或照料者应该:

1.经常保持手部卫生,如果手没有被明显弄脏,用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否则,请用肥皂和水洗手;

2.尽量与病患保持距离(至少 1 米);

3.与病患在同一房间时,戴上医用防护口罩;

4.病患使用后的物品应立即丢弃。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立即清洁双手

5.尽可能多地打开窗户来改善居住空间的空气流通。

医疗机构中

有呼吸道症状的个人应:

1.在分流区或候诊区等待,或在场所内活动期间,戴上医用防护口罩;

2.在与疑似或确诊病例同处的场所内,戴上医用防护口罩;

3.在单人房间隔离独处时不要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捂住口鼻。妥善处理它们,并立即进行手部清洁。

医务工作者应:

1.进入收治疑似或确诊患者的房间时,以及在为他们提供任何护理的情况下,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2.在执行气雾生成程序(如气管插管、无创通气、气管切开、心肺复苏、插管前人工通气、支气管镜检查)时,使用微粒呼吸器,其防护能力至少应达到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IOSH)认证的 N95、欧盟(EU)标准 FFP2 或同等标准。

口罩管理

1.仔细找对口罩的佩戴位置,盖住口鼻,系好绑带保证安全,尽可能减少脸部与口罩之间的空隙;

2.使用过程中,避免触摸口罩;

3.使用适当的方法取下口罩(即不要触摸前面,而是从后面取下绑带);

4.取下后或在无意中触摸了用过的口罩,应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清洁双手;如明显弄脏,用肥皂和水清洁双手;

5.一旦口罩受潮/变湿润,立即更换新的干净、干燥的口罩;

6.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

7.一次性口罩,每次使用后应立即丢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建议使用棉或纱布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

医用护理口罩

提示:合理有效使用 !😷😷医用口罩、防护服等首先保障供给医护专业人士和急需救护的人和地区,保证必须充足的医疗资源,一起打赢这场新冠病毒🦠大战。

我国有14亿人口,口罩这东西打一开始就不是给全国家一人一个去抗疫的,全球供应链没这么大的产量。假如按13亿人每人每天一换,一个月400亿个,全世界的口罩产能都不足以供应给我们。最后必然会有地区没有口罩,如果全球每天生产2亿个,能够用口罩防疫的只有2亿人。目前所知,新冠病毒传染性强,毒性不强,足够的医疗救护能有效控制低死亡率。

这就说明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按口罩配需方式推理,将大量耗用医疗资源,包括病床、病房以及某些医疗用品、设备及专业医护人员。一旦耗尽会破坏和排挤其他医疗,其他疾病也会因为这地区医疗资源枯竭而受害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

假想一下,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被感染的地区将只能像古代天花那样物竞天择让人类自身免疫系统战胜得到抗体而生还。在现代文明科技发达的今天这肯定不可能再次发生了。

向勇敢的白衣天使致敬!!

向顾全大局的全体武汉市民致敬!!

本文摘自《科学有故事》

来源:诗酒茶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