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小常识 1 始祖 指得姓祖先,亦指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远祖。 2 始迁祖 指迁徙至某地的第一位祖先。 3 谥号、谥 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4 昭穆 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的始祖在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用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亲疏和远近。后来泛指家族的辈分。 5 伯仲叔季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最小。古时常用于表字或对人的敬称。 6 出嗣、嗣 嗣即继承,接续。出嗣是指在封建宗法制度下,把自己的儿子给没有儿子的亲属做过继子。 7 继 继分为出继、入继。继通常发生在兄弟无子,已身有两子及以上,则会将其中一子过继给没有子的兄弟名下为嗣。把儿子送出去的一方叫出继,把兄弟儿子立嗣的一方叫为入继。 8 承祧 承奉祖庙的继嗣。后亦称为承祧子。祧:古代称远祖的庙。在封建宗法制度中继承先代,称承祧。 9 双承、双祧 继承两支的继嗣。 10 嗣子、嗣孙 无子者以同辈兄弟之子过继为后人,称“嗣子”。过继孙辈的,称“嗣孙”。 11 乏嗣 缺乏继承人。 12 止 一般指已婚无后代(儿子),即去世。当前很多谱中,存在将无法查到子孙后代的标注为“止”的现象,这部分祖人中有部分是因为谱书资料缺失或迁出失考造成的无后代信息情况,但在其他支有可见,造成误解。 13 早卒、殇 早年去世。 14 流寓、客居 寄居他乡 15 配 原配,初娶的妻子,也称“嫡妻”。 继配,原配亡故后,继娶之妻。 16 嫡、庶 “嫡”与“庶”相对,嫡在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庶指妾,又称副室、偏房。 17 冢子 即嫡长子。 18 守节 在封建社会中,妇女在丈夫死后,立志不嫁,直到老死就是守节的行为。这样的妇女称为“节妇”。 19 契 古代把合同、总账、案卷、具结都称作契,后单称买卖的文卷为契。 20 九族 “九族”泛指亲属。但“九族”所指,诸说不同。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