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与高人交往,勤与能人共事,常与福人相处。 来源:师傅曰 摘编:金海炎 人,是很难看清自己的。 有人说,了解一个人最快的办法,就是看他交往的朋友。 很认同作家韩寒的一句话:“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与谁相伴。” 千万别小看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的力量,人就是在这种力量中漫漫被塑造出来的。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01,向高人学观世之法 观世间,看万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度。 有的人平视,却容易被眼前的纠葛和烦恼遮住视线。 有的人仰视,却站在自己的幸福里苦苦寻找幸福。 而高人之所以能 “ 不畏浮云遮望眼”,是因为他所处的高度不同。 他们学识渊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事情。自然眼界开阔,目光如炬,看得远,也看得深。 多与高人交往,是借他们之眼,看到更辽阔和更通透的世界,是得到他们指点迷津,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他们的长期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存在于生存。” 东汉末年名将吕蒙,当年正是得益于孙权的劝学,才意识到自己当权掌管政事,需要多读书。 于是,下了一番苦工夫,才干和谋略得到了质的提升,不仅令鲁肃刮目相看,也为自己后面的屡屡战功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有时候,高人的一两句话,就能打通一个人烦乱而纠缠不休的思绪,让人恍然大悟,在迷雾中渐渐明晰前方的道路。 正如诗人泰戈尔所感慨:“我们看错了世界,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 目光所及之处,就是一个人的人生高度。 多与高人交往,看待事物学会放眼量,方能更有洞察力,更能明确自己的目标,更能看清自己的不足,查缺补漏,为未来蓄势。 02,向能人学处世之道 能人,即指有一技之长的精英。 “术业有专攻”,如果你有机会跟自己醉心的领域大师切磋,你会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吗? 有人说:“哪能啊,这不是班门弄斧吗?” 这让我想起了闻名世界的数学家华罗庚一贯的主张: “弄斧必须到班门。” 为什么呢?原来,对不懂行的人来说,炫耀自己的技能,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 但若能得到行家大师们的指点,就能进步得很快,若有幸得到肯定,则更能增加自己勇攀高峰的信心。 何乐而不为呢? 能人,也是指能把事情办好的人。 一个能把大大小小的事情处置得妥当之人,必须是一个有才干、有担当情商商的靠谱之人。 做事,人人都会,但把事情做好,就不见得了。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指的是那些办不好事情,还把事情搞砸的人。 能人做事,面面俱到,让人放心、舒心、欢心。 蔡康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人。 他请客时,会顾及每个宾客,让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比如说,讲笑话逗客人高兴,为大家挑选当季美食,让大家相处时其乐融融。 李嘉诚也是这样的人。 早年间,马云、冯仑等人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老板时,曾收到李嘉诚的宴请。 一开始,他们都很紧张,却没有想到李嘉诚早早就在电梯门口等他们,接着跟每个人逐一握手,并安排抓阄拿号避免了座次文化的尴尬。 不仅如此,李嘉诚还特意在每一桌多备一份碗筷,轮流跟每一桌的人交流。 可以说,之前让人担心的所有问题,到了李嘉诚这里都迎刃而解。 周到地待人接物,是永不过时的修养。 勤与能人共事,就会发现,他们的处世之道多么贴心而高雅。 别人没有考虑到的都考虑到了,左右逢源,解决各种问题于游刄之间,将局势稳稳掌握在自己手中。 勤于能人共事,学习能人办事的智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人生大有裨益。 03,向福人学上进之心 福人,慈眉善目,眼中有光,口中有德。 一走近,就让人如遇清晨的阳光,温暖明亮。 常与福人相处,会被他们身上的正能量感染,行动会变得积极正面。 所谓福人,自带阳光,言近旨远,谈笑间,让所有的不快灰飞烟灭。 总能在言语间,抚平人心的一道道疤痕。 总能看似不经意间,将平和的力量传递出来。 人是很难看清自己的,唯有在与人相处,与事周旋的过程中,反观自己,才有可能明白。 多与高人来往,学观世之法,看更宽阔的世界。 勤与能人共事,学处世之道,便有更周全的思虑。 常与福人相处,学乐观上进,得几分安宁恬淡。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原创) 2020年3月11日 更新于 03月11日 |
|