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关于火罐(抽气罐)疗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说各的理,更是夸大其词。尤其是“罐斑颜色”的“某种解释”,更是夸张的不着边际,本人不敢妄加评论!因为,世上有一个不变的规律,就是“人微言轻”。
“罐疗”属于中医外调康复的一种,在调理康复也是局限某种疾病罢了。一种方法无论什么“疾病”都能调理,很明显,不切实际! 中医还分内调、外调以及内外结合调理,才能适应一种“病症”调理。比方说:某某中医擅长儿科;妇科;内科;外科;皮肤科;针灸;正骨;风湿痹症;疑难杂症或祝由科等等。这些科的“疾病”一个中医都擅长调理的话,只能说“神仙”下凡。
因此,本人把“火罐疗法”解析如下:对“火罐疗法”有个新的认知。
一、火罐的发展起源 在文章里,只能概括一下。在古代,被毒虫咬伤,以“牛角”吸出脓血为主,称为“角法”。后来,在《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中:也是“火罐”一词最早出现在文献中。关于“火罐”以及近期发明的“抽气罐”方面的知识,朋友门可互联网搜索,了解这方面“正能量”更多知识。
二、几种火罐疗法 本人只是介绍一些几种“罐疗”的方法,而且简单易懂。 1、吸脓拔血罐疗方法: 从古代针对“毒虫叮咬伤”,利用“角法”拔出感染的脓血。比如:夏天,蚊虫叮咬后,借助“火罐”或“抽气罐”,把叮咬处的“毒”给拔出来,对人的健康还是有好处的。总比“毒”残留在身体里强多了。
2、单一的“火罐疗法”: 古代医家又创出罐疗的方法,针对“风、贼风、寒、湿”侵袭人体内造成的不适及疼痛(痹症;风湿痹症)。通过火罐的吸力拔出体外。《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也是“火罐”一词最早出现在文献中。火罐,使促口以受火气,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
3、药罐疗法: 罐疗的持续发展,古代医家不断的创新,利用中药与火罐结合研制及临床,出现一些罐疗的方法:
药罐疗法:借助“酒”穿透力强的特点,利用“药碾子”把不同等量的中药碾碎,用高度酒“浸泡”或“水煮法”炮制。通过把炮制好的“药酒”涂抹患处,在拔罐的方法,称其为“药罐疗法”。
胡氏论述痹症认为:风寒湿邪,皆入表里。三气未合(痹症),袪之病前。角之外力,亦从表出。脉络相通,客于生还。蠲痹口诀之一“风寒湿邪入表里,角之外力从表出。”一种简单直接针对“痹症”的调理方法。
(追溯到古代,“酒”是药,而且是最好的活血药物。后来逐渐发展到“酒文化”)
4、药煮罐疗法:把“竹罐”用中药水剂进行熬煮,通过竹罐内水蒸汽温度降低后凝结成水,就产生很强的负压,吸拔在皮肤上。还有在人体穴位上将“皮肤”用针刺破之后,进行吸拔,称其为“药煮罐疗法”。
5、刺血罐疗法: 人到一定的年龄,周身的某处“经脉”会形成瘀阻而形成的脉络不通,产生的症状,实施刺血拔罐。以“蒙古族”刺血疗法相对比较正宗。(关于刺血疗法的书籍,最好是60年代至70年代的书籍,里面的内容非常切实际)
6、祛痹罐疗法: 目前,称为发泡疗法,在互联网搜索“发泡疗法”的文章很多,各说各的理。关于任何疗法,首先是以病因、病机、病理探寻疾病的发生等,才能找出调理康复的方法。
中医称其为“祛痹罐疗法”。“痹”是指“风湿痹症”而言。以炮制的“中药方剂”让人体浸泡的方法,移聚人体内的“痹毒”,通过“罐疗”在皮肤上“起泡”的方式,破口成渠祛痹。而且,对“发泡的颜色”要求非常严格,是对中医调理“风湿痹症”而言。要是细致阐述非常繁琐。本人只做简单的描述。
如:《黄帝内经》痹论篇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湿痹症);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胡氏论述“风湿痹症”认为,脉凝则瘀,阴阳阻隔。瘀则毒生,客于死因。活血化瘀,则无毒生。脉络无阻,精气神存。
胡氏论述“痹症”认为,风寒湿邪,皆入表里。三气未合,袪之病前。角之外力,亦从表出。脉络相通,客于生还。 蠲痹口诀之二“风寒湿邪皆成痹,角之燎泡亦虫出。”是一种祛除(风湿痹症)的方法。
备注: “祛痹罐疗法”是中医调理“风湿痹症”的方法。
1)痹症: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后有两种痹症。一种是指“风、寒、湿邪在人体内滞留时间短,三种邪气没有完全融合郁化为一体,”统称为“痹症”。区别于“风湿痹症”。
2)风湿痹症:是指风、寒、湿邪在人体内滞留时间较长(十年左右,跟个人工作环境及生活的环境、不良的习惯有关),三种邪气完全融合,而且郁化为一种病留产物(古代医家称其为:湿毒、痹毒、痰湿、痰毒等),”统称为“风湿痹症”。区别于“痹症”。
明代医家龚信的《古今医鉴》记载:病患百药不效,关上脉伏而大者,痰也。眼胞及眼下如灰烟熏黑者,痰也。丹溪曰∶久得涩脉,痰饮胶固,脉道阻滞也,卒难侍开,必费调理。
三、有很多朋友咨询我,说:“玻璃火罐”“竹罐”与“各种不透明的火罐”“抽气罐”那种好?
1、玻璃罐: 我认为玻璃罐最好,最实用,而且古人设计为大肚形状,一定有其道理!因为,玻璃罐吸附在人的皮肤上,我们会观察到皮肤的任何变化,对增加临床经验好处多多。玻璃罐是通过“火”把罐子里面的空气蒸发,产生吸力,而且还会产生一种自然吸力,附有“灵性”感。目前,没有科学证据。只有在自身体验结果。
比如:
1)人体某个部位皮下内有“风、寒、湿邪”,当火罐吸附在皮肤后,火罐的吸附力会由弱到强,逐渐产生自然增加吸力。
2)对体内没有“风、寒、湿邪”的部位,拔上火罐,就没有自然增加吸力的现象。
有的人会认为我说的有些玄乎,咱们不变论,用“火罐”与“抽气罐”两种方式,在有症状患者皮肤上实验一下就会有结果。
2、竹罐: 给人一种高大上,给人一种中医味道浓,竹罐成直型,吸力较弱。 3、不透明的罐子:观察病灶部位的罐斑印记、变化,无从知晓。比如:对“体内寒邪、风寒邪产生的罐斑”看不到拔上罐子后细微的变化,起罐后会瞬间消失。 4、抽气罐: 随着火罐的发展,是近代发明出品种繁多的“塑料抽气罐”利用“抽气的方法”吸附在皮肤上。“抽气罐”对侵袭人体内的“风邪、贼风”祛除还是比较好。另一种就是“刺络放血”借助“抽气罐”。操作简单实用。
通过“抽气枪”吸力,把“抽气罐”里面的空气吸出,吸附在皮肤上,是根据抽气枪的“强、弱”来决定吸附在皮肤上的力度,吸附在皮肤上后,不像“火罐”那样,吸附在皮肤上有种自然而逐渐增加吸力的感觉。
备注:每个行业都有其”精通的高手”。老话讲:360行,行行出高手。一门精,衣食则无忧!从事“罐疗调理”方法,也是属于“中医外调”的技术,火罐疗法玩的精通,就是人体周身无处不拔。因为,对痹症、风湿痹症来说,周身小关节疼痛也很多。
四、关于“火罐疗法”在皮肤上产生的罐斑颜色、变化原因? 一定要有理有节的分析“罐斑”的颜色变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大自然的风、贼风、寒、湿邪;包括(空调吹出的风、寒;风扇风)侵袭人体内,罐斑颜色、变化也不相同。
1)人体内单一的风邪;贼风邪;寒邪;湿邪;从体内拔出后,在皮肤上显示的罐癍颜色,都不可能相同。
2)更别说在人体内融合邪气。如:风邪与寒邪融合;风邪与湿邪融合;贼风邪与寒邪融合;贼发邪与湿邪融合;寒邪与湿邪融合;风邪、寒邪、湿邪三种邪气融合;它们之间产生的罐斑颜色、变化也不可能不相同,而且,罐癍颜色变化还存在着各异。
3)当人体内的风、寒、湿邪祛除体外后,也会存在罐斑颜色和变化。
备注: 中医调理疾病有很多方法,如:疾病内调疗法:口服方剂配合药引子等调理。疾病外调疗法:外用的方法很多,中药外用、借助器械、某种物体、某种手法等。内调外调结合疗法;同时实施调理,各有不同之处。需要内调的疾病,就得内调,需用外调的疾病,就得外调。有的疾病是需要内调与外调结合,才能把疾病调理康复。 中医对“疑难杂症”的调理方法更有独到之处,比如说“祝由科”。不过,祝由术在目前,基本算是寥寥无几,有,也是在民间。
声明: 本人不是专家,谈些只关于“火罐疗法”方法及调理症状的方法。不一定有科学依据,此文章不针对任何组织及个人。 结束语: 关于“几种罐疗方法”分析的不一定透彻,也不一定有理有节。望读者见谅! 要是采用“文章的方式”细致分析”各种罐疗方法”有可能存在“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之嫌疑。因此,很难说!很难说!您懂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