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部空痛一针疗法

 观澜听潮914 2020-05-07

少阴头痛(空痛)是在六经理论中出现的头痛,少阴头痛可以理解为肾经出现头痛,表现为整个头部出现疼痛,没有特殊的部位。在临床上更多表现为头重如裹、头重、昏沉,可以出现空痛等疼痛,伴有眩晕、心烦、失眠、耳鸣以及健忘、精神疲惫、小便发红、少气懒言、皮肤干燥等症状。。甚至会伴有男性阳痿、遗精,女性出现闭经、带下、月经异常,都属于少阴头痛的相关症状。

肾阴虚和阳虚都有可能诱发头痛。肾阴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脑空痛,头晕耳鸣,腰膝无力,舌红脉细;肾阳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舌淡,脉沉细。无论阳虚还是阴虚,都可以通过针灸太溪、三阴交、阳池得到改善(一针即可)。

头部空痛一针疗法

有的朋友可能会感到奇怪,阳池穴是手少阳三焦经原穴,与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既不为表里,又不同名相求,怎么都能治疗少阴头痛?

《医学入门·脏腑条分》通过转引《五脏穿凿论》的内容,首先记载了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此合一之妙也 '。周树冬在《金针梅花诗钞》中采用了清·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通治》中 经络别通的说法,诗曰:'心胆相通肝大肠,脾通小肠肺膀胱,肾与三焦相连属,五脏五腑互推详'。 董氏奇穴名家杨维杰先生认为脏腑别通实乃气化相通,由六经开阖枢理论推衍而来。《灵枢·根结》曰:'太阳为开,阳明为阖(指关闭),少阳为枢(指中心、关键);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太阳与太阴互通则肺与膀胱通、脾与小肠通,阳明与厥阴互通则胃与心包通、肝与大肠通,少阳与少阴互通则心与胆通、肾与三焦通。少阳、少阴皆属'枢',少阳偏于枢气,少阴偏于枢血,它们在功能上协调呼应,一方发生失常时易导致向另一方的传变,互为病理因果关系

还有一些医书经典上 从其他角度支持脏腑别通:如《难经·六十六难》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指出了肾与三焦具有相通的关系。

头部空痛一针疗法

【太溪】

【归经】:《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注于太溪,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者中也,为输。别名吕细(《针经指南·通玄指要赋》),内昆仑(《千金翼方》),大溪(《备急千金要方》)。属足少阴肾经。太溪是足太阴肾经的输穴和原穴,五行属土。太意即甚大,溪即沟溪,此穴在内踝与跟腱的间隙中,如居沟溪,故名太溪。

【定位】: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作用】:太溪穴有清热安神、滋阴益肾、通利三焦、壮阳强腰的作用。

【刺灸】:一般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有触电感向足底放散。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主治】:太溪穴主治前阴,肺胸,五官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遗精,阳痿,遗溺,月经不调,经闭,疝瘕积聚,不眠,癫狂,咳喘,唾血,头痛,牙痛,咽喉肿痛,鼻衄不止,耳鸣耳聋,热病烦心,多汗,心痛,胸胁支满,消渴,黄疸,痿症,腰痛,足跟肿痛,两腿生疮,头痛目眩,齿痛,耳聋,耳鸣,气喘,胸痛咯血,失眠,健忘,遗精,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眩晕,咳血,多梦,泄泻,齿痛龈肿,视力减退,咳嗽,咯血,不寐,腰背痛,足跟痛,现代又多用太溪穴治疗肾炎,膀胱炎,口腔炎,慢性咽炎,神经性耳聋,神经衰弱,乳腺炎,下肢瘫痪,肾炎,遗尿,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喉炎,腰肌劳损,心内膜炎,膈肌痉挛等。

头部空痛一针疗法

太溪穴位于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仰卧或正坐垂足取穴

【三阴交】

【归经】:别名承命(《备急千金要方》),太阴(《备急千金要方》),大阴(《经穴汇解》)。三阴指足三阴,交即交会,此穴系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三经之交会穴,故名三阴交。

【定位】: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作用】:三阴交有健脾益气、理血利湿、调补肝肾、活血祛风的作用、

【主治】:主治肠鸣,泄泻,腹胀,腹痛,胸腹胀满,急性肠胃炎,慢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痢疾,便溏,呃逆,呕吐,纳呆,食饮不化,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血崩,死胎,恶露不止,阴挺,经闭,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下垂,痛经,难产,产后血晕,不孕,带下,恶露不尽,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症,阴道炎,盆腔炎,前阴瘙痒,胎位异常,阳痿,早泄,阴茎痛,遗精,白浊,疝气,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足痿痹痛,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高血压,神经性皮炎,足痿,瘾疹,神经衰弱,黄疸,痃癖,癥瘕,血晕,七疝,癫痫,痴呆,不眠,疮疡,手足逆冷,股膝踝内侧肿痛,肾炎,肾盂肾炎,尿潴留,尿失禁,性功能减退,小儿舞蹈病,下肢神经痛或瘫痪,癃闭,淋证,便秘,癫狂,痫证,精神分裂症,脏躁,下肢痿痹,眩晕,肝脾肿大,腹水浮肿,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乳糜尿,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膝,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糖尿病等。

【刺灸】:三阴交系回阳九针穴之一。

一般直刺1~1.5寸,局部有酸胀感,向足底放散或酸胀感扩至膝关节和股内侧。

理气止痛可用龙虎交战法;

消肿利水可用子午捣臼法;

注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孕妇禁针” 。

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或药物天灸。

强身保健,采用疤痕灸,每年1次,或累计灸百余壮亦可,温灸至皮肤温热舒适稍风红晕1隔日一次,每日20次。

头部空痛一针疗法

手四指并拢,小指下缘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与胫骨后缘交点处即是三阴交穴

【阳池】

【归经】:《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过于阳池,阳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为原。别名别阳(《针灸甲乙经》)。阳为阴之对,池即水池,此穴在腕背陷中,经气至此如水之入池,故名阳池。
【定位】:阳池穴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作用】:

阳池穴为三焦经的原穴,有舒筋通络、清热利节、宣肺解表、开窍聪目、益阴增液的作用,能祛除三焦热邪,振奋三焦元气,治疗三焦热盛,循经上扰所致的头面五官病及热邪伤阴之消渴等。
【主治】:阳池穴主要用于头项及局部疾患等:如头痛,项强,耳聋,口干,喉痹,臂肘疼痛不能举,腕痛无力,臂肘疼痛,疟疾,消渴,目赤肿痛,腕痛,目红肿,腕痛无力或红肿不可屈伸,手腕折伤,前臂及肘部疼痛,肩痛,颈痛,烦闷,热病无汗,疟病寒热,现代又多用阳池穴治疗感冒,扁桃体炎,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目红肿痛,手腕部损伤,颈肩部疼痛,流行性感冒,风湿病,糖尿病等。
【刺灸】:直刺0.3~0.5寸,深刺可透大陵,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中指;或向左、右平刺,针感可扩散至整个腕关节,可治腕关节疾病。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不宜瘢痕灸。

用中指指腹按摩阳池穴,可改善女性在经期、孕期和产褥期出现的手脚冰凉状况。

头部空痛一针疗法

抬臂垂腕,背面,由第4掌骨向上推至腕关节横纹,可触及凹陷处即是阳池穴。

【小贴士】害怕针灸的朋友两仪养成搓手腕搓脚踝的习惯,平时多转动手脖子脚脖子,异曲同工之秒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